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密史 > 未解之謎 > 孝莊皇太后死後37年不下葬到底是爲什麼?

孝莊皇太后死後37年不下葬到底是爲什麼?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1.4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康熙二十六年(1687年),對大清朝做出卓越貢獻的孝莊太皇太后離開了人世,享年75歲。本來按照慣例,孝莊應當與皇太極合葬於關外昭陵,但事實上,孝莊的棺槨卻被一直停放在順治孝陵之側。三十多年間,爲什麼康熙大帝一直不將祖母下葬呢?後來雍正解釋爲康熙與祖母感情篤深,不忍下葬。但是這個說法是於情於理都說不通的,古人講究“入土爲安”,這其中應該是有隱情的。

史書記載,孝莊太皇太后在臨終之時,囑咐康熙,太宗的陵寢奉安已久,且已有孝端皇后合葬,就不要再爲自己重新動土了。況且自己還掛念着順治和康熙父子,所以希望在順治孝陵附近安陵。這可能只不過是史官的一面之詞,不免有美化太后之嫌,難以令人信服。

孝莊皇太后死後37年不下葬到底是爲什麼?

網絡配圖

孝莊死後,康熙執意要在宮中爲祖母守孝三年,後來因爲衆位大臣的反對,他才只戴孝兩年。康熙之所以這樣做,一是出於孝道,二是出於不可告人的傷痛。

這話說起來就長了,皇太極死後,留下一個6歲的孩子福臨,一個手無縛雞之力的老婆,還有一個虎視眈眈的兄弟多爾袞。福臨的母親孝莊通過一番努力,讓福臨順利被擁立爲新皇帝,這種權力鬥爭的微妙結局,與福臨的母親所做的努力分不開。

孝莊皇太后死後37年不下葬到底是爲什麼? 第2張

網絡配圖

孝莊生於萬曆四十一年(1613年),在她十三歲的時候,投靠皇太極,而那時多爾袞也不過十四歲的年紀,二人從小朝夕相處,青梅竹馬,產生情愫也不是不可能的事情。所以皇太極死後,孝莊爲了保存福臨,不得不做出有悖倫常的事情,下嫁多爾袞。這個事情雖然沒有得到考證,但民間傳說衆多,想必也不是空穴來風。

所以孝莊礙於世俗禮法,無法與太宗合葬,,無法明說,康熙心裏大概也明白太皇太后的苦衷。這大概就是爲何康熙爲孝莊戴孝兩年,卻遲遲不肯將其下葬的緣由。

想必愛看宮廷劇的人對孝莊皇太后是再熟悉不過的了,她可是一位奇女子,她經歷了三朝,幫助了兩個皇帝執掌天下,真的是無人能及。然而這樣的奇女子卻在死後三十七年才得以入土,究竟是爲什麼呢?

在民間,有三種說法可以來解釋原因。第一種說法就是因爲孝莊和小叔子有染。其實在一些電視劇或者是野史中,我們也都看到過孝莊和多爾袞有着很特殊的關係。有傳聞說後來他倆甚至成了親,孝莊做了他的妻子。據說有些史料還曾暗示過這一事情,所以,也許正因如此,康熙覺得這會有辱爺爺的名聲,就選擇在孝莊死後不下葬吧。

孝莊皇太后死後37年不下葬到底是爲什麼? 第3張

網絡配圖

第二種說法是孝莊太后雖然死了,但由於太想念孫子了,就託夢給他,告訴他自己不想離開,所以康熙纔不忍心將奶奶下葬。這種說法也不是空穴來風,據說孝莊太后的棺材在運往盛京時,有一件很邪乎的事情隨之發生了。那就是她的棺材重到就算幾百個壯漢一起擡也無法將其擡起,所有人都摸不着頭腦,康熙皇帝也很納悶。結果當天夜裏,康熙帝便夢到孝莊太后留着眼淚對他說自己有多麼捨不得離開他,盛京離康熙太遠,她想自己能一直守着康熙。於是,有了孝莊太后拖的夢,康熙就沒有再讓人把奶奶的棺材運往盛京和爺爺團聚,而是留在了宮中。

第三種說法是孝莊太后在遺囑中強調死後不想離開北京。據說她在遺囑中寫道;“我死後,不要合葬了,我自知自己卑微,不適合與皇太極葬在一起。另外,如果合葬肯定會興師動衆,讓老百姓也不得安生,這不是合葬原本的目的。還有,我捨不得我的兒子和孫兒,不忍心離他們太遠,只求能在他們身邊永遠陪伴,這樣就沒什麼遺憾了。”所以從她的話中,我們可以知道她不想被葬在盛京的原因如下:第一,她認爲自己很卑微,配不上與皇太極合葬。當然她這樣說也就是自謙一下,並不真的意味着她自卑。第二,合葬會造成很多勞役,她不想讓大家辛苦。看來她真不愧是一位總替他人着想的好太后。第三,她不想離兒子與孫兒太遠,想時時刻刻能看到他們。後來孝莊太后死後,康熙帝沒有將奶奶運往盛京,而是讓其棺材待在了皇宮裏,並且待了很久。

歷史記事
歷史真相
未解之謎
世界史
歷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