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密史 > 未解之謎 > 舌尖上的三國 劉備重口味曹操是吃貨

舌尖上的三國 劉備重口味曹操是吃貨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2.4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舌尖上的三國 劉備重口味曹操是吃貨

中國文化博大精深,當然其中也包括食文化。一句老話說的好:“民以食爲天。”天大的事,自然是分外講究,但凡趕上一個豐收年,一家幾口人總要趴在桌角一個合計,折騰出一個新花樣來。於是有了川菜、粵菜、閩菜等諸多菜系。當然,看着五花八門的各色口味,我們不妨拿出娛樂心態,玩一把穿越,窺探一番三國時代名流們的舌尖上都迷戀着神馬?

舌尖上的三國 劉備重口味曹操是吃貨

曹操是“吃貨”

在三國時代,曹操應該算是對“食文化”頗有研究的一位,曹操的每日食譜上,必定有魚(《魏武四時食制》:“望魚,側如刀,可以刈草”)。難能可貴的是,我們曹操同志還能“吃”以致用。《世說新語》就有記載望梅止渴的故事:“魏武行役,失汲道,軍皆渴,乃令曰:‘前有大梅林,饒子,甘酸,可以解渴。’士卒聞之,口皆出水。”可以看出,曹操在“吃”上面的閱歷,使他的軍隊度過行軍最艱難的時期。

不過,曹操在品嚐美味時,是不喜歡別人破壞雅緻的。傳說西涼刺史馬騰打聽曹操喜歡糕點,於是進獻一盒包裝精美的甜酥,曹操一時興起,提筆在上面寫上“一合酥”三字。主簿楊修趁着曹操出外辦公之際,喚來了百官,自作主張道:“丞相此前吩咐,一人一口酥,於是叫百官開裝分享。見如此美食竟被楊修胡亂“點評”,曹操心中忿然,於是有了誅殺的想法。

曹操不僅鍾愛傳統美食,還對一些稀奇古怪的食品有所涉獵。《魏志》記載:“(曹操)又習啖野葛至一尺,亦得少飲鴆酒”。根據《神農本草經》、《本草綱目》等記載,野葛是有劇毒的,鴆酒當然也是著名的毒物(毒性遠強於當今經典毒物地溝油、三聚氰胺等)。只是,曹操和毒物相伴的雅興,是一時興起,還是爲了在對仗期間尋求靈感迸發,或是覓尋長生不老良方,也就不得而知了。

諸葛亮偏愛農家樂和口香糖

諸葛亮曾在《出師表》中寫道:“臣本布衣,躬耕於南陽。”可見,年輕時的諸葛亮應該算個農民。不過,這位知識型農民在農耕之餘可沒有閒着,差三岔五總會邀上徐元直、崔州平幾個文人,爬幾座大山,趟幾波河流,倘若累了,隨性踏進一家“農家樂”,喊上三五下酒菜,談一談時政,聊一聊美眉,然後一醉方休。

不過,自從跟了劉備,軍政一肩挑的諸葛亮失了年少時的瀟灑。事無鉅細的公務生活,也使他對飲食少了很多講究。不過,也有例外,就是無論公務多忙,諸葛亮總喜歡在口裏嚼上一片“口香糖”。曹操的《與諸葛亮書》曾有這樣描述:“今奉雞舌香五斤,以表微意”(曹操果然是吃貨)。雞舌香是一種香料,可含在嘴裏,古代臣子給皇帝口頭報告時,爲了不讓口臭薰着皇帝,嘴巴里就含着這個,讓口氣芬芳,也就是現代的口香糖。由此可見,長時間高強度的工作,使諸葛亮的腸胃功能出現紊亂,從而可能患上較嚴重的口氣。“嚼口香,放輕鬆”,也許,這正是諸葛亮自我減壓的一種方式。

孫權熱衷紅燒魚和品酒

毛澤東曾有詩云:“才飲長江水,又食武昌魚”,詩中所說的武昌魚,即“鯿魚”,脂香味美,一直是歷代文人騷客的鐘愛。如此人間美味,三國時代曾定都武昌的孫權同志應該是不會放過的。烹飪武昌魚,主要還是要以紅燒爲主,成品之後,色澤金黃,油潤爽滑,味道異常鮮美,總會讓人胃口大開。

當然,如此上等紅燒佳餚,怎能獨缺美酒。孫權每次宴請賓客,總會擺上各色美酒,逐一讓大家斟嘗。飲過的人,總要搖頭晃腦,發表一番品酒感言,當然,每逢此時,倘若有人不識風趣,破了酒會的規矩,孫權同志可是會發飆的。譬如,曾有一位叫虞翻的同志,因爲在酒會上玩了一個投機,耍了一把無奈,竟惹得孫權龍顏大怒,差點因此人頭落地。(歡宴之末,自起行酒,翻伏地陽醉,不持,權去,翻起坐。權大怒,手劍欲擊之。《三國志》)

舌尖上的三國 劉備重口味曹操是吃貨 第2張

關於劉備的飲食習慣,正史上並無筆墨,但《三國演義》記錄了這樣一個離奇的故事:劉備某日迷失山林,不覺天色漸晚,於是借宿農家。農家的主人叫劉安,早聽得劉備大名,於是欲尋野味供食,一時不能得,乃殺其妻以食之。人肉的味道如何,我們自然不知,但一個普通農家,竟對糟糠之妻痛下殺手。料想劉備一日未食,腹中羞澀,脫口問道可有葷食?農家誠惶誠恐,不知如何是好,只得出此下策吧。

爲何劉備對肉食如此情有獨鍾?也許我們還得追溯到他的童年。劉備的出生,應該是東漢末年吧,那個年景,頻鬧饑荒,自幼在溫飽線上掙扎的劉備,每日跟着母親作息街頭,販賣草鞋的收入,只能讓這個落魄小家勉強爲繼。曹操、孫權兩位“富二代”同志家常便飯裏少不了的雞鴨魚肉山珍海味,恐怕也只在劉備的夢裏偶爾浮現吧。

也許,正因爲孩提時味覺上的缺失,使成人後的劉備的口味,發生了一系列的變化,特別時有點權力之後的劉備,開始瘋狂地迷戀吃肉,以此彌補童年的缺憾,什麼豬肉、牛肉、馬肉、驢肉、狼肉,但凡沾點血腥的,都有興致食上兩口。也許,當年桃園結義時初見屠夫張飛,劉備正是在探討紅燒肉的幾種吃法中結下了深厚的友情。

小資曹丕最愛水果拼盤

相對“吃貨”老爹曹操,曹丕在對人間美味的追求上,絲毫不落下風。對於馬背上打江山的父輩,儘管有諸多講究,但飲食上總體還是偏向粗獷,相比之下,“二世祖”曹丕的飲食習慣,可就要精緻的多。層次上也決不限於“望梅止渴”這般最低級的生理需要,色香味周全,成了曹丕雷打不動的品食標準。

如此看來,洋溢着“暴發戶”氣息的大魚大肉,是很難入頗有小資範的曹丕法眼的,於是“天生麗質”的水果,悄然擺上了他的餐桌。在諸多食物當中,曹丕對水果的搭配頗有研究,而其中,更是對葡萄鍾愛有加。曹丕文集裏對此曾有這般描述:“中國珍果甚多,且復爲說蒲萄。當其朱夏涉秋,尚有餘暑,醉酒宿醒,掩露而食。甘而不,酸而不脆,冷而不寒,味長汁多,除煩解渴。”三言兩語間,早已讓是人垂涎三尺。

除卻葡萄,曹丕對龍眼、荔枝也是偏愛的(“南方有龍眼荔枝,寧比西國葡萄石蜜乎?”)。子桓(曹丕)文采自然了得,此等才子倘生於今日,必定手持IPONE,待果令上時,噼啪“微博”自拍一通。

貂蟬最愛黑木耳

歷史記事
歷史真相
未解之謎
世界史
歷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