首頁 > 歷史人物 > 帝王將相 > 古代改革家爲什麼都沒有好下場 俗話說斷人財路,如同殺人父母

古代改革家爲什麼都沒有好下場 俗話說斷人財路,如同殺人父母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1.81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很多人都不瞭解古代改革家的事情,接下來跟着小編一起欣賞。

歷史上下場不慘的改革家並不是沒有,比如春秋時期的管仲、戰國初期的李悝。不過這兩位有一個共同點:他倆都比支持自己的君主死得早。

古代改革家爲什麼都沒有好下場 俗話說斷人財路,如同殺人父母

而後來的改革者就沒有這麼好運了:

吳起依靠楚悼王的信任厲行變法,但楚悼王前腳剛死,楚國貴族們就把吳起砍死在靈堂裏;

秦孝公去世後,在秦惠文王默許下,貴族公子虔等人以“謀反”之名把秦國的大功臣商鞅全家抄斬;

隨着時代的發展,後面的改革者遭受的待遇相對好一些,宋神宗死,王安石變法宣告流產。明代的張居正則有所不同,他的變法能夠實施,得益於萬曆皇帝年幼;但當張居正去世後,親政的萬曆首先乾的就是清算自己曾經的恩師、國家的頂樑柱——張居正,甚至做出了鞭屍的暴行。

我們可以腦補下,如果管仲、李悝壽命夠長,在繼位的新君哪裏能討到好果子吃嗎?這要打個大大的問號。

總體來說,中國古代的改革者,就是個不受待見的角色。但這不能歸咎於某個人或某些人,而是由所處時代的生產力、改革自身的性質決定的。

古代改革家爲什麼都沒有好下場 俗話說斷人財路,如同殺人父母 第2張

人類社會的發展,主要有兩種因素推動:

一是生產技術的改進,比如勞動工具的材質從石器到青銅器,再到鐵器,動力的來源從人力/畜力到蒸汽、機械力。更先進的工具與動力模式,意味着生產力的巨大提升,創造出更多的財富,從而改變人們的生活、推動社會的進步;

二是生產關係的改變。即人們在生產過程中形成的社會關係,包括生產資料所有制,人們在生產中的地位和相互關係,產品分配的形式等。從奴隸制到封建制,再到近代西方資本主義,都是生產關係的發展進步。

生產力的進步,往往是順其自然、廣受歡迎的,畢竟相當於使大傢俱備了把蛋糕做大的能力;

而生產關係的變化,雖然長遠而言也會促進社會生產的進步,但在短期內,意味着資源分配模式的改變,也就相當於對現有蛋糕進行重新劃分,勢必會幾家歡樂幾家愁,對改革者心懷憤恨的原有既得利益者自然不在少數。

古代改革家爲什麼都沒有好下場 俗話說斷人財路,如同殺人父母 第3張

而中國古代封建王朝形形色色的改革,幾乎都不是涉及到生產技術的變革。

李悝、吳起、商鞅,這三位的變法其實是一脈相承的。打破貴族政治,以才能、功勞用人;推行土地私有制,鼓勵農業生產;明確法令、嚴明賞罰,加強君主集權……

可以發現,以這三位爲代表的法家變革,實際上是對生產關係的改變,權力從領主集中到君主手中,各級管理者由世襲貴族轉變爲職業人士,建立在土地私有制之上的小農經濟佔據主導地位。

受到衝擊、損害最大的,自然是那些原本依靠世襲身份就能享受權利、財富的傳統貴族們,他們視奪取自己原有利益的改革者爲不共戴天的仇敵;而繼位的君主爲了穩固自己的統治,時常會拿改革者當祭品,吳起、商鞅的下場,其實早已註定。

古代改革家爲什麼都沒有好下場 俗話說斷人財路,如同殺人父母 第4張

而後世的范仲淹、王安石、張居正變法,則是另一種情況。它們不涉及生產關係的改變,而是對現有制度中存在的問題進行修補。他們的變法有幾大共同點,如裁撤冗官、精煉隊伍,減輕政府財政壓力;強化考覈、任人以能、提高政府效率;控制土地兼併,緩和階級矛盾;改革稅制,增加中央財政收入;強化軍備、加強訓練,提高軍隊素質等等。

顯然,這又是些得罪人的政策:整頓吏治,讓混日子的官員日子不好過了;裁撤冗官,更是等同於奪人飯碗,畢竟有些文人除了當官,其他啥都幹不了;控制土地兼併,等同於當地主階級吐出自己口中的肉;整頓稅制,不能再偷稅漏稅;強化軍事,意味着兵油子不好當了、關係戶也不好塞了……

改革的力度越大、範圍越廣、時間越急促,得罪的人就越多。畢竟在大部分眼裏,王朝的興衰太遠,自己的利益很近。天塌下來,皇帝和老百姓頂着,管我X事!

古代改革家爲什麼都沒有好下場 俗話說斷人財路,如同殺人父母 第5張

這一規律反映出,封建社會是沒有自我糾錯能力的。地主階級內部的主動變法,往往因龐大而頑固的既得利益集團的反對而失敗,只能放任社會矛盾愈演愈烈;不見黃河心不死,最終,社會矛盾到達臨界值後,在農民起義、遊牧民族的衝擊下,舊的王朝覆滅,新的既得利益羣體誕生,對土地擁有掌控力的地主階級只是換了一波人而已,由此循環。

古代改革家爲什麼都沒有好下場 俗話說斷人財路,如同殺人父母 第6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