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人物 > 帝王將相 > 當初阿桂給了乾隆一個建議他沒聽 結果十二年後就後悔了

當初阿桂給了乾隆一個建議他沒聽 結果十二年後就後悔了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2.71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阿桂給了乾隆什麼建議,這是很多讀者都比較關心的問題,接下來就和各位讀者一起來了解,給大家一個參考。

自皇太極建立清朝,到順治入關,清朝的國庫一直非常緊張。康熙年間,雖然天下大治,但因爲平三藩、收臺灣、戰噶爾丹,戰爭不斷,清朝也未真正富裕起來。康熙晚年,官員們紛紛從戶部借錢,導致戶部虧空不斷,朝廷連打仗、賑災的款項都撥不下來。待到雍正登基,雍正一方面清理戶部虧空,另一方面執行攤丁入畝、官紳一體納糧等國策,雖然撬動了貴族的利益,但最終使清朝的國庫充盈起來。乾隆登基時,清朝戶部的庫銀翻番,庫房都不得不擴建。因此,乾隆成爲清朝最富有的帝王。

當初阿桂給了乾隆一個建議他沒聽 結果十二年後就後悔了

乾隆之所以如此富有,有兩方面原因:第一,乾隆繼承了康熙既定的疆域和雍正既定的大政方針,禁止土地兼併,維護了朝廷的利益,再加上乾隆初年並無大型戰事,花錢的途徑也少。第二,乾隆登基之初,也曾是一位非常勤政的帝王,他勵精圖治,懲治貪腐,重視水利。同時,人口增長迅速,社會生產力蓬勃發展,朝廷稅收提高。

當初阿桂給了乾隆一個建議他沒聽 結果十二年後就後悔了 第2張

乾隆雖然心懷大志,但卻有驕奢之心。他先後六次下江南,都是打着“奉母”的旗號,實際上是把國庫的銀子花在私利之上。康熙時期,康熙六次南巡,主要是治理黃河和安撫江南士大夫之心,乾隆看似學康熙,本質上已經完全變質。

雍正時期,花了很大力度治理貪腐,最後造成“無人敢貪”的結果。但是,清朝官員的工資並不高,一個知縣,每月的俸祿只有3兩,完全不夠家庭開支和社會應酬。雍正爲了讓官員清廉自守,發明了“養廉銀”,例如,一個知縣,每年可以有約1000兩(各地不同)的養廉銀,這是一筆很大的數目,到了巡撫、總督級別,數額更大。

當初阿桂給了乾隆一個建議他沒聽 結果十二年後就後悔了 第3張

但在軍隊裏,則沒有養廉銀一說,軍官們爲了養家餬口,不得不虛報士兵數量,吃空餉。這一陋習,在康熙時期就有。後來雍正默許了這一現象,只要數額可控,允許“空名坐糧”的存在。乾隆四十七年,國庫充盈,乾隆覺得國庫的錢反正花不完,於是大發慈悲,把“吃空餉”的士兵數量,全部補充新的士兵。然後,再給各級軍官發養廉銀。

這樣朝廷不僅要給軍官發養廉銀,還要發多出來士兵的軍餉。清朝名將,當時的首席軍機大臣阿桂覺得不妥。阿桂粗略算了一下,如果這樣,每年要多開支約300萬兩。而且,發了養廉銀並不能阻止他們繼續吃空餉,因此,每年多開支的可能會更多。這樣下去, 20多年後,清朝的國庫必將空虛,長此以往,可能會導致國家癱瘓。

當初阿桂給了乾隆一個建議他沒聽 結果十二年後就後悔了 第4張

《清史稿》雲:

乾隆四十七年詔補實額,別給養廉。阿桂疏言:“國家經費驟加不覺其多,歲支則難爲繼。此新增之餉,歲近三百餘萬,二十餘年即需七千萬,這麼花錢,必不可持久。”

乾隆認爲,阿桂是杞人憂天。再加上和珅等人幾度讚美乾隆的功德,乾隆更加膨脹,堅持要這麼做。乾隆晚年,辦大壽、千叟宴、建佛塔等耗費了大量的國庫積蓄,而和珅等人爲了滿足乾隆的要求,不顧社稷民生,將清朝國庫逐漸掏空。

當初阿桂給了乾隆一個建議他沒聽 結果十二年後就後悔了 第5張

嘉慶繼位後,白蓮教起義,清朝國庫已經無法同時承擔軍需和賑濟災民。到了嘉慶十九年,嘉慶舉步維艱,此時的吏部尚書英和在大庫中翻出一本阿桂當年的奏摺,感嘆說:

阿桂即有恐數十年後經費不支之奏。可見老臣謀國諸事,務期久遠。

當初阿桂給了乾隆一個建議他沒聽 結果十二年後就後悔了 第6張

嘉慶和英和二人,都對阿桂當年的預測佩服不已。20多年過去了,這種制度已經根深蒂固,很難取消,嘉慶也只能後悔當年沒有勸乾隆取消這一制度。

筆者認爲,乾隆時期,清朝的國庫確實一度達到鼎盛,導致乾隆花錢大手大腳,不知節約。阿桂的判斷十分準確,但他無能爲力。清朝的落後,乾隆責任很大。

帝王將相
後宮人物
近代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