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人物 > 帝王將相 > 楊善不費一兵一卒把明英宗接回來,他怎麼這麼厲害?

楊善不費一兵一卒把明英宗接回來,他怎麼這麼厲害?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8.64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對楊善感興趣的小夥伴們,小編帶來了相關的文章供大家參考。

說起楊善,可能很多人不知道他是誰,但說起土木堡之變,大家馬上就會想起,那個不聽羣臣勸告,執意要親征瓦剌,結果被敵軍俘虜的明英宗朱祁鎮。而最終去瓦剌將明英宗接回來的人,正是這個楊善。

楊善在土木堡之變發生前,就被擢升爲禮部左侍郎,兼管鴻臚寺,深受明英宗的信任。所以明英宗被俘虜後,楊善顯得十分着急,第一時間變賣了許多家產,換成奇珍異寶,打算贖回明英宗。

明代宗朱祁鈺即位後,就派楊善出使瓦剌,其目的是刺探軍情。誰知楊善去了以後,直接不費一兵一卒,就將明英宗從瓦剌接回去了。事情的經過是這樣的。

楊善不費一兵一卒把明英宗接回來,他怎麼這麼厲害?

楊善到了瓦剌,也先派了一個機靈的人去迎接,順便刺探一下明朝的軍情。該名胡人見到楊善後,提出很多問題刁難他,結果都被楊善一一化解。也先聽說後,決定親自會一會他。

也先見到楊善,也馬上開始刁難他,也先說:“奈何削我馬價,予帛多剪裂,前後使人往多不歸,又減歲賜?”就是說明朝爲什麼減少進馬的賞賜,所賞的錦緞也剪成兩段,還把瓦剌派去的使者扣押下來,又減少進貢的賞賜。一句話提出多個問題,每個問題都十分刁鑽,也先這是有意爲難楊善。

然而楊善並不緊張,他從容地說:“自您父親那一代開始,進貢後所得到的賞賜就這麼多,但那時兩國感情深厚,從無間隙。使臣沒能及時回去,是因爲皇上打算臨行前再設宴款待一次,根本沒有扣押一說。”

也先聽了點點頭,楊善接着說:“至於減少進馬的賞賜,是因爲您原本給中國的友人寫了一封信,結果信沒有送到友人手上,反倒呈給了朝廷。您的友人害怕引起誤會,便稱這次獻馬的使者不是您派的,不用按照往日賞賜,所以賞賜就少了。您的友人後來誣陷說是吳良的計謀,結果您就把吳良殺了對嗎?”

也先連連點頭,表示楊善所說屬實。楊善又說:“皇上賞賜錦緞,自然沒有剪斷的道理。這些錦緞都是那些使臣奴僕剪的,如果您不信的話,可以去搜他們的行李。”

此事也先早已查證過,他見完全爲難不到楊善,才知道朝廷這次派的人不簡單,於是態度漸漸變得緩和起來。

楊善看到也先態度緩和,他立馬迎合對方,開始大肆誇讚也先,說他如何英明,又勇猛無敵,心存仁善肯定不會隨意殺俘虜。也先被他誇得有些飄飄然,急忙表示自己絕對不會亂殺人。

楊善見時機成熟,便馬上提起釋放英宗一事:“太師再攻我,屠戮數十萬,太師部曲死傷亦不少矣。上天好生,太師好殺,故數有雷警。今還上皇,和好如故,中國金幣日至,兩國俱樂,不亦美乎?”

此時的也先臉上已帶有笑容,他身邊的人眼見也先就要答應,急忙站出來問,如果放回明英宗,朝廷會用什麼禮物答謝。看到這裏大家或許會想,楊善一定會將自己之前換的奇珍異寶,拿來獻給也先,其實不然。

楊善回答說:“若齎貨來,人謂太師圖利。今不爾,乃見太師仁義,爲好男子,垂史策,頌楊萬世。”就是說也先是個頂天立地的男子漢,如果要了財物,別人就會說他是貪財之輩。如果不收,史官就會大肆頌揚其高尚的品德。聽到別人這樣拍自己的馬屁,也先就算想收也不好意思了。

於是第二天,也先就設宴款待了明英宗和楊善,第三天便放他們回到了明朝。就這樣,楊善不費一兵一卒,就將明英宗接了回去。

從此事來看,楊善對明英宗的確十分忠心,可爲何卻說,楊善這樣做是不懷好意呢?其實很容易理解。

楊善不費一兵一卒把明英宗接回來,他怎麼這麼厲害? 第2張

明英宗即位後,對楊善十分信任。舉個例子,當時楊善的兒子楊容犯了事,被明英宗貶戍威遠衛,但楊善卻沒有受到牽連。不僅如此,明英宗還將其升爲禮部左侍郎,兼管鴻臚寺,可見對其的信任。

正所謂“一朝天子一朝臣”,明代宗即位後,楊善肯定不如之前受器重。就好比他接回英宗後,“時舉朝競奇善功,而景帝以非初遣旨,薄其賞。”從這裏就可以看出,只有明英宗當皇帝,楊善才會真正得到重用。

其實當楊善去到瓦剌的時候,也先已經有了與明朝議和的想法。加上他善於雄辯,纔會說動也先放回明英宗。也就是說,即使楊善不去勸說也先,瓦剌也遲早會放回明英宗,只是他恰巧去了,又將也先吹上了天,也先便賣了他這個人情,讓他立了次大功。

早年明英宗寵信宦官王振,楊善就去巴結王振。後來明英宗被明代宗幽禁,楊善又和石亨、曹吉祥等人密謀,打算擁護明英宗復辟,最後也成功了。不僅如此,史書還記載:“于謙、王文之戮,陳循之竄,善亦有力焉。”

可見這個楊善,也是爲了上位不擇手段之人。明英宗復辟後,對楊善大加封賞:“封奉天翊衛推誠宣力武臣、特進光祿大夫、柱國、興濟伯,歲祿千二百石,賜世券,掌左軍都督府事。”

天順二年,楊善去世,終年七十五歲。朝廷贈興濟侯,諡號“忠敏”,其子楊宗承襲爵位。

明代後期文學家李贄曾說過:“故論社稷功則于謙爲首,論歸太上皇功則楊善爲最。”就是說在迎回明英宗這件事上,楊善的功勞是最大的。但即使這樣,楊善這個人也不足以被人稱讚,他富有心機,又左右逢源,爲了上位巴結宦官,甚至不惜陷害忠良。不過這樣的人,的確適合在官場上混。

帝王將相
後宮人物
近代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