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密史 > 未解之謎 > 乾隆的香妃死後葬在哪裏?香妃墓地考究

乾隆的香妃死後葬在哪裏?香妃墓地考究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1.84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曾經熱播過的電視連續劇《還珠格格》第二部裏,有一個重要人物:香妃。歷史上確有香妃其人,但劇中有關香妃娘娘的故事情節是瓊瑤女士根據劇情需要虛構的,裏面的許多情節與正史完全不同。爲尊重歷史,使人們不至於被劇情或民間野史誤導,筆者根據在新疆喀什香妃墓地、河北遵化旅遊勝地清東陵等地的考證和在北京故宮檔案館查閱的有關香妃(容妃)的史料整理成此文,把圍繞香妃娘娘發生的一些真實事情講述給讀者。

 入皇宮,備受乾隆寵

香妃生於雍正十二年(公元1734年),本名賈姆麗孜木(又叫伊帕爾汗),爲新疆伊斯蘭教的始祖派噶木巴爾的後裔,世居葉爾羌,其族爲和卓,故名和卓氏,是優素福·霍加第五代孫女。其父爲回部第二十九世和卓。公元1758年(即乾隆二十三年),盤踞在喀什噶爾的大小和卓霍集佔兄弟進行反清。乾隆皇帝命令定邊將軍兆惠進軍葉爾羌。霍集佔兄弟即出重兵把兆惠圍困三十餘日,形勢十分危急。這時,不屈順於霍集佔兄弟,從葉爾羌遷往伊犁定居的香妃的胞兄圖爾都跟隨堂兄瑪木特參加了她五叔額色尹的隊伍,配合了清軍作戰,出擊喀什噶爾。

叛軍腹背受敵,只好分兵救援喀什噶爾。兆惠乘機反攻,大獲全勝。次年叛亂平息後,定邊將軍兆惠被召回京,同時額色尹與圖爾都、瑪木特等也被召入京。漂亮聰穎、能歌善舞、天性活潑的香妃,一直深受其六叔額色尹的喜歡,便把她作爲家屬一同帶到京城。乾隆念額色尹、圖爾都等有功,加封爲輔國公與臺吉,賞賜定居京城。

乾隆的香妃死後葬在哪裏?香妃墓地考究

網絡配圖

香妃最初幾次入宮,並未引起乾隆皇帝的注意。直到1760年6月19日,皇宮內舉行賞賜鮮荔枝宴席,乾隆從席前走過時,忽聞一股濃郁的令人陶醉的芳香,便停住腳,問衆臣:“這香氣從哪而來?”當時站在席旁還未入座的圖爾都聽到皇上發問,便作答:“回皇上,是妹伊帕爾罕身上散逸出的自然香氣。”乾隆很吃驚,於是打量着圖爾都身後的香妃,見她着一身維吾爾族服裝,高高的身材,不僅顯得飽滿而又成熟,而且溫柔迷人。越是靠近於她,香氣越是濃郁,乾隆大喜,當即當着衆臣和妃嬪們的面,冊封香妃爲貴人。入夜,乾隆便與香妃舉杯共飲,同枕入眠。當時香妃27歲,乾隆50歲。來自西域南疆的香妃,由於生於和卓家庭,自身保養極好,加上那股陶醉、迷人的體內芬香,確令乾隆銷魂奪魄。從此以後,香妃一生備受乾隆寵愛。不到兩年,便由貴人冊封爲嬪。

在乾隆第四次下江南時,同行的六位妃嬪中就有容妃(香妃),跟隨皇帝遊覽蘇州、杭州、西湖等名勝。一路上,乾隆按伊斯蘭教風俗賞給香妃的飯菜就有八十多個品種。乾隆皇帝十分尊重香妃的生活習慣和宗教信仰,宮中有一名維吾爾族廚師專爲香妃做飯,香妃還長期穿着維吾爾族服裝。1768年(乾隆三十三年),乾隆又冊封容嬪爲容妃(容妃即香妃,這一點,早被一些學者們證實了,在此不多贅述),並特地爲她縫製了清廷朝服、朝冠、吉服。住在宮外的圖爾都、額色尹、瑪木特及其妻室等,也都未改換服裝。乾隆三十六年二月,皇后已死數年,因爲乾隆皇帝不再立皇后,香妃在宮中的地位逐年上升,儼然就是皇后了。

薄命女,魂歸故里難如願

乾隆的香妃死後葬在哪裏?香妃墓地考究 第2張

網絡配圖

自古紅顏多薄命。公元1788年(乾隆五十三年)2月,香妃在皇宮裏不幸染上風寒而患病。病情越來越重,到四月,便氣息奄奄,乾隆很是着急,日夜派人專門守候,御醫換了一個又一個,也無法把香妃的病治好。香妃知道自己在世時間不多了,便把後事安排得很有條理。她把幾十年在宮中所積存的物品,分贈給各位妃嬪和傭人,將額色尹、圖爾都的妻子,以及她的姐姐、妹妹和侄兒們均列了贈物清單。到4月19日,香妃彌留之際,兩眸潮紅,嘴巴囁嚅了好一陣子,未能說出話來,好像還有什麼未了卻的心願,不願撒手人寰。愁容滿面的乾隆一直坐在香妃的病榻旁,見香妃欲講不能,便把着她的手說:“愛妃還有什麼未了的心願呢?講出來,朕當儘量滿足你。”香妃聞言,眼淚簌簌而出,沉思半晌,非常吃力地才斷斷續續地吐了7個字:“臣妾願魂歸故里。”說完便香消玉殞。乾隆當即心痛得差點昏倒着地。此時香妃享年55歲,一生無子嗣,在宮中陪伴了乾隆28個春秋。

卻說乾隆老年失去香妃,很是傷心,多日未理朝政。想着香妃生前的種種好處,有心滿足她的遺願,擬將其遺體按伊斯蘭的禮節送回喀什安葬。但這是有悖於大清祖傳皇規的。按規定,清朝後妃只能葬於皇家東陵后妃園寢中,絕不准許遷回本人原籍。乾隆爲了達到既不犯皇規,又有心滿足香妃這個伊斯蘭教穆斯林生前的要求,日夜苦思出一個兩全其美的辦法,即依照香妃生前的體型、面貌、身高等,僱用木雕名匠,用檀香木雕刻出香妃本人形像,使之與真人惟妙惟肖,然後全身裹以八寶花綾,只留出臉部以便香妃家人觀瞻以爲真身後即葬於墓穴中,以達以假亂真之目的。

這一切都在環環相扣的絕密狀態下進行,知道真情的不過十來名承辦人,國史、宮廷史冊上不準留有記錄。那時,被冊封爲韓國公長住京城的香妃胞兄圖爾都也剛好去世,乾隆便下令將他們兄妹倆一真一假的遺體同時遷葬回喀什。圖爾都的遺孀蘇黛香奉命率車隊護送靈柩回新疆。一行人馬朝行夜宿,歷盡艱險,費時五月,終於到達目的地。蘇黛香立即請來伊斯蘭教大阿訇唸經主持葬禮。香妃的親人們揭開遮面白紗,查驗了香妃和她兄圖爾都遺體面容,確認無誤後即行下葬入穴。如今在喀什的墓葬大廳裏,還陳列着當年送香妃兄妹回喀什的靈轎。當人們目睹這歷史遺物時,確實相信香妃是葬在這裏了。

乾隆的香妃死後葬在哪裏?香妃墓地考究 第3張

網絡配圖

保尊嚴,知情人遭殺戳

乾隆自從想出安葬香妃這個絕妙的辦法後,覺得還是不能放心,宮廷人多口雜,加上護送靈柩回新疆的120人組成的龐大車隊,路途遙遠,護送時間長達五個多月,難免不露馬腳。萬一走漏了風聲,這不僅有失大清臉面,又有損皇帝尊嚴。於是,乾隆向定邊駐新疆的大將軍兆惠下了一道密旨。話說蘇黛香辦完遷葬大事,本想留居在喀什婆家生活,以盡媳婦孝道。誰知接到皇上御旨,令其速帶原隊人馬返京,接受皇上賞賜。皇上御旨,不敢違抗,蘇黛香只好帶着原隊人馬原路返回。

此時,已是秋風陣陣的十月,就在這隊人馬行至新疆奇臺縣北沙窩的戈壁灘,突然發現四周塵土飛揚,一大隊騎兵不知從何處成包圍狀飛馳而來。不由分說,提刀就砍。弱女子蘇黛香與女僕、衛兵、轎伕、馬伕、駱駝手等120餘人全部慘遭殺害!在這次大屠殺中,有一名衛兵,見厄運已到,斷定已是死路一條,趁混亂之際,便拿刀朝自己的脖子上割了一刀,把鮮血染滿全身,然後倒地裝死。奇蹟般地倖免於難。他脫掉朝廷衛服,隱姓埋名,一路乞討,逃回內地,偷度殘生。直到衰老臨終前,才向親人們說明這一悲慘遭遇,留下了歷史實情。

歷史記事
歷史真相
未解之謎
世界史
歷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