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人物 > 帝王將相 > 撤裁三藩對於康熙而言 究竟是千古留名還是人生敗筆

撤裁三藩對於康熙而言 究竟是千古留名還是人生敗筆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2.04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還不知道:康熙和三藩之亂的讀者,下面小編就爲大家帶來詳細介紹,接着往下看吧~

每每提及大清王朝,康熙皇帝始終都是繞不過去的梗;同樣,後人追憶康熙大帝,平定“三藩”也就成了一個必談的話題!正是有了“三藩”的撤裁,康熙才從真正意義上實現了中央集權;也正是由於“三藩”的撤裁,才使得“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成爲現實。平定“三藩”對康熙、對大清而言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義,因此,也就順理成章地成爲康熙皇帝的功績之一而被載入史冊、千古留名

撤裁三藩對於康熙而言 究竟是千古留名還是人生敗筆

然而,時至今日,當我們重新回顧“三藩之亂”時,卻也產生了諸多疑慮,當然,我們並不是否定平息“三藩”的歷史意義,而是質疑它的出發點。要知道,“三藩之亂”前後歷時8年有餘,覆蓋了小半個中國。這樣一場曠日持久的戰爭,對中國的衝擊可想而知,除去史家們保守估計的6000萬死亡人數外,對百姓的影響和對經濟的重創更是難以估量。而“難以估量”還有一個特別重要的前提,就是國家和百姓並非只是經歷了一個8年的“三藩之亂”。從1627年陝西農民發起暴動、到清兵入關、到統一全國、到1673年康熙下令撤藩,在這長達46年的時間裏,戰火可是從未平息過。滿目瘡痍、民生凋敝、背井離鄉、橫屍遍野,這就是當時社會的真實寫照。

至此,我們不得不產生幾個疑問:

1,在這樣的背景下,康熙爲何不將重點放在經濟和民生上,而是執意要平定“三藩”、再次點燃戰火呢?

2,“三藩”真的到了不得不平的地步嗎?

3,即便要平,又有沒有其他更好的方式呢?

要分析這幾個問題,我們還得重新梳理一下“三藩之亂”

“三藩”的由來

撤裁三藩對於康熙而言 究竟是千古留名還是人生敗筆 第2張

清廷遷都北京之後,加快了統一全國的步伐,一方面要圍剿各地的起義軍;另一方面還要進攻南方的“南明政權”。戰線過長就造成兵力上的不足,而且,八旗軍對南方的溼熱天氣和地形很不適應,因此,在和“南明政權”交鋒的初期,八旗軍根本就沒有優勢可言,節節敗退。

爲了扭轉這個局面,清廷開始大量起用那些明朝的降將和軍隊。在這些人中,吳三桂、尚可喜、耿仲明是最爲耀眼的幾個(還有一個孔有德,在李定國攻入桂林時自盡),他們在平定起義軍和南明政權時都做出了突出貢獻,被清廷封號爲“王”。後來,雖然南明政權覆滅,但南方的反清勢力依然存在,因此,清廷就將“三王”分區鎮守在南方,而將八旗軍調回北方,負責保衛京畿周邊的安全。吳三桂駐紮雲南、兼管貴州,尚可喜駐廣東,耿精忠守福建,“三藩”的格局開始形成。

爲了安撫這些人,讓他們忠心爲朝廷賣命,多爾袞和順治都曾給出過“永不撤藩,子子孫孫世襲爵位”的承諾

撤藩的複雜

撤裁三藩對於康熙而言 究竟是千古留名還是人生敗筆 第3張

起初幾年,“三藩”還算是安分,雖然十餘萬人的軍費開支讓清廷的國庫捉襟見肘,造成“財賦近半耗於三藩”的局面,但雙方並沒有其他衝突。而後來,“藩王”在各自轄區內大肆斂財,徵收苛稅,這引起朝廷和百姓的不滿。當然,最大的挑戰來自吳三桂,不但斂財、擴充軍備,還利用自己的權力干涉朝廷戶部、兵部的人事任免,史書中記載:“雲貴督、撫皆聽王調遣”、“用人,吏部不得掣肘;用財,戶部不得遲延”!吳三桂的囂張跋扈可見一斑

康熙初年,朝廷逐步加大了對“三藩”的約束,其實,更像是針對吳三桂,比如,收回他的大將軍印、同意他辭去雲貴總管、剝奪他處置官吏的權力等等,雙方的分歧和矛盾開始出現,康熙也有了撤裁三藩的念頭

撤裁三藩對於康熙而言 究竟是千古留名還是人生敗筆 第4張

以當時的情況來看,撤裁“三藩”有三個途徑可行:

方法一:區別對待,逐個擊破。

“三藩”中吳三桂的勢力最大,也最囂張,而其他兩王相對比較穩定,完全可以想辦法先撤其他兩藩,最後再撤吳三桂;

方法二:和平解決

召三王進京,仿效趙匡胤的“杯酒釋兵權”,如果這招不行,直接在北京分封府邸,把他們扣在北京,派人接管“三藩”事務;

方法三:武力撤裁

武力撤裁可以一次性解決問題,但個人認爲,這個選擇應該放在最後,不到萬不得已不要採納,畢竟戰爭勞民傷財;

在這幾個方案中,朝中大臣也都支持前面兩個,只有大學士明珠等極少數人贊成第三個。

撤裁三藩對於康熙而言 究竟是千古留名還是人生敗筆 第5張

以“三藩”的勢力,朝中但凡有什麼風吹草動肯定會在第一時間知曉,更何況撤藩和他們息息相關。正當朝廷討論的時候,發生了一件意外:平南王尚可喜以“年老”爲名,上書主動請求撤藩還鄉。瞌睡遞個枕頭,康熙當然直接就同意了。可沒想,緊接着,吳三桂和耿精忠也先後上書請求撤藩

三王同時請求撤藩,如果說尚可喜的奏摺是出於本意的話,那吳三桂和耿精忠的奏摺可就沒那麼簡單了,這是在試探朝廷的態度。康熙何嘗不知道這些,當時最好的方法應該是先撤尚可喜、安撫吳三桂和耿精忠。可康熙皇帝卻直接來了個:

撤亦反,不撤亦反。不若及今先發,猶可制也

(《清史稿·吳三桂傳》)

“同時撤藩”的決定就這麼確立了

撤裁三藩對於康熙而言 究竟是千古留名還是人生敗筆 第6張

其實,就幾個藩王而言,他們對大清的功勞實在不小,如果沒有他們,大清的統一可能要無限期地延緩;另外,經過多年的經營,他們在各自屬地已經有了自己的利益羣體。公然反叛大清,他們不敢,但他們也有自己的底線。就像吳三桂,在雲貴鎮守30年,現在讓他帶着他的家屬從四季如春的雲南再回到天寒地凍的遼東去?就是他同意,他的手下也不會同意。收印、收權可能他們都能接受,但現在的情況是讓他一無所有,這很容易給人留下“卸磨殺驢”的印象,再說了,狗急了還能跳牆,康熙就沒有想到這一點嗎?

同時“撤藩”的事件在清朝之前的歷史上也出現過,結果只有一個:集體造反!像朱棣,甚至還以此爲契機取代了皇帝。即便造反不成功,武力撤藩的過程中依然會對國家、對百姓造成很大的損失。年少的康熙可能預料到他們會反,但卻嚴重低估了他們“造反”的程度和影響

“三藩之亂”

撤裁三藩對於康熙而言 究竟是千古留名還是人生敗筆 第7張

1673年12月,62歲的吳三桂正式起兵,不到一個月的時間就拿下貴州全境,三個月的時間就佔領雲、貴、川、湘、桂五省。緊隨其後,耿精忠在福建起兵,陝西提督王輔臣也宣佈反清。再至後來,平南王尚之信在吳三桂的利誘下也發動兵變。一時間,西南十一省全部淪爲“三藩”的勢力範圍,清廷岌岌可危。索額圖甚至要求康熙處死主張“同時撤藩”的明珠等人,驚慌程度和焦躁不安可想而知

這麼大好形勢,吳三桂爲何又兵敗了呢?兩個原因不能忽視:

其一:自立爲王

1671年,在吳三桂拿下貴州全省後,他就自立爲周王,這應該是他最大的失誤

起兵之初,吳三桂爲了讓自己師出有名,打出了“復明”的旗號,併發布了祭天檄文,指責清朝“竊我先朝、更我冠裳”。這充分利用了根深蒂固的儒家思想,也激起漢民心中的民族情懷,剛剛安靜下來的反清勢力和明朝後裔紛紛響應,吳三桂的力量在短時間就得到急速提升。

可後來他建國號爲“周”,“復明”的謊言不攻自破,這失去了大量反清復明人士的擁戴,即便那些留在吳三桂軍中的,也失去了往日的犀利,久而久之,就嚴重影響到吳三桂軍隊的士氣;

其二:停馬鬆滋

吳三桂起兵後,各地紛紛響應,勢不可擋,拿下中國的半壁江山。

撤裁三藩對於康熙而言 究竟是千古留名還是人生敗筆 第8張

按照常理,吳三桂理應一鼓作氣,直搗北京,可是他卻在鬆滋停軍修整,這一修整就是三個多月的時間。

(有些史料中說,是康熙拿吳三桂留在北京的兒子吳應熊要挾他,他才停滯不前。對於一個起兵謀反的人來說,這種最壞的結果應該早就在他的預料之中,此時停兵,就有點“婦人之仁”了)

康熙則利用這個時間進行調整,甚至把蒙古軍都借調過來,在湖南和吳三桂進入對峙,還處死了吳應熊。之後,康熙採用各個擊破的方法,先後除去了耿精忠和尚之信的威脅,在嶽州、長沙等地開始和吳三桂展開“硬碰硬”的軍事對抗。

清兵捷報頻傳,極大鼓舞了士氣,而反觀此時的吳三桂,已經從年逾古稀到了風燭殘年,沒了當年的豪情和銳氣。1678年,隨着吳三桂病逝,吳軍內部開始分裂,再也無法抵禦清軍的反撲。1681年,清軍攻破昆明,持續8年的“三藩之亂”宣告終結

撤裁三藩對於康熙而言 究竟是千古留名還是人生敗筆 第9張

尾話

吳三桂作爲“三藩之亂”的主力軍,其滅亡有一定的必然性。他起兵謀反並非爲了黎民百姓,只是他爲了保住固有利益而進行的一場分裂,再加上他反覆無常的個性和誅殺永曆帝的事實,即便他建立了政權,也會像李自成那樣曇花一現。至於其他兩位藩王,嚴格來講,更像是配角、附庸,他們從始而終都未能對清廷形成真正的威脅,因此,“三藩之亂”可以看成是“吳三桂之亂”,因他而起,因他而盛,因他而衰,因他而亡。平定“三藩”,其實只要處理好吳三桂就行

只可惜,年少的康熙沒能以史爲鑑,採取更懷柔、更妥善的方法將損失降到最低點,反而選擇了最爲強硬的“同時撤藩”,這觸動了藩王們的心理承受極限,引起反彈。由此看來,“三藩之亂”,何嘗不是被康熙皇帝的一個錯誤決定給逼出來的?他不是沒有其他選擇,而是選擇了最極端的一個。倘若他能制定一個比較完整的撤藩計劃,對被撤後的藩王進行妥善安置,8年之久的“三藩之亂”是完全有可能避免的。

不知吳三桂佔領半壁江山時、不知索額圖提議處決明珠時,康熙的心中是否有過一絲悔悟......

撤裁三藩,固然爲康熙留下千古美名,但深究的話,何嘗不是康熙皇帝的一大敗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