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人物 > 帝王將相 > 爲什麼說于謙的死決定了明朝的氣數?原因是什麼

爲什麼說于謙的死決定了明朝的氣數?原因是什麼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2.84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嗨又和大家見面了,今天小編帶來了一篇關於是什麼導致于謙被殺,又爲何說他的死決定了明朝氣數將盡的文章,希望你們喜歡。

明朝是中國歷史上一個極爲特殊的時代,可以說這個朝代的大部分時期是極爲黑暗的。似乎中國曆朝歷代的腐朽之處都被他所繼承 ,甚至有過之而無不及,皇帝昏庸、宦官專權、貪污腐化、嚴刑峻法······

明朝中期發生了一件事,對於後人影響巨大,甚至可以說是決定了大明的氣數將盡。這件事就是于謙被殺,于謙死了,一個一心爲國,於危難之際“挽狂瀾於既倒,扶大廈於將傾”的忠臣死了。他的死對於整個官場來說,實在是一場“大地震”,此後的明朝雖然維持了一百多年,但實在是苟延殘喘。那麼,是什麼導致了于謙的死,又爲什麼說是他的死決定了大明氣數將盡呢?

爲什麼說于謙的死決定了明朝的氣數?原因是什麼

我們把時間定格在明英宗時期,當時發生了一件令大明蒙羞的事件,即“土木之變”。朱祁鎮即位後,在司禮監大太監王振的慫恿下御駕親征,由於指揮不當,致使五十萬大軍覆沒殆盡。於是,王振被羣情激奮地軍士打死,就連皇帝也成了俘虜。這時候,國內是羣龍無首,該怎麼辦呢?一些大臣聽到這個消息後驚慌失措、六神無主,一些則主張南遷。真是“國危思良相”,就在這千鈞一髮之際,時任兵部侍郎的于謙站了出來,力排衆議,認爲“國不可一日無君”。於是,孫太后下了道懿旨,立英宗之弟朱祁鈺爲皇帝,遙尊英宗爲太上皇,並立英宗之子朱見深爲太子。就這樣,朱祁鈺即位,也就是明代宗,代宗升于謙爲兵部尚書,予以重任。

也就在這個時候,也先已經兵臨城下,于謙毫不慌張,指揮衆人,經過一系列殊死的抵抗,終於擋住了也先的進攻。在這次北京保衛戰中,明軍斬首萬餘,九萬多瓦剌兵潰散逃亡,使得也先狼狽撤兵。也先敗退後,加之內部出現了矛盾,便決定議和,並願歸還英宗皇帝。這可真是個難題,英宗回來了該如何妥善安置呢?儘管代宗皇帝內心一萬個不情願,但拗不過衆臣,於是便與也先議和,將英宗迎了回來。英宗迎回來後,代宗將其安置在南宮,派人嚴密監控,杜絕和外界的聯繫,與階下囚的生活無異。英宗也早已死了心,安於現狀。

爲什麼說于謙的死決定了明朝的氣數?原因是什麼 第2張

過了幾年,代宗廢了朱見深的太子之位,改立自己的兒子朱見濟爲太子。可是,天不遂人願,朱見濟命淺福薄,不久便暴病而亡。太子一死,立儲風波又起,衆臣皆主張復立朱見深爲太子,于謙也持此意見。但代宗遲遲不表決心,衆人也就不敢再提。這時,出現了三個人,石亨、曹吉祥、徐有貞,他們在代宗朝並不受重用,於是決定鋌而走險,讓英宗復辟,自己也就有了擁立之功。在他們的祕密謀劃下,英宗皇帝被迎回了金鑾殿。當羣臣看到太上皇變成了皇帝后,面面相覷,卻無人敢反對。這就是發生在明朝中期的一件重大政變,史稱“奪門之變”。這個時候,代宗皇帝正好在病危中,英宗不顧其死活,執意將其遷往西山,幾天後便駕崩了,享年二十九歲。關於代宗的死,坊間有種種說法,或認爲受刺激而死,或認爲被英宗所謀殺。真相如何,我們不得而知,但在這件事情的背後,我們看到了皇室之間的勾心鬥角、爾虞我詐。

說了這麼多,都是爲于謙做鋪墊。代宗一死,也意味着于謙的命運將不大妙,他當初可是力主擁立代宗皇帝的。

英宗即位後的第一件事竟然是爲王振立碑,並派人逮捕兵部尚書于謙。擁立他的石亨、曹吉祥、徐有貞三人,也終於如願以償,皆一一封官進爵。面對這種現象,你也許會異常憤恨,可是這種“黃鐘譭棄,瓦釜雷鳴”的事情在歷史上早已屢見不鮮。

爲什麼說于謙的死決定了明朝的氣數?原因是什麼 第3張

于謙被逮捕入獄後,衆人都心知肚明他是被冤枉的,可又無可奈何。英宗要想殺他也不容易,總得找個像樣的理由。於是在石亨、曹吉祥、徐有貞這三人的蠱惑下,以“意欲”謀逆之罪將於謙處以極刑,史稱“二字獄”。你也許會疑惑,這不是和岳飛一樣嗎?對,簡直是如出一轍,岳飛也是“忠而被謗”,一心一意保大宋江山,卻以“莫須有”的罪名慘死風波亭,死前直呼“天日昭昭,天日昭昭”。

所謂的“意欲”即是指于謙夥同黃竑更立太子和欲迎立襄王子。英宗也心知肚明,于謙保衛了大明江山,“于謙實有功”於朝廷,正在猶豫不決時,徐有貞進言:“不殺于謙,奪門不正”。於是,于謙就這樣慘死。據《明史》記載:于謙“死之日,陰霾四合,北風呼嘯,天下冤之”。老百姓都知道于謙是被冤枉的,於是編了童謠傳唱:“京都老米貴,哪裏得飯廣(範廣)。鷺鷥水上走,何處覓魚嗛(于謙)。”我們需要記住這一年,景泰八年,也就是公元1457年,距離大明滅亡(1644)還有整整一百八十七年。也許你會說,大明還存在了這麼長時間,可見於謙的死和這沒有太大關係吧?

不,絕對有關係。我們分析一下於謙死後的大明局勢就知道了。

于謙死後,英宗又當了幾年皇帝,可是依然沒有什麼作爲。他的兒子朱見深即位後,設立西廠,寵信萬貴妃,朝局好像更糟。後來弘治皇帝即位,有過短暫的“中興”,但也免不了日薄西山的命運。正德皇帝更不用說,玩世不恭,遊戲人間,“望之不似人君”。

稍後即位的嘉靖皇帝,整天修道,渴望長生。其子隆慶帝更是隻當過短暫的六年皇帝。稍後的萬曆皇帝,早年還有過張居正改革,但張居正一死,就開始放縱,沉溺於“酒色財氣”。之後即位的明光宗朱常洛,不足一月而亡。後來明熹宗即位,但他沉溺於木匠,寵信魏忠賢,政局更爲黑暗。

最後的亡國皇帝崇禎,一心想要扭轉大明江河日落的局面,但氣數已盡,非他一力能爲。只能在最後,不得不弔死在煤山,留下無限的感慨:“朕涼德藐躬,上天干咎,然皆諸臣誤朕。”

爲什麼說于謙的死決定了明朝的氣數?原因是什麼 第4張

清代思想家李塨的分析可謂鞭辟入裏,“明之末也,朝廟無一可倚之臣,天下無復辦事之官。”那麼,這又是什麼原因導致的呢?是因爲在明代,整個知識分子的集體淪陷,沒有了責任擔當意識,不求有功,但求無過。這個局面是由朱元璋開啓的,首先在於篡改《孟子》,將之請出孔廟,其次興起“文字獄”,使得文人噤若寒蟬。後來,明成祖又殺方孝孺,並誅十族,對知識分子的內心造成極大恐慌。

到了明英宗時,殺了于謙,一心爲國,卻落得如此下場,更加劇了士大夫的畏禍心理。這就可以解釋,到了崇禎時期,外有邊患,內有李自成起義,這些朝廷官員還在貪污,中飽私囊。崇禎皇帝帶頭捐獻,苦苦哀求,衆臣還是緊緊守住自己的錢袋子。

究其原因,是因爲士大夫沒有了責任擔當意識。而這又是誰造成的呢?我們只能說“滅秦者秦也”,在於謙被殺的時候,就已經昭示了這一天的結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