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人物 > 帝王將相 > 崇禎皇帝是怎麼誤國的?末代皇帝的宿命

崇禎皇帝是怎麼誤國的?末代皇帝的宿命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1.64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說到崇禎皇帝,大家都會想到什麼呢?下面小編爲各位介紹一下此人的歷史事蹟。

拋開枝枝蔓蔓,崇禎皇帝朱由檢算是大明朝的末代天子,他可能是中國歷史上最爲勤勉,同時也是最具悲劇色彩的皇帝。咋看上去,這哥們優點很多:

一、不貪色,相傳他接過老哥天啓皇帝的大位後,閹首魏忠賢想象過去糊弄天啓那樣繼續糊弄崇禎,不斷進獻絕色美女,以期讓其沉迷美色不理朝政,有利於自己繼續玩弄權術。但崇禎不上套,他對美女無特別興趣,然而爲迷惑這個權奸,來者不拒,只是把她們當作花花草草一樣的擺設陳列,直至一舉剪除閹黨。

崇禎皇帝是怎麼誤國的?末代皇帝的宿命

二、勤政,崇禎是晚明最勤政的一個皇帝。他很努力,白天上朝,晚上加班,週末不休息,每天要工作七八個時辰(十四至十六小時)。萬曆、天啓在勤政這一點上跟崇禎根本不是在一個層次上。天啓天天做木匠,萬曆更牛,直接幾十年不上朝。

三、節儉,崇禎的節儉在整個中國歷史上無出其右,就連後來的道光帝都不能與之比肩,道光節儉更注重的是政治作秀(一個補丁都要花50兩銀子),而崇禎的的確確是真節儉,每月跟皇后吃十次素。爲縮減宮內開支,他把宮中萬曆時所儲藏的上等遼參拿到集市上賣掉,用來補貼國用,自己的衣服破了也捨不得更換。

甚至他的死敵李自成都這麼評價他:“君非甚暗,孤立而煬竈恆多;臣盡行私,比黨而公忠絕少。”李自成是在明朝統治下活不下去才鋌而走險,與崇禎皇帝有不共戴天之仇,但他這段卻說得客氣之極,簡直就是“君非亡國之君,臣皆亡國之臣”的李自成版。

連李自成都是這樣想的,其他人就更不必說了。但就是這樣一個勤勉有加的好學生在短短十七年內國破家亡,身首異處,幾乎考了歷代君王的倒數第一名,箇中原因紛繁複雜,但愛面子的心理和行爲處世習慣很大程度上成就了這哥們的悲劇。崇禎的一可以概括爲面子誤國。

崇禎登基之前,本是偏居外藩的信王,在即位前的十六年裏作爲一個人一輩子最重要的學習階段,根本沒有接受系統完整的帝王之術的教育和薰陶。這方面完全不能跟他爺爺萬曆和兄長天啓相比。

萬曆有張居正這樣的百年名相的提攜和管帶,天啓有孫承宗那樣的牛人帝師諄諄教誨和悉心輔佐。這個治國理念、歷史見識不多,資質平平的學生卻不得不通過速成班的方式來接管晚明這條風雨飄搖中的破船。

天賦不優秀,缺乏良好的教育,他只能靠後天拔苗助長式的惡補,想在實踐中極速摸索一條救國之路。崇禎的一生,就像一位低等級、爛裝備的菜鳥,進入到了史詩級別難度的遊戲當中,每每碰得頭破血流。

崇禎皇帝是怎麼誤國的?末代皇帝的宿命 第2張

愈是能力平庸、才具不足的人,往往更敏感,防衛性愈強,害怕別人看穿他的內核。這就造就了他臉皮薄,愛面子,急躁冒進,想快速建功、一鳴驚人的心理學基礎。

公元1627年,再也幹不動木匠活的天啓帝熹宗在臨去世的前今天,僅憑一句“來,五弟當爲堯舜也。”的空話就把一個內憂外患、閹豎橫行的政權匆匆交班給十六歲的弟弟崇禎。

在執政初期,崇禎雷厲風行地清除了魏忠賢和客氏的勢力,鞏固了自己的政權,長期閹黨之禍得到澄清。朝野上下氣象一新,幾乎都要成就他老哥希望他做堯舜聖君的預言。僥倖得手的開端實際把崇禎裝裱在神壇上,強化了他以後作爲聖明天子的心理預期。

不久,在成爲體恤百姓的堯舜之君的面子心理驅使下,年少的崇禎皇帝接受了一幫東林黨書呆子的餿主意,取消或降低了海外貿易稅、礦稅、鹽稅、茶葉稅等稅種和稅負。東林黨人代表的是江浙商人和豪強士紳階級的利益,執行的政策都是爲本階級服務的。

廢除礦監、稅使使得國家稅收極度減少,而土豪士紳階層有免稅特權,他們利用此特權不斷兼併土地,將要繳納的稅收再次轉嫁給農民。結果是朝廷財政收入來源更加單一,來源更加依賴於普通的農民。

加上崇禎時期適逢我國曆史上的小冰河天候時期,各種自然災害頻仍。明朝對外要對付遼東的後金,對內要鎮壓李自成、張獻忠等多股農民起義軍,還要安置和救濟越來越多的流民和災民。

財稅是國之根本,鹽鐵絲茶更是歷朝歷代的穩固稅基。崇禎面臨的這麼多棘手問題,哪一樣沒有錢都玩不轉。可惜這哥們受到糊弄,在財源上自縛手腳,自剪羽翼,可以說是面子心理驅使下圖虛名、招實禍的典型。

最後入不敷出,不得不回過頭來變加厲地徵收遼餉、剿餉、 練餉 。大大激化民變,加速了大明的滅亡。

崇禎皇帝是怎麼誤國的?末代皇帝的宿命 第3張

崇禎時期由於持續內外兩線用兵,特別是中後期對後金作戰並不佔優,且有每況愈下之勢。所以與後金策略性的暫時議和以便集中對付李自成的農民軍是越來越現實的選擇。

崇禎不是不想,在亡國的最後時刻,崇禎皇帝就說過“策遼事者,不宜戰而宜和也”;也不是沒做過,甚至多次主動議和,但是由於面子心理和大環境的不配合,每次都功虧一簣,搞得屢屢殺國之幹臣來挽回面子和推卸責任。

最典型的就是兵部尚書陳新甲與與後金的議和,崇禎滿口答應此事並予以直接指揮,陳新甲很快和皇太極達成了友好停戰協議。

誰知此事不慎被陳家下人外泄,外廷一時間輿論大譁,指責皇上是宋高宗,賣國求榮,所謂“堂堂天朝,何至講款?”面對如此“朝議”,視面子如生命的崇禎立即把責任推得一乾二淨,指責是陳“戮辱我宗藩”,冤殺了背鍋俠陳尚書。

崇禎殺袁崇煥自毀長城一事原因複雜:除了袁擅殺總兵毛文龍、“五年平遼”兌現無望反而屢屢讓後金兵困北京之外,某種程度上也是因爲折損了崇禎皇帝的面子。

袁爲了贏得修築城垣、鞏固邊防的時間,在徵得崇禎默認和同意的情況下,與皇太極私下9祕密書信往來講和以麻痹皇太極,哪知皇太極也不是省油的燈,同樣包藏鬼胎。在萬里長策突襲北京時,皇太極將這些祕密書信一股腦公佈與衆,崇禎面子上能擱得住?豈能不置袁崇煥於死地?

在李自成農民軍逼近北京之時,崇禎再次由於面子上抹不開放棄遷都到南京的機會而喪失了最後的主動權,直到搭上自己的性命。

崇禎皇帝是怎麼誤國的?末代皇帝的宿命 第4張

我國曆史上很多朝代都有正副首都,其中副都(或叫留都或陪都)在官制、後勤保障供應、宮殿甚至宗廟等方面都具備隨時可對首都取而代之的條件,說白了就是爲了緊急之變時皇帝或太子臨時移駐,只要皇帝這個名號、中樞神經不倒,對維繫國家機器及其統治有很大的作用。

在“天下即朕,朕即天下”的家天下制度下,遷都本來就該皇帝乾坤獨斷自個說了算,但崇禎死要面子,認爲南遷就是逃跑,置祖宗宗廟,江山社稷於不顧,有違太祖明訓:“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一定會恐遭後世恥笑。

崇禎過於自矜,非要召集羣臣廷議此事,他的小九九是希望大臣們心領神會配合他演一場戲:大夥以頭搶地、泣告哀嚎懇請皇帝南遷,他再力辭幾次,最後不得已接受羣臣公議,體面地離開京城。

可這層意思他又不能公開說,被崇禎多年來刻薄寡恩和殺伐決絕嚇壞了的明朝大臣們現在只能順着皇帝明面上的調子起舞,結果就有不少人提出各種冠冕堂皇的理由,認爲不可南遷。

三月初四崇禎最後一次提到“南遷”,仍然有些大臣建議固守京師,這樣崇禎就走上了“國君死社稷”的絕路。

在三月十七日早朝,崇禎懶得再說任何廢話,李自成在北京城外猛烈攻城,他召集文武百官相對而泣,抹淚在桌案上寫下“文臣個個可殺”,這明顯是透露了他內心對文臣們不配合甚至阻止他他南遷陷此絕境的無比憤怒。

崇禎在位十七年,幹掉14個國防部長(兵部尚書),換了50個總理大臣(明朝不設丞相,首輔內閣大學士相當)和11個司法部長(刑部尚書),殺輔臣一人,尚書四人,總督、督師七人,巡撫十一人,其中包括打得努爾哈赤抱頭鼠竄的袁崇煥。

對比下宋朝自開國到元祐年初歷經這麼多皇帝才更換51名首輔。可見崇禎急於求治卻陷入胡亂折騰。他創下了自古以來皇帝寫檢討書之最:至34歲薨世時已六下“罪己詔”。

崇禎皇帝是怎麼誤國的?末代皇帝的宿命 第5張

動輒下《罪已詔》來安撫民心,所用之言都極盡自責之能事,但是那只是表面上是承擔責任,內心從沒認錯。每次下罪己詔之後,都要出於心理平衡殺大臣來發泄失掉面子的憤怒。

盧象升、袁崇煥、孫傳庭等功臣良將都被整死,大開殺戒,越殺越亂,越殺越離心,以致文武百官人人自危,大臣們要麼戰戰兢兢,不敢放手作爲;要麼抱着“不求有功,但求無過”的主旨混日子。

崇禎這麼搞的直接後果,就是衆叛親離。李自成打到北京時,擊鼓上朝,沒一人肯應詔。一方面六下罪己詔,另一方面骨子裏卻始終認爲“君非亡國之君,臣皆亡國之臣”、“文臣個個可殺”、“諸臣誤朕也。”…

罪了六次己,死到臨頭,還在感嘆,都是大臣誤朕,換言之,朕真的是一點責任也沒有啊,錯都在你們!

要是有一兩個大臣誤你,那可能是大臣的原因。但那麼多滿朝文武全都誤你,那就是你的責任了。這同西楚霸王項羽的臨時前遺言“天亡我,非戰之罪。”一樣荒謬!這面子纔是將這哥們送上絕路的元兇啊!

崇禎十七年三月十九日凌晨,大明末代天子在皇家禁苑梅山的一株歪脖老槐樹上自縊身亡,臨死前咬指血書遺詔“朕死無面目見祖宗於地下,去朕冠冕,以發覆面…”。就是除去發冠任由滿頭長髮散落下來遮蓋住自己的雙臉,這樣算是維護了自己的最後臉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