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人物 > 帝王將相 > 戚夫人的親生兒子劉如意究竟是怎麼死的?

戚夫人的親生兒子劉如意究竟是怎麼死的?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2.1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對劉如意感興趣的小夥伴們,小編帶來了詳細的文章供大家參考。

漢高帝劉邦駕崩前的兩年,多次想廢黜太子劉盈,改立劉如意爲太子。

冰封三尺非一日之寒,劉邦更立太子的想法也是經過長時間的慎重考慮的。

從高帝十年開始,劉邦就開始在羣臣面前提及自己的這個想法。當時劉邦經常去東方巡遊,呂雉因爲年老色衰而不能陪同,戚夫人年輕貌美且受到寵愛,所以經常能跟在一起。

戚夫人總是不會放過呂雉不在劉邦身邊機會,她每次跟隨劉邦一起東巡,每日每夜在請求劉邦立自己的兒子劉如意爲太子。

劉邦也是想立劉如意做太子的,他主要有兩方面的考量:

呂雉心狠手辣,她剷除韓信與彭越時的”快準狠“,劉邦是見識到了的。如果劉盈將來登基爲帝,呂雉就能成爲太后,到時她必定要藉助自己的權勢,將戚夫人和劉如意置之死地。劉盈雖然仁慈,但仁慈過了頭的人,必定也是軟弱無能的。劉邦瞭解劉盈,他知道將來劉盈若是即位,必定會將權力拱手讓給強勢的呂雉。他一直認爲劉如意更像自己,劉如意是天生的人中之龍,他將來必定能成就比自己更加偉大的事業。周昌的恩德

高帝十年,劉邦第一次當着羣臣的面,說出了自己想要更立太子的想法,不料話音剛落,羣臣就異口同聲地一同表示反對。

劉邦不在乎羣臣的意見,堅持要更立劉如意做太子。眼看劉盈就將要被宣佈廢掉,生米將煮成熟飯,御史大夫周昌被憤怒衝昏了頭腦。

他的大腦已經是一片空白,只見他漲紅了臉,突然直愣愣地站了起來,滿腔怒火寫在了他的臉上,語氣十分衝動的話從他嘴裏蹦出:“臣、臣、臣……雖然說不好話,然而臣也知、知、知……到此事萬萬不可!就算陛、陛、陛……下固執己見,臣也、也、也……要堅決違抗聖命!”

周昌說話口吃,他憤怒地說出這番話時的情形搞笑極了,劉邦也被逗笑了。剛纔羣臣與劉邦對峙的緊張氣氛得到了緩解,劉邦本來想當場廢掉劉盈,也只能無奈地宣佈退朝。

戚夫人的親生兒子劉如意究竟是怎麼死的?

當時呂雉在牆的另一邊偷聽,她聽到劉邦堅決的言語時心如刀絞,後又聽到周昌衝動的話,她緊張的心才放了下來。退朝後,呂雉召見周昌,直接給他下跪道謝:“如果沒有您,太子差點就被廢掉了!”

劉邦知道羣臣都擁護劉盈,而不向着劉如意,也只能選擇維持現狀,他不敢讓剛建立不久且根基不穩的漢朝,在下一代就有陷入內亂的可能。

後來劉邦想立年幼的劉如意做趙王,他得給劉如意找個能鎮得住局勢的靠山。周昌一向被羣臣敬畏,又對呂雉有恩,他是最好的人選。

高帝十年,劉如意被立爲趙王,御史大夫周昌被貶爲趙相國。周昌以爲自己得罪了劉邦,哭着去他面前訴苦,劉邦解釋道:“我對趙王放心不下,羣臣中只有你能保護好他!”

如意之死

高帝十二年,公元前195年,劉邦駕崩,劉盈即位爲帝,呂雉成爲太后。

劉邦死了沒多久,呂雉就令人將戚夫人幽禁,她的頭髮被剃光,她的脖子上被添上了枷鎖,呂雉令她穿破舊的紅色衣服,在宮中舂米。

呂雉也只敢做到這個地步了,因爲趙王如意還活着,她畏懼趙國的軍隊而不敢輕舉妄動。但是如果能把如意騙到長安來,她就敢肆無忌憚地加害這對孤兒寡母了。

於是呂雉令使者詔如意進京,趙相國周昌從中阻擾,三批使者都無功而返。周昌甚至當面對使者說:“高皇帝將趙王託付給臣,臣私下聽說太后想加害趙王母子,所以臣不敢奉懿旨!而且趙王生病了,實在沒辦法去長安。”

戚夫人的親生兒子劉如意究竟是怎麼死的? 第2張

在長安的呂雉聽說周昌有此言論,不禁勃然大怒,她先令周昌進京敘職,周昌來後,她又令趙王如意進京。如意沒了靠山,沒人在身邊出主意,只好乖乖地遵旨。

漢惠帝劉盈聽說如意要來長安,也怕自己的母親加害於他,就親自去霸上迎接如意。把他接回長安後,就每天與他形影不離,吃飯睡覺都在一起,呂雉一直鑽不到加害如意的空子。

見弟弟一直沒遇到什麼危險,久而久之,劉盈也逐漸放下了戒備。有天清晨,劉盈要去打獵,年幼的如意貪睡而不能早起,劉盈就獨自前去,等他回到皇宮時,才發現弟弟已經“無緣無故”地死去了。

如意死後,呂雉還不滿足,她又讓人把戚夫人做成人彘,還帶劉盈一起去欣賞。劉盈見到了戚夫人,也看清了母親的心,當場泣不成聲,哭得歇斯底里。他失去了對生活的美好向往,從此再也不過問政事,放縱盡歡,呂雉因此掌控了朝政。

結語

劉如意和戚夫人死後的第七年,28歲的劉盈就鬱郁早終了。

呂雉很像慈禧,權力慾極強且又心狠手辣、不擇手段,她們最終都得到了自己想要的東西,也都失去了自己最心愛的珍寶——她們都間接地害死了自己的兒子。

做人做到那種地步,還有什麼意義呢?羣臣的跪拜和諂諛的讚歌,真的能讓她們麻木不仁的心高興起來嗎?活得像一具行屍走肉,生活沒了奔頭,就算坐擁整個天下又有何益?

帝王將相
後宮人物
近代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