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人物 > 帝王將相 > 吳三桂爲什麼會投清?真相是什麼

吳三桂爲什麼會投清?真相是什麼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2.45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吳三桂爲何選擇向清朝投降?,下面小編就爲大家帶來詳細的介紹,一起來看看吧!

吳三桂作爲明朝的軍隊將領,在明朝面臨滅亡之際率兵解救已經危亡的朝廷,面對這種無力挽救的情況,吳三桂卻並沒有與李自成的軍隊進行決戰的信心和勇氣,而是想要選擇投降。在面臨李自成和清朝兩方比較強大的勢力之下,吳三桂最終選擇了投降清朝軍隊。事實上吳三桂之所以選擇投降清朝軍隊,也是根據當時的軍事形勢而深入思考的。

自身的軍事實力相比其他勢力來說較弱。

吳三桂爲什麼會投清?真相是什麼

當時的明朝社會十分動盪不安,社會中的各種叛亂頻繁發生,而李自成率領的農民軍隊就是其中十分強大的一方勢力。起兵之後的起義軍在李自成的帶領之下勢如破竹,主動對於明朝的軍隊進行了多次的戰爭,一直攻佔了明朝的京城。由此當時的社會中形成了三方比較強大的勢力,分別是佔據在北方地區的清朝軍隊,已經佔據明朝京城的李自成的軍隊,以及當時南方地區所存在的明朝剩餘的軍隊政權。

吳三桂被明朝統治者所安排駐守的地區是關外地區,這個地區是防禦中原地區對於北方勢力防禦的天然邊防,明朝社會在面臨三方勢力的競爭狀況下,這一地區也成爲勢力爭奪的焦點。清朝的軍隊要想向中原地區進軍,拓展自己的統治領域,就必須首先佔據這一地區。同樣李自成在佔據京城之後,自然也想要穩定自己的政權,保證自己佔領地區的安定,所以李自成自然也對於關外地區這一天然邊防十分重視。此時的吳三桂處於一種孤立無援並且腹背受敵的狀況,雖然南方地區還有明朝的部分勢力,但是由於南方勢力距離自己很遠,進行聯繫十分困難,僅憑吳三桂自己的軍事實力是很難抵抗這兩方的勢力。

由於吳三桂在經濟和軍事方面都陷入了困境,自然是無力與這兩方勢力進行抵抗,所以投降自然也就成爲了最好的選擇。但是在同時面臨兩方面的勢力之下,選擇向哪一方面勢力投降成爲吳三桂急需要思考的事情。

在最開始面對清朝勢力和李自成的勢力時,吳三桂更傾向於投降李自成的勢力,因爲當時的吳三桂一直率領軍隊與清朝軍隊作戰,雙方在長期的戰爭中存在着很深的矛盾,因此吳三桂擔心自己一旦投降清軍,可能會遭到清朝軍隊的報復,所以選擇李自成的軍隊更加穩妥。在加上當時李自成也主動的向吳三桂拋出了橄欖枝,承諾吳三桂投降之後會給予吳三桂高官厚祿的高待遇,吳三桂自然也會心動。另外吳三桂還認爲,相比較清朝的這種外來勢力來說,李自成率領的農民軍雖然是反叛的軍隊,但是歸根結底還是明朝的軍隊和百姓,這種傳統的心理也在一定程度上促使吳三桂傾向於向李自成投降。

吳三桂爲什麼會投清?真相是什麼 第2張

吳三桂所面臨的這種前後夾擊的狀況下,投降也就成爲他必然的選擇。正是有了這種投降的傾向,爲後來吳三桂投降清朝軍隊奠定了前提條件。

與李自成的關係破裂促使吳三桂向清朝投降。

吳三桂原本是想要向李自成的政權投降,但是吳三桂在提前打探了京城的消息,得知李自成已經將自己的父親吳襄抓了起來,並且將自己的全家已經被抄了,這就引起了吳三桂的不滿,吳三桂想要通過李自成的勢力建立軍功的願望也就破滅了,因此吳三桂率領軍隊前來投降的時候,走到中途又折返了回去。

李自成在得知吳三桂返回關外地區之後,率領軍隊向北發起進攻,並且還挾持了吳三桂的父親等人一同前往,想要通過這種方式來逼迫吳三桂投降,但是吳三桂卻是一個爲了自己的事業可以捨棄一切的人,根據劉健述在《近代中國史料叢刊三編·庭聞錄》中寫道,吳三桂爲了堅定自己不投降,甚至不顧及他的父親,他說“賊雖置父鼎俎傍以誘之,桂不願也。”由此可見,當時的吳三桂即使面臨李自成的威脅,但是他已經下定決心不向李自成的政權投降了。

既然不能投降,李自成自然也不能放任吳三桂的勢力繼續存在,雙方自然要進行軍事鬥爭。但是根據相關歷史資料的記載,當時吳三桂的軍事實力相比較李自成來說是差距很大的,僅僅憑藉吳三桂自身的勢力是無法抵抗李自成軍隊的攻打的。因此吳三桂要想繼續生存下去,自然只能向清朝的軍隊進行求助。

吳三桂爲什麼會投清?真相是什麼 第3張

雖然清朝的軍隊自從建立之後一直對於中原地區的政權發動軍事戰爭,對於邊境地區也在不斷地進行騷擾,但是清朝的統治者卻清楚地認識到僅憑藉武力手段來征服中原地區是遠遠不夠的,所以清朝對於駐守邊境地區的將領,尤其是進入中原地區必然要經過的關外地區等地的駐守將領採取的更多措施是招撫政策。在吳三桂選擇投降清朝之前,清朝的軍隊曾經打敗過祖大壽、洪承疇等人率領的軍隊,並且將祖大壽和洪承疇等人俘虜,清朝在將他們俘虜之後並沒有殺害他們,反而是賦予他們重任,讓他們爲清朝的統治效力。

對於吳三桂所煮熟的關外地區地區,清朝統治集團更是看到了其戰略位置的重要性,加上對於吳三桂本人的軍事領導能力也比較欣賞,因此清朝的統治集團經常向吳三桂進行高官厚祿的誘惑,想要引導吳三桂投降清朝。雖然前期的吳三桂面對清朝的招降並沒有同意,但是清朝所向他承諾的利益確實也讓吳三桂十分動心。後來吳三桂在與李自成統治的政權徹底決裂之後,投降清朝也就成爲他的必然選擇了。

李自成實行的追贓助餉政策對於吳家的迫害。

李自成率領的農民起義軍由於在準備方面不夠充分,沒有固定的糧食後備供應,加上衆多的軍隊士兵需要很大的糧食消耗,所以李自成在率領軍隊進入京城之後,首先需要解決的就是起義軍的糧餉問題,也由此李自成選擇制定並且實行了追贓助餉政策。這樣的政策制度之下,不僅能夠爲農民起義軍收集大量的糧餉,同時還能夠進一步打壓京城中的豪強鄉紳。

吳三桂爲什麼會投清?真相是什麼 第4張

但是這樣的制度實行之後,必然會引起受到這一政策侵害的豪強鄉紳們不滿,加深農民起義軍與豪強鄉紳們之間的矛盾衝突。根據計六奇在《明季北略》中記載,李自成在率領軍隊進入京城之後,曾經宣揚“願服官者,量才擢用”的管理制度,但是在追贓助餉政策實行的過程中,這種管理制度已經成爲空話,許多的富豪鄉紳甚至被採取了嚴刑逼供的方式來從他們身上搜刮錢財,由此京城中受到迫害的人數衆多。並且到了後期,這種追贓助餉政策發展的更加苛刻,甚至到了“見面稍魁肥,既疑有財,繫頸徵賄”的狀況。

同樣,當時吳三桂在京城的家園也受到了這種政策的迫害,他的父親被抓,家中的錢財也被搜刮乾淨,甚至連自己的愛妾也被搶走了。在吳三桂得知吳家被李自成這樣對待之後,自然就使得吳三桂對於李自成的統治集團十分的痛恨,吳三桂自然也就不會再向與自己有着深仇大恨的仇人投降。並且吳三桂爲了更好的報酬,自然也就會主動地尋求清朝勢力的幫助,這也成爲了刺激吳三桂向清朝投降的一個重要的原因。

吳三桂選擇投降是在面對明朝已經無力扭轉滅亡局面之下的一種必然的選擇,而在面對李自成和清朝雙方勢力的競爭之下,吳三桂選擇了投降清朝軍隊,也是因爲自身實力的限制,以及與李自成之間的恩怨情仇的推動之下的無奈之舉。吳三桂的投降,對於明朝和清朝的發展歷程來說都產生了十分重要的影響,也成爲後來清朝能夠入主中原統治的重要支持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