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人物 > 帝王將相 > 弒兄奪位的李世民,爲什麼沒有負面評價?

弒兄奪位的李世民,爲什麼沒有負面評價?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1.88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今天小編給大家帶來李世民的故事,感興趣的讀者可以跟着小編一起看一看。

讓我們再回過頭來看當時的太子李建成,和古往今來的太子們一樣,他的權力基礎是太子位,而這個太子位是他的父親李淵給的,所以李建成的權力來源就是李淵。

很顯然,他一直以來的鬥爭思路和方法就是和李淵搞好關係,靠李淵來對付李世民,這種思路其實是沒錯的,但是很不巧,李淵已經對付不了李世民了。

再看李世民,他的權力來源是什麼?

弒兄奪位的李世民,爲什麼沒有負面評價?

表面上是依靠李淵,但實際上靠的是他多年來立下的汗馬功勞,積攢的赫赫威名,培植的龐大勢力。

大好李唐江山,半壁都是李世民打的;滿朝文武,有一大半聽李世民的。說句不好聽的,老李龍椅下四條腿有三條都靠李世民撐着,這種情況下,李淵對付李世民都非常吃力,更何況是依靠李淵的李建成。

所以說,李世民的對手是李淵而不是李自成,因爲李世民早就具備了與皇帝抗衡的實力,而不僅僅是一個爭奪太子位的秦王。

再說李淵,他可是大唐的開國之君。按照常理來說,大一統王朝的開國之君一般是不太害怕權臣造反的,因爲開國之君收英傑之衆,掃天下之濁,有空前的勢力和威望,他只要不作死,沒有人可以造他的反。而他們殺功臣的原因,也只是怕他們造子孫的反,擔心自己的子孫鎮不住他們。

但是在這種情況下,李世民卻“造反”成功了。這足以說明,他在“提三尺而有天下”的階段,就代替他老爹幹了許多本應由開國君主自己乾的事情,所有這些事情有一個總稱,叫做打天下。

我有一個未必妥當的理解,如果說“開國之君”是指王朝奠基人的話,唐朝的開國之君應該是有兩個,一個是李淵,一個是李世民。

至於李建成,只不過幸運地生做李淵之子,又不幸生做李世民之兄的歷史過客而已,李建成才能也是有的,並不如影視劇中那般差勁,只是可惜他的對手是李世民。

我們回過頭來看玄武門事變會發現,他是少有的把政變的影響縮小到了極限的人,雖然殺了自家兄弟,但是那是皇家自己的事情,一沒波及百姓,二沒搞混政局,殺害大臣。

歷史上大多數人,一旦政變成功,就開始屠殺清洗大臣,把國家短期搞的一團糟。比如雄心壯志的楊廣,朱棣,如果我們能回到過去還是草民,我們是願意回到大唐呢,還是回到這些雄心勃勃的皇帝的年代?

所以縱觀歷史長河,李世民策劃的玄武門之變幾乎沒有負面評價。不是很熟悉這段歷史的朋友對太宗的印象都是全正面的。但玄武門之變無論放在任何一個朝代都是一件極大極大的事情,怎麼着都得揹負一個手足相殘的的罵名,再由後世野史一宣揚,李世民必然會有深入人心的負面的形象,就像秦始皇、雍正一樣。

弒兄奪位的李世民,爲什麼沒有負面評價? 第2張

然而在李世民這裏,這麼大的事情發生了,當朝太子和親王被殺,血濺玄武門了,而朝野上下卻沒人站出來說話,政權交替非常平穩,上奏彈劾兵變甚至大一點的負面影響都沒有,李淵也當上了太上皇安度晚年。

除去局面已定這類原因,剩下的就是所有人心裏都明白的一點:這天下一大半就是李世民打下的,他當太子,就算是用這麼赤裸裸的手段,所有人的心裏都是可以接受的。李建成也不差,但是和他這個戰神一樣得二弟比就不夠了。

讓我們再看看李世民對於大唐開國打天下的貢獻:李世民18歲起兵時,戰火紛飛、民不聊生、白骨遍地、滿目瘡痍,他帶領開國團隊結束了戰亂;

治國方面,因爲國家新建,百廢待興,李世民首先考慮的是恢復人口勞動力和生產力,所以釋放宮中多餘勞動力,鼓勵再嫁等。然後頒佈一系列政策,那些東西其實史書都有的,要不也可以看《帝範》,李世民親筆書籍,治國之道。

爲了能更好針對那些天災引起的民難,李世民制定專門用於賑災的糧倉,這個糧倉不允許額外挪用。然後鼓勵大開學堂,完善科舉,然後命令官員整理書籍史學防止遺失或混亂。

命令修法,制定了《貞觀律》,制定對死刑犯的再審,避免冤案等。

李世民27歲登基時,綱紀廢弛、國破民窮、內憂外患、百廢待興,他帶領治國團隊開創了盛世。貞觀之治,之所以叫這個名,我認爲重點就在於最後一個字,"治"。

李世民是基於國家新立百廢待興的基礎上,繪出藍圖,穩定疆域,政治清明,大收人才,善聽納諫,文治武功均出衆,奠定了大唐基礎,絕對是功不可沒。

他50歲去世時,留下的是一個蒸蒸日上的大唐,開創了著名的貞觀之治,他的貢獻在歷史上是無可取代的。

玄武門之變雖是奪位之爭,但李唐江山一大半是他打下來的,奪位之時也沒有傷害百姓,在位期間善於納諫愛民如子,李世民絕對稱得上是一位賢君。

帝王將相
後宮人物
近代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