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人物 > 帝王將相 > 李隆基的登基之路到底有多難 除了韋后和父親外還有一個姑姑

李隆基的登基之路到底有多難 除了韋后和父親外還有一個姑姑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7.15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還不知道:李隆基登基的事情的讀者,下面小編就爲大家帶來詳細介紹,接着往下看吧~

文官政治形成之前,我國古代的宮廷政變極多,唐朝尤甚。

公元690年,武則天稱帝,改唐爲周。武則天在位共15年,於公元705年退位,但正是這次退位拉開了大唐刀光劍影的政變的帷幕。

1、神龍政變

公元705年,是神龍元年。這一年,宰相張柬之利用禁軍發動政變,殺死張易之和張宗昌,逼武則天傳位於太子李顯,復國號爲“唐”。因此,這次政變又稱“神龍革命”。

不過,這次政變最初並非是針對武則天的,而是爲了清君側——誅殺張柬之和張宗昌。關於這一點,通過參與政變的人選便能看出。

李隆基的登基之路到底有多難 除了韋后和父親外還有一個姑姑

除了張柬之外,李氏一方的太子李顯、相王李旦、太平公主,武氏一方的武三思、武優暨(太平公主的丈夫)都參與了政變,也正是因爲李氏和武氏的共同參與,調動禁軍才能如此的順利。

這三方之所以一起行動,是因爲張易之和張宗昌這兩位“面首”在朝中已經形成了一股強大的勢力,與寵妃不同,面首可以直接參與朋黨。二人被除之後,朝中隨之被貶的多達數十人。

然而,逼武則天退位則不再計劃之內。因爲當時的武則天已經81歲,其崩後太子李顯便可即位,沒有必要留下威逼生母的惡名。同時武則天在武三思和李顯之間選擇了李顯爲太子,本就是默認了復唐一事。所以當張柬之等人想要迎李顯復位之時,李顯遲疑了,但已騎虎難下。

2、景龍政變

神龍政變同年,武則天去世,但要說從此李家便重掌政權的話卻也並非事實。因爲當時的政局其實是李家人當皇帝,而武氏掌控實權,比如武三思及其子武崇訓。

李顯並非雄主,對這一局面並無改變之意,但太子李重俊卻想要剷除武氏,使李家天下名副其實。

李顯的皇后韋氏並非李重俊的生母,韋氏的女兒安樂公主下嫁武三思的兒子武崇訓,於是武氏與韋后聯合想要廢了李重俊,立安樂公主爲皇太女,這是李重俊發動政變的背景。

李隆基的登基之路到底有多難 除了韋后和父親外還有一個姑姑 第2張

玄武門

公元707年,是景龍元年。這一年,太子李重俊聯合以李多祚爲首的禁軍,試圖一舉除掉整個武氏集團和韋后一族。這一戰,李重俊在殺死了武三思、武崇訓父子後,親自率兵入宮追殺韋皇后及安樂公主。

然而,當韋后、安樂公主、上官婉兒等簇擁中宗李顯馳赴玄武門之時,李顯一句話便使禁軍幾乎全部倒戈:

汝並是我爪牙,何故作逆?若能歸順,斬李多祚等,與汝富貴。

最終,李重俊和李多祚戰敗被殺。而這次政變,由於剷除了武氏一族,又使韋氏掌控了朝政。韋后一直想模仿武則天稱帝,其在公元710年毒殺中宗李顯,李家又一次走到了危急的邊緣。

3、唐隆政變

中宗李顯死後,韋后扶李顯四子李崇茂登基,並臨朝稱制,改元唐隆。之後,韋后將領南北衙禁軍給了韋氏家族的人掌握,開始了她的“登基”之路。

李隆基的登基之路到底有多難 除了韋后和父親外還有一個姑姑 第3張

安樂公主

同時,由於太平公主反對安樂公主成爲皇太女,安樂公主一定要置太平公主於死地。

於是,爲了剷除韋氏一黨,相王李旦和太平公主聯合在了一起。只不過,代表相王李旦的是其三子臨淄王李隆基。

公元710年,是唐隆元年。這一次政變,與李重俊以一己之力同時對抗武氏和韋氏不同,李隆基選擇了與太平公主聯手對付韋氏和安樂公主,其利用的便是太平公主和安樂公主的矛盾。

李隆基的登基之路到底有多難 除了韋后和父親外還有一個姑姑 第4張

上官婉兒

這一戰,李隆基選擇在子夜動手,同時誅殺韋后、安樂公主和上官婉兒及其黨羽。事後,太平公主逼李重茂退位,李旦正式即位,是爲唐睿宗。

4、先天政變

睿宗李旦即位之後,朝政並未由此穩定。因爲韋后雖死,太平公主和李隆基又成爲了對抗的兩方。

李隆基的最終稱帝,其實與當年的太宗李世民非常相似,只不過,太平公主扮演了李建成的角色。睿宗李旦能夠再次登基多賴李隆基之力,於是唐隆政變之後,李旦便越過長子李成器冊立李隆基爲太子。

但由於李隆基的勢力迅速增長,李旦不得不以妹妹太平公主來制衡。據《資治通鑑》記載:

每宰相奏事,上輒問:“嘗與太平議否?”又問:“與三郎議否?”然後可之。三郎,謂太子也。公主所欲,上無不聽,自宰相以下,進退系其一言,其餘薦士驟歷清顯者不可勝數,權傾人主,趨附其門者如市。

公元712年,睿宗李旦禪位於李隆基,但這並不表示李旦就此放棄了權力。《舊唐書·睿宗紀》記載:

帝傳位於皇太子,自稱太上皇帝,五日一度受朝於太極殿,自稱曰朕,三品以上除授及大刑獄並自決之,其處分事稱誥、令。皇帝每日受朝於武德殿,自稱曰予,三品以下除授及徒罪並令決之,其處分事稱制、敕。

可見,稱朕的太上皇李旦仍是真正的皇帝,李隆基只能稱“予”,也只能處理三品以下的事務。李旦之所以能這麼做,關鍵就在於其妹太平公主。太平公主不僅是李旦的妹妹,她還是武家的兒媳。

李隆基的登基之路到底有多難 除了韋后和父親外還有一個姑姑 第5張

太平公主

太平公主最初並不在意李隆基,但隨着李隆基的勢力日漸強大,太平公主便有廢李隆基、另立一個聽話的太子之心。據《資治通鑑》記載:

公主又嘗乘輦邀宰相於光範門內,諷以易置東宮,衆皆失色,宋璟抗言曰:“東宮有大功於天下,真宗廟社稷之主,公主柰何忽有此議!”

公元713年,是先天元年。這一年,李隆基與郭元振、王毛仲、高力士等先發制人,率五百羽林軍將太平公主的黨羽誅殺殆盡,太平公主逃入南山佛寺,三日後返回。

太上皇李旦親自請求李隆基免除太平公主的死罪,但李隆基不爲所動,將太平公主賜死於家中後,又剷平了其夫武攸暨的墳墓,李隆基最終取得了勝利。

與之前的政變不同,先天政變不僅誅殺了太平公主一黨、迫使其父李旦交出了全部的權力,最重要的是從此朝政真正的歸於李唐,並終結了武則天退位之後的八年刀光劍影的混亂之局。

誅殺太平公主的同一年,公元713年,李隆基改元開元,唐朝開始進入了全盛時期——“開元盛世”。

憶昔開元全盛日,

小邑猶藏萬家室。

稻米流脂粟米白,

公私倉廩俱豐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