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人物 > 帝王將相 > 刀筆吏到底是什麼樣的 他們爲何是一股最容易被忽略的勢力呢

刀筆吏到底是什麼樣的 他們爲何是一股最容易被忽略的勢力呢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2.29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刀筆吏爲何是一股最容易被忽略的勢力呢,這是很多讀者都比較關心的問題,接下來就和各位讀者一起來了解,給大家一個參考。

刀筆吏到底是什麼樣的 他們爲何是一股最容易被忽略的勢力呢

古時候某地有一個浪蕩子,專幹壞事,禍害鄉里。雖然屢次被送交官府懲戒,但都因爲所犯罪行較輕,沒受到多大的懲處。浪蕩子更是肆無忌憚,橫行霸道。鄉鄰們個個是敢怒不敢言,避之唯恐不及。一日,村中一寡婦患病,臥牀在家。這浪蕩子竟然在光天化日之下闖進寡婦家裏,衝到寡婦牀前,揭開被子,從寡婦手腕上強行摘去手鐲,奪門而逃。這下動了公憤,村民們聯名寫了一份狀紙,要到縣裏告浪蕩子。臨行前,大家恐怕訴狀寫得有不妥當的地方,就請一個訟師先給參謀一下。那訟師看了直搖頭,說:“你們這麼寫雖然能使浪蕩子受到懲罰,但還不能讓他得到嚴懲。不如把這‘揭被奪鐲’四字改爲‘奪鐲揭被’,就可以了。”衆人一聽,是拍案叫絕。按照訟師說的修改了狀紙。縣令一看,是勃然大怒,將浪蕩子判處了重刑。同樣的幾個字,只是前後順序顛倒了一下,意思就完全兩樣了,犯罪分子的作案性質發生了根本的變化,當然所受到的懲罰力度也大不一樣了。有一個詞語叫“文字遊戲”,說的就是因爲在文字上耍花樣,從而使人們對一樁事情的處理產生了完全不同的相反效果。《水滸》裏就有這樣的事情。如:梁山好漢豹子頭林沖,本是北宋東京汴梁城內八十萬禁軍中的一個槍棒教頭。工作穩定,收入較高,屬於小白領階層。妻子賢惠貌美,小日子過得挺滋潤的。卻未料頂頭上司高太尉之子高衙內垂涎林沖娘子的美色,屢次設計欲奪林娘子不得。訴諸乃父高俅,定下毒計。先派人假以太尉欲觀林教頭新買寶刀之名,把林沖哄入軍機禁地-----白虎節堂,一舉拿下。然後將林沖送交開封府,定要問他個手持利刃,闖入節堂,刺殺太尉之罪。幸得孔目孫定仗義執言,定了個林沖不合腰懸利刃,誤入節堂之罪,脊杖二十,刺配滄州。總算保住了豹子頭的一條命。孫孔目可謂是個大善人,也是一個文案高手。把“手持”改爲“腰懸”,“闖入”改爲“誤入”,林沖的滔天大罪剎時就變爲可從輕發落的不慎小罪了,只是礙於高太尉的面子,開封府還是判了林沖充軍發配,也算是對上有個交待吧。

刀筆吏到底是什麼樣的 他們爲何是一股最容易被忽略的勢力呢 第2張

無獨有偶,梁山另一好漢行者武松,爲替被毒殺的兄長報仇,先在家裏殺了嫂子潘金蓮,又趕到獅子樓,鬥殺了西門慶,然後去縣裏自首。知縣念及武松昔日的好處,與替武松寫自白書的現場目擊證人胡令吏商量了一下,把所有與此案有關之人的招狀從新做過,改作:“武松因祭獻亡兄武大,有嫂不容祭祀,因而相爭;婦人將靈牀推倒,武松救護亡兄神主,與嫂鬥毆,一時殺死。次後西門慶因與本婦通姦,前來強護,因而鬥毆;互相不伏,扭打至獅子橋邊,以至鬥殺身死。”寫完後讀給武松聽了,得其首肯。再寫一道申解公文向上面彙報此事,將一干人犯押解到東平府收監。府尹陳文昭哀憐武松是個仗義的烈漢,又把這案子改得輕了,再申去省院,詳審議罪;卻差一心腹人去京師幹辦。最後刑部判決如下:“據王婆生情造意,哄誘通姦,唆使本婦下藥毒死親夫;又令本婦趕逐武松,不容祭祀親兄,以致殺傷人命,唆令男女故失人倫,擬合凌遲處死。據武松雖系報兄之仇,鬥殺西門慶姦夫人命,亦則自首,難以釋免;脊杖四十,刺配二千里外。姦夫淫婦,雖該重罪,已死勿論。其餘一干人犯,釋放寧家。文書到日,即便施行。”要說上級就是上級,看問題就是比下面的高明。那陽谷縣知縣儘管把武松主動上門挑釁,報復殺人,改爲因家庭糾紛,雙方互鬥,失手殺死對方。但仍有許多漏洞,容易被人抓住把柄。比如武松殺嫂就說不通,再發生家庭矛盾,雙方打架,你一個大男人對付一個弱女子還非得用刀來解決嗎?這不是主動殺人又是什麼?刑部的領導高明之處就是,把一切責任都推在王婆身上,特別強調死者潘金蓮有“毒殺親夫”這一罪行,又違反人之常情,拒絕武松祭祀乃兄,況有通姦之醜行,讓人感覺武松是逼不得已纔出此下策。使得輿論同情之聲立刻站在武松一邊。對於西門慶之死只簡單以鬥殺交待了一下,根本不講具體細節。而大衆對此案的印象就是,武松是去報被毒殺親兄之仇,姦夫淫婦該死,完了。一樁牽連二條人命的大案就這樣輕鬆的結案了。

刀筆吏到底是什麼樣的 他們爲何是一股最容易被忽略的勢力呢 第3張

古時候對那些玩文字遊戲的孔目之類的官員有一個蔑稱“刀筆吏”,意指那些專以靠耍筆桿子,摳字眼爲生的政府公務員。不過本人認爲這些所謂“刀筆吏”,其能量還真不容小瞧呢!可別小看他們,這筆桿子怎麼耍纔到位,這字眼怎麼摳才合適,只有久經沙場,經驗豐富的刀筆吏才能掌握。你官做得再大,如何寫述職報告,工作總結等,還是要請教這些不起眼的刀筆吏們。在他們的生花妙筆下,壞事能變爲好事,大事能化成小事。比如大家都知道的晚清重臣曾國藩的軼事,他接受了幕僚的提醒,把向清廷彙報工作的文書中“屢戰屢敗”改爲“屢敗屢戰”,不但沒有受到懲處,反而受到了清廷的嘉獎。就是一例。而水滸中的林沖與武松二案件的斷案經過,更是讓我們領教了刀筆吏的利害。

刀筆吏到底是什麼樣的 他們爲何是一股最容易被忽略的勢力呢 第4張

據說北齊時的大文人魏收奉皇帝之命編寫國史。但這位魏大才子也實在有些不像話,凡是與他關係親厚者或社會地位顯貴者,一律把他們寫進國史裏,就算這些人品行再污穢不堪或根本就是默默無聞的無名小輩,在他的筆下統統成爲了受世人敬仰愛戴的聖人。其他人要想擠進國史也行,拿銀子來。故許多名不見經傳的阿貓阿狗也堂而皇之的進了魏收負責主編的國史,反正他們的履歷都由魏大主編給編撰了。拿人錢財,就得替人辦事嘛!反而當時許多真正的世家大姓,名門望族都被擠出了國史之外。氣得他們聯名向皇帝告狀,指責魏收主編的國史是一部“穢史”。魏收得知後不僅不知收斂,反而在朝廷上狂妄的揚言:“何物小子,敢與魏收作對?仰之則使上天,按之則使入地。”囂張的不得了。與那些地縣級的小刀筆吏們相比,魏收這把刀筆確實是夠大了,也更不敢讓人小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