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人物 > 帝王將相 > 晁錯是怎麼死的?陷害還是替罪羊?

晁錯是怎麼死的?陷害還是替罪羊?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4.2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今天小編給大家準備了西漢名臣晁錯之死的文章,感興趣的小夥伴們快來看看吧!

漢朝自劉邦開國以來,大封諸侯王,各諸侯國政治、軍事、經濟相對獨立,形成事實上的國中之國,特別是吳、楚、齊等國,勢力越來越大,對西漢政權的穩定帶來很大隱患。因此,從漢文帝開始,就不斷有朝臣提出削藩,削弱諸侯國的勢力,最有代表性的是賈誼,提出了“衆建諸侯而少其力”的削藩策略,但沒有引起文帝的足夠重視。

到漢景帝時,一個重要的政治人物——晁錯出場,再次提議朝廷削藩,並上疏《削藩策》,明確指出:“今削之亦反,不削亦反。削之,其反亟,禍小;不削之,其反遲,禍大。”(《漢書》)意思是早削晚削,諸侯都得反,早削的話,諸侯王反得早,但準備不充分,禍亂小;削得晚了,等諸侯王們準備充分了,雖然反得晚一些,但禍亂更大。

晁錯是怎麼死的?陷害還是替罪羊?

景帝最終採納了晁錯的建議,開始削藩。在抓住楚王、趙王、膠西王等幾個諸侯王的過錯,順利削掉其部分封地後,準備向勢力最強大的吳國開刀時,吳國聯合楚、趙、膠西、膠東、濟南、淄川等六國一起發動叛亂,終於引發了歷史上有名的吳、楚七國之亂。七國打着“誅晁錯,清君側”的旗號,聯合起兵,進攻朝廷。

爲了平息叛亂,景帝先是聽從朝臣袁盎的建議,腰斬了篩議削藩的晁錯並誅其九族,但叛亂並沒有平息,最後只好派出大將周亞夫,率領三十六位將軍鎮壓,幾乎傾盡全國之力,歷時三個月,纔將七國之亂平息。

七國之亂的平定,雖然沒有從根本上解決西漢政府各諸侯國的封地隱患問題,但諸侯王的勢力受到致命打擊,漢景帝藉機剝奪了諸侯國的部分政治權力和管理權限,諸侯國強大難制的局面大爲緩和,中央集權走向鞏固,爲後來漢武帝實行“推恩令”,徹底解決諸侯國問題創造了條件。

晁錯提出《削藩策》,引發七國之亂,雖然使朝廷付出了代價,但從當時的形勢和削藩效果看,晁錯無疑是大大的功臣,但他卻落了個被誅九族的結局,實在是死的冤枉,死的悲慘,後世史家、學者無不爲之嘆惜。比較一致的觀點是,晁錯之死是因爲袁盎陷害、景帝聽信袁盎讒言,一時受蒙惑誤殺了晁錯。

從表面上看,也確實如此。但結合當時的形勢和事件發生的前前後後看,好像並不這麼簡單。晁錯之死,背後折射出更多的深層次原因,其中性格因素、權謀較量、政治利益縱橫交織,從某種程度上說,他是漢景帝政治利益需要的“替罪羊”,是宮廷權謀鬥爭的犧牲品,而這一切,都源自他只知謀國、不知謀身的性格缺陷。

(一)鋒芒太露,樹敵太多,埋下悲劇隱患

晁錯在漢文帝朝時入朝爲官,因才學過人,被文帝安排做太子舍人,輔佐太子劉啓,因爲能言善辯,善於分析問題,經常給文帝和太子分析政治、經濟、軍事形勢,深受文帝和太子賞識,被太子稱爲“智囊”,後來升爲太子家令、中大夫。

文帝去世後,景帝劉啓即位,馬上提拔晁錯爲內史,僅次於丞相,從此正式登上政治舞臺。晁錯因爲和漢景帝的密切關係,仕途之路一帆風順,青雲直上,加上他的觀點言論很合景帝心意,因此倍受寵信。他經常憑藉自己和景帝的特殊關係,越過丞相等重臣,單獨進見景帝,議論國家大事,朝廷的法令制度,基本都被他改動修訂了一遍,引起衆朝臣的不滿。

史載晁錯“爲人峭直刻深”——爲人嚴峻剛直而又苛刻心狠,又有景帝的寵信,朝臣們對他又嫉妒又害怕。當時朝中有名望的大臣如丞相申屠嘉、外戚竇嬰、重臣袁盎都和他相處不好,甚至心生怨恨。特別是袁盎,和晁錯甚至到了水火不容的地步。“盎素不好晁錯,晁錯所居坐,盎去;盎坐,錯亦去:兩人未嘗同堂語。”(《史記》)你來我走,從不在一起說話。

晁錯是怎麼死的?陷害還是替罪羊? 第2張

但晁錯年輕氣盛,恃寵而驕,根本不在乎同僚們對他有什麼不滿,依舊我行我素。爲了自己上街方便,他甚至擅自把太上皇廟邊的一塊短牆給拆除了,這在當時可是砍頭的大罪。因爲晁錯經常越級和景帝言事、感覺自己受到冷落的丞相申屠嘉,抓住這一機會立刻安排人寫奏章,想彈劾晁錯,藉機除掉他。

晁錯聽到消息,連夜進宮去見景帝,承認錯誤後景帝寬恕了他。第二天申屠嘉呈上奏章,請求治罪晁錯,結果景帝卻輕描淡寫地說:“這事是我批准的,丞相不必多心。”申屠嘉下朝,後悔地說:“我應該先斬後奏,卻先奏請,反被這小子出賣!”回家後憤怒交加,吐血而亡。朝臣從此對晁錯更加敢怒不敢言。

(二)權謀博弈,晁錯缺乏政治謀略

晁錯雖然有才又受寵,但他的升遷之路太過順利,缺乏必要的磨練,在充滿權謀的封建官場,是典型的“書生政治家”,主要表現在,只知忠誠,不知忠須有道;只知謀國,不知謀身。出謀劃策多從理論角度出發,對如何應對突發狀況、會出現什麼後果缺乏必要的對策。這也註定了他的悲劇命運。

削藩之初,他就得出諸侯王“削藩必反”的結論,但削藩引發七國之亂後,他卻慌亂無策,至少兩件事顯示了他稚嫩的政治謀略。

一是策略失當,引禍上身。叛亂髮生後,景帝召朝臣商議對策。晁錯平亂心切,又不合時宜地提出請景帝御駕親征。“兵數百萬,獨屬羣臣,不可信,陛下不如自出臨兵,使錯居守。”——這麼多兵,讓別人帶萬一臨陣倒戈怎麼辦?還是您親自出徵,我留守京城吧。”景帝聽後連理也沒理。

二是捨本求末,議殺袁盎。晁錯和袁盎本來就相互仇視,削藩前,他先派人調查袁盎接受吳王賄賂的事,奏請景帝誅殺袁盎,但景帝只是把袁盎貶爲平民。七國叛亂後,他不是急於謀劃應對叛亂,而是想借機先對付袁盎,連他的手下都極力反對。消息傳到袁盎耳中,袁盎自然不會束手待斃,於是連夜通過竇嬰牽線,進見景帝,說七國作亂,皆因晁錯而起。鼓動景帝誅殺晁錯,派人去吳、楚等國說明情況,叛亂自會止息。正爲七國叛亂惱火的景帝,沒怎麼考慮就答應了。“顧誠何如,吾不愛一人謝天下。”——爲了天下平安,捨棄一個晁錯算得了什麼!

幾天後,丞相青翟、廷尉張歐等大臣又聯名上書,以晁錯“不稱陛下德信,欲疏羣臣百姓,又欲以城邑予吳,亡臣子禮,大逆無道”爲由,請求誅殺晁錯。景帝於是“乃使中尉召錯,紿載行市。錯衣朝衣,斬東市。”(《漢書》)——晁錯連朝服都沒來得及脫,就被拉到東市腰斬了。

晁錯是怎麼死的?陷害還是替罪羊? 第3張

(三)政治考量,景帝迫切需要“替罪羊”

除了自身性格原因、導致樹敵太多和只知謀國、不知謀身、缺乏政治謀略,晁錯之死最深層的原因,應該是政治考量的需要——他的死迎合了景帝統治管理、穩定政權的需要,也就是說,削藩成或者敗,晁錯的結局都是一樣的,從實行削藩之日起,他就成了景帝用來統一中央集權、穩固西漢政權的“砝碼”和“替罪羊”。因爲對朝廷、對景帝來說,誅殺晁錯,是應對當時形勢的最佳選擇:

其一,誅殺晁錯,有利於平定叛亂。當時,七國叛亂打的旗號就是“誅晁錯,清君側”,雖然七國合兵,但有幾個小國並不積極,誅殺了晁錯,能夠從內部動搖、分化叛軍的力量,朝廷可以集中力量對付以“清君側”之名、搞叛亂的吳、楚等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