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密史 > 未解之謎 > 未解之謎:大明朝爲何從南京遷都到北京?

未解之謎:大明朝爲何從南京遷都到北京?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2.75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若從風水學的角度來看,君王選都城位置一般遵循四個原則:地大、山大、灣大、“明堂”大,其實也就是地緣遼闊,有山水可依,又不顯窄小的地方。古人說龍脈集結之處適宜建都,其實正遵循這個原則。所謂龍脈,即“山龍”和“水龍”。山爲陰,水爲陽,陰陽交匯符合三才(天、地、人)協調生活的規律,有龍脈的地方建都,自然再好不過。金代帝王一眼瞧中了北京(燕京),正是有此原因起了作用。所以元人也捨不得這風水寶地,燕京就這樣作爲元大都存在了百餘年。

未解之謎:大明朝爲何從南京遷都到北京?

網絡配圖

公元1368年,朱元璋創立大明王朝,定都金陵(南京)。可惜金陵偏安江南,朱元璋大概是想到定都南方的王朝多是短命,所以總是有塊心病。他一度選取了大梁(開封)、風陽等地作爲遷都的位置,但都擱置了。後來又想到進入關中(長安)寶地,可惜未等實現,太子懿文不幸夭折,年事已高的朱元璋痛心疾首,再無力謀劃遷都的事情,不久便一命嗚呼。

大明王朝當然並不會因爲朱元璋沒有遷都而短命。只不過將都城改遷至北方的是曾經的燕王朱棣而已。朱元璋一生共有二十六子,包括太子懿文在內,數第四子朱棣最爲能幹。朱元璋還在世時,將東北、西北分爲九地給了九個兒子,其中北平(燕京)正是朱棣的封地,故而朱棣被稱爲燕王。

懿文太子未死之前,朱棣縱有野心,但也不敢奪嫡,畢竟有朱元璋坐鎮,容不得他亂來。懿文太子、太祖朱元璋相繼過世之後,斯文儒雅的建文帝朱允炆一上位,朱棣在下屬的慫恿之下,野心不可遏止地膨脹起來。遂揮軍南下,一舉“靖難之役”,穩穩當當地坐上了皇位,一代明君就這樣堂而皇之地產生。

未解之謎:大明朝爲何從南京遷都到北京? 第2張

網絡配圖

明成祖朱棣的一生功績繁多,無論是組織修撰《永樂大典》,還是派鄭和下西洋彰顯國威,似乎都不及他遷都北京對後世的影響大。自明成祖遷都北京,明王朝的政治經濟中心全面轉移,清朝繼之,中華人民共和國又繼之,數百年京都龍脈旺盛,不曾衰竭。

那麼,成祖爲何毅然決然地選擇遷都北京,而不選擇關中長安寶地呢?其實若依地利而言,長安確實是不可多得的易守難攻龍脈彙集之處,若論底蘊,北京自然比不過長安千年古都的優勢。成祖究竟因爲什麼篤定北京,難道僅僅因爲這裏是自己的封地嗎?

其實,成祖之所以敲定北京,元人功不可沒。元王朝確立北京爲元大都之後,一直致力於城防建設,燕王的朱棣初來乍到時,北京已經不是往昔的燕雲邊城,而是徹徹底底的繁華都市。再者,北京依地利之險,有抵抗外族的天然優勢。以往的王朝多數將國都建立在北方,正是方便抵禦異族侵擾,穩守國土安全。當然,不可否認的是北京爲燕王勢力最穩固的地方,雖然洛陽、關中不失爲遷都的好選擇,但都不及北京的優勢多。

另外,成祖定都北京,也是出於方便打壓與自己意見相左的南方士族這個目的。成祖雖然已經坐穩帝位,但仍揹着名不正言不順的包袱。當年“靖難一役”,爲了剷除朱允炆的勢力,成祖曾痛下殺手,令南方士族對他又恨又怕。如果他繼續在南京執政,很可能遭到暗算,不如遷都北京,讓一切都在自己的掌控之中,又可以將南方士族打壓於南方一隅,不得動彈。

未解之謎:大明朝爲何從南京遷都到北京? 第3張

網絡配圖

很顯然,無論從地理方面還是人性方面,成祖的考慮都是正確而周全的。再說,南京的皇宮雖建在擁有“帝王之氣”的燕雀湖之地,但因爲地質鬆軟的原因,在朱元璋晚年時,宮殿已有塌陷凹凸,呈現宮城前昂後窪。依陰陽風水學者的說法,此乃絕後和亡國的徵兆。南京皇城的美中不足叫朱元璋到死也不能釋懷。雖然成祖朱棣不信這套,可是南京總歸不是他立身的好地方,索性乾脆遷都北京。

就這樣,北京成爲明王朝的政治中心,伴着中國的風風雨雨走過,城防依然巍峨屹立,雄姿不減當年。

歷史記事
歷史真相
未解之謎
世界史
歷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