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人物 > 帝王將相 > 竇憲是什麼人?他的名氣爲什麼不如霍去病和衛青?

竇憲是什麼人?他的名氣爲什麼不如霍去病和衛青?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2.77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竇憲大家都熟知嗎?接下來小編給大家帶來相關的文章

東漢百餘年,也出了個‘大英雄’,竇憲憑一己之力,擊潰北匈奴。有趣的是,如此大功績,如此大貢獻,竟沒能得到史學家的稱讚,爲何?爲何霍去病、衛青可以得到史學家的稱讚,竇憲卻出了問題?竇憲不得民心還是此次破北匈奴有不可告人的祕密?讓我們一起揭開歷史的迷霧,細細的窺探下吧。

竇憲破北匈奴的史學記錄

大敗北匈奴於稽洛山,俘虜無數,殲敵一萬三千

在《東漢》書籍當中,我們能夠明顯看到:竇憲曾經大敗北匈奴。具體戰績如上述所示,殲敵一萬三千人,俘獲敵軍無數。這樣的一個戰績在歷朝歷代都是無法忽視的存在,按理來說竇憲足以憑藉這樣的功績,流芳百世。但真實的情況卻與我們想象的有很大出入,非但流芳百世,反而遺臭萬年。

燕然勒石的雄起大家都知道,霍去病在率領部隊進擊敵軍的時候,曾經在一塊大石頭上刻了自己的名字。這樣的一種壯舉,被後代的絕大多數大將軍所效仿。無論是唐宋還是明清時期,總會有大將軍攻克的某一個具有歷史意義的地點上刻上自己的名字,刻上自己的戰績。

竇憲是什麼人?他的名氣爲什麼不如霍去病和衛青?

哪怕是朱元璋率領部隊攻擊集慶的時候,在緊急時刻得知自己的大兒子出生,也緊急找到一座山,並且在山上刻上了許多文字。

當然,有一些大將軍他們刻字,純粹是爲了追逐風潮,但是竇憲刻上的文字是絕對意義上值得他刻字的。別的不用說,單純的以一己之力能夠統領南匈奴、烏桓、羌胡兵馬3萬餘人,然後通過多方會師,剿滅北匈奴的主力部隊,就足以評的上這個榮譽。

再敗北匈奴這一次的殲敵一萬三千人給了竇憲充足的鬥志,讓竇憲明白,北匈奴並沒有他們想象的那樣強悍。

領兵出塞,打金微山

從永元元年也就是公元89年開始,一直到永元三年公元91年,竇憲一直在做準備。經過多方籌備,兵馬到位,士兵的士氣高漲,竇憲終於決定:再次率領部隊進攻北匈奴。

殲滅北匈奴主力之後的竇憲前段時間開歷史研討會,很多史學家說藍玉之死未必是朱元璋小心眼,或許是藍玉做一些事情做過了頭。大家翻看明史的時候,就能夠明顯察覺到朱元璋對於藍玉的忍耐度還是非常大的。藍玉一而再,再而三的觸及朱元璋的底線,最終落了個悲劇收場。

同樣的道理,我們可以把藍玉的身份安排在竇憲的身份上,因爲竇憲在功成名就之後也做了一系列愚蠢的事情。

竇憲以大功於漢,跋扈恣肆

竇憲認爲憑藉着自己的一己之力剿滅了北匈奴,幫助整個大漢帝國穩定北方的邊境,是有功於大漢的。所以在之後很長一段時間裏面,竇憲一直是飛揚跋扈、肆意妄爲。在之後又發生了很多過分的事情,比如竇憲的黨羽在未經允許的情況下相互勾結,禍害蒼生。在沒有得到皇帝的允許情況下,直接進入後宮面見皇帝。

竇憲是什麼人?他的名氣爲什麼不如霍去病和衛青? 第2張

謀定後忍而未發

這個時候,東漢帝國的皇帝在幹什麼呢?根據史記的記載,皇帝一直在忍。爲什麼皇帝會忍受竇憲的蠻橫無理呢?原因更簡單,因爲這個時候的皇帝沒有辦法和外面的臣子商討。

而在公元92年,也就是永元4年的時候,東漢帝國開始了第1輪的反撲。從公元92年一直到公元98年,長達6年的時間,與竇憲有過牽連的朝中臣子、武將、士兵大多被捕。竇憲等人,被迫自殺。

竇憲和衛青的戰績比較

在上文當中我們提到過竇憲的戰績,或許和衛青相比還要略高一籌。既然略高一籌,爲何竇憲沒有獲得史學家的稱讚,而衛青卻名揚千古呢。

在此之前,我們需要先縱向比較一下,看一看竇憲和衛青單純的依託戰績,誰優誰劣。

單純的戰績比較列其功庸,兼茂於前多矣

這句話出自於後漢書,重點描述的就是竇憲的功績。但是請注意,在描述竇憲功績的時候,僅僅是突出了他的戰略果實。這樣的一個戰略果實他並不是縱向比較的,而是橫向比較的。橫向比較的人物是誰呢?整個漢帝國的絕大多數武將。

我們對於竇憲的童年進行了一系列的分析,而在分析之後發現:竇憲的童年說慘不慘,說好不好?

竇憲身處在一個大戶人家,儘管他在幼年的時候成爲了孤兒,但是飛揚跋扈的脾氣和性格卻培養了起來。對於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富家子弟而言,竇憲沒有一個良好的教育,很容易走上彎路。

歷史上對於竇憲的童年記載相對模糊,但也能夠看得出來,竇憲的度量沒有我們想象的那樣寬廣,而且屬於市井無賴之輩。

竇憲是什麼人?他的名氣爲什麼不如霍去病和衛青? 第3張

不能如衛青養尊處晦而行殺掠之虐

這是一句相對比較客觀的話,竇憲在北方立下了大功勳,與此同時東漢帝國的威名遠揚。但是相比較而言,並不能夠像衛青一樣,休養生息,而是到處做一些糊里糊塗的事情,攪得當地民怨四起。

竇憲的外戚身份大家知道,在東漢帝國的時候,有一位非常有名氣的太后,那就是著名的竇太后。而在竇太后當上太后的時候,整個竇家有數不清的人朝中爲官。

當時竇憲的兄弟姐妹都在朝中擔任要職,而這個時候竇憲即便沒有任何官職可當,在整個朝廷上也處於無人敢惹的狀態

竇憲在朝中擁有自己的勢力,如果自己想要去做什麼不法的事情,則直接暗示自己的手下或者自己的隨從,讓他們向皇帝表態。與此同時自己悄摸的去找竇太后,這樣的事情就算成了。

如果說竇憲的品行不錯,操守也不錯,對得起上到皇帝的信任,下到百姓的愛戴,或許就沒有什麼亂七八糟的事情了。可是竇憲偏偏是個例外,手中掌握權力不說,還做一些稀裏糊塗的事情。

竇憲犯錯在先大家不要忘記,竇憲爲什麼突如其然的帶領着大漢帝國的部隊和北方的敵人進行一次殊死搏鬥呢?

以竇憲當時的狀態,養尊處優就可以了,實在是沒有必要去冒這個險,不是嗎?

原因很簡單,因爲竇憲本身就犯錯誤在前,他是希望能夠戴罪立功,通過建立一個大功勳來免除自己的所有罪行。也就是說,竇憲替帝國率軍出征保家衛國,他的目的不單純,而且是犯錯誤在前。

竇憲犯錯誤在前這一點似乎是大家所共知的,畢竟以竇憲的狀態,飛揚跋扈的脾氣秉性和混不吝的神情,指望着他老人家不犯錯誤,實在是一件非常困難的事情。

漢和帝的權力拿捏整個漢帝國,漢和帝是一個極爲奇特的存在,因爲他對於權力的慾望似乎比漢武帝還要多上一些。

竇憲是什麼人?他的名氣爲什麼不如霍去病和衛青? 第4張

漢和帝當上皇帝之後,一心一意的想要拉攏屬於自己的全部權利,請注意這裏指的是全部權利。當漢和帝當上皇帝掌握大權的時候,才發現原來有一部分人他們是不聽自己命令的,比如竇憲。事實上在漢和帝當上皇帝的時候,整個朝廷發生了較大變化。竇憲不聽從自己的指令,竇憲的好多兄弟姐妹他們都可以無視皇權,這一下子惹怒了漢和帝。

這也是爲什麼漢和帝一直在想盡一切辦法給竇家挖一個坑,希望他們每一個人都跳下去,然後自己再收攏收攏,把所有的權力拿在自己手中。在皇權的高端威壓之下,竇憲不得不作出抉擇,通過自己的實際行動爲國爭光。

但是誰也沒有想到,竇憲掌握兵權之後的這一段時間裏面,越發的飛揚跋扈,越發的不可一世,甚至有了某種歪心思,而且這種歪心思對於整個皇家來說百害而無一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