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密史 > 未解之謎 > 揭祕:乾隆爲何選擇在執政六十年時禪讓皇位?

揭祕:乾隆爲何選擇在執政六十年時禪讓皇位?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8.57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乾隆六十年,已是八十五歲高齡的乾隆皇帝決定將皇位禪讓給第十五子永琰,也就是後來的嘉慶帝,自己退位稱太上皇帝。

乾隆爲什麼要選擇在他執政六十年的時候做出如此舉動?在這一舉動的背後是否有一種壓力籠罩着乾隆帝呢?在這千古罕見的權力交接中,究竟發生了哪些波折?

揭祕:乾隆爲何選擇在執政六十年時禪讓皇位?

網絡配圖

永琰終於通過了父皇乾隆帝長達二十二年的考察,最終登上皇帝寶座,確實有他的過人之處。那麼,在這漫長、苛刻的皇儲考察中,永琰是如何表現的呢?面對禪讓皇位的父皇乾隆,嘉慶帝該如何對待呢?而乾隆帝是否能默默無聞地退出政治舞臺呢?

乾隆六十年正月初二日,公曆是1795年1月22日,乾清宮內外花團錦簇,頂翎輝煌,樂曲悠揚。八十五歲的乾隆老皇帝設家宴招待前來拜年的家族成員和近支宗室。由於欽天監預報正月初一恰逢日食,於是,推遲到了今天舉行。皇子、皇孫、皇曾孫、皇玄孫濟濟一堂,依次向皇帝行禮拜年。看着子孫滿堂的盛況,遙想臨御天下六十年的歷程,乾隆皇帝感慨萬千。

太監擡來了滿滿幾大箱銀元寶,乾隆帝要給子孫發紅包。領到紅包的人忙不迭地叩頭謝恩,還沒領到的人兩眼直勾勾地期待着。然而,紅包發完,唯獨一個人沒給,這個人是誰?您猜,他就是皇十五子永琰!

爲什麼不給我,本來應該人人有份,爲什麼偏偏落下了自己?永琰不敢質問,但一臉錯愕,楞在那裏。大家也百思不得其解。看來是故意不給十五阿哥的,不像是忘給了,這是爲什麼呢?

這時,乾隆皇帝不緊不慢地輕聲說了一句石破天驚的話:“你要銀子何用?”

“你要銀子何用”?這是什麼意思?什麼人有錢無處花?

短暫的沉寂,現場立即迸發出一片輕聲的驚歎,大家明白了,皇帝留給永琰的“紅包”最大,堪稱是“超值大禮包”--未來大清朝的錦繡江山!

幾十年的祕密揭曉了,儘管現場的所有人對這個祕密都有心理準備,但當這一時刻到來的時候,大家還是心潮澎湃,尤其是皇子們更是說不清酸甜苦辣;另外,儲位歸屬本是皇家大忌,皇帝欲言又止,並沒有說得很透徹,大家都不知如何表態,永琰本人更是尷尬。

權臣泄密,欲立首功

乾隆六十年九月初二日黃昏,永琰居住的跟冷宮差不多的擷芳殿的大門被拍打得山響,幾個侍衛怒氣衝衝開門一看,頓時矮了半截,有的彎腰請安,有的飛奔上房,向永琰通報,您能猜到來人是誰嗎?

揭祕:乾隆爲何選擇在執政六十年時禪讓皇位? 第2張

網絡配圖

來人是乾隆皇帝的大紅人,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和珅,而且,和珅的兒子是自己的妹夫,說起來也是親戚,所以,永琰趕緊將和珅迎入客廳,請教此時來訪,有何貴幹?和珅笑而不答,撲到在地,連連叩頭,口稱主子大喜,又從懷中取出一柄玉如意,按宮廷禮節呈給永琰。永琰心裏全明白了,大事已定,即將公佈;和珅搶在公佈之前報喜,欲立擁戴之功。和珅哪裏知道,三年後,這成了殺他的一條罪名,什麼罪名,拿今天的話說,叫泄露國家機密。確實,和珅這一舉動有欠考慮,他提前一夜向永琰透露祕密,對永琰並沒有任何實質性的幫助,反而讓永琰產生疑問:你是向我賣好,還是向我示威?你無外乎就是在顯示你的地位的優越嗎!你敢小瞧我,莫道幼主可欺!可見,和珅弄巧成拙,搬起石頭砸了自己的腳。

和珅剛走,宮中太監便來通知:明天在圓明園勤政殿,皇帝召見。永琰哪裏還有睡意,過了午夜,立即套車啓程,前往圓明園候見。此時夜深人靜,但出了城就發現在前往圓明園的御道上,鈴聲喧騰,鞭聲震野,一羣羣馬隊簇擁着一輛輛馬車,向西北奔馳,燈籠火把照耀得一路通明。原來皇子、皇孫以及在京的王公大臣接到通知,都在往圓明園趕。看來,要改朝換代了。

乾隆六十年九月初三日,公曆是1795年的10月15日,在圓明園勤政殿,乾隆帝當衆開啓了密封二十二年的鐍匣,取出發黃的上諭,宣佈永琰爲皇太子,改名顒琰,命他即日移居紫禁城內毓慶宮。顒琰叩頭謝恩,表示謹遵聖諭,修身歷練,以期不負重託。

緊接着,乾隆帝又宣佈了更爲驚人的決定:

明年爲嘉慶元年,正月初一舉行傳位大典,自己退位稱太上皇帝,仍自稱“朕”,太上皇諭旨稱爲“敕旨”。至於皇帝和太上皇的分工,乾隆帝也作了安排,皇帝處理“尋常事件”,如果有重要軍國大事以及官員任免,由太上皇親自指導處理,新授府道以上官員,都要到太上皇前謝恩。太上皇還有一個職責,就是每天要對皇帝進行“訓諭”。

截止此時,乾隆帝統治中國六十年,除了乾隆帝以外,在場的人打記事起就使用乾隆年號,漫長的時光使人們習慣於乾隆皇帝的永存,現在,親耳聽到乾隆帝宣佈他的時代即將結束,這個震撼力跟晴天霹靂差不多。

揭祕:乾隆爲何選擇在執政六十年時禪讓皇位? 第3張

網絡配圖

不過冷靜一想,立即發現乾隆帝退位退得並不徹底,實際上大權未交,就連紫禁城裏邊的天子寢宮--養心殿,乾隆帝也不打算騰出來,因爲他說他住了六十年,一直很順當,不想搬家;而且,他說怕換個地方睡不着(乾隆有失眠的毛病)。那麼,新皇帝住在哪兒?乾隆說還住在毓慶宮,可以把毓慶宮改個名,不叫毓慶宮。至於叫什麼,現在沒想好,以後再說吧。

看來,顒琰這個“兒皇帝”不好乾。

顒琰不能不出面表態了,他說他接受太子的地位,但不接受明年改元歸政的安排,因爲自己一方面年紀還輕(三十六歲還年輕!古人三十而立,不像現在,三十歲還叫男孩兒、女孩兒);另一方面,雖然他這些年一直刻苦用功,但感覺還是學識有限,閱歷更少,所以,他願意“謹當備位儲宮,朝夕侍膳問安之睱,得以稟受至教,勉自策勵”。總之,請父親把皇帝當到底,如果一定要歸政,也應該等到壽登期頤,什麼是“期頤”?期頤就是一百歲,那個時候再傳位給他,他肯定不會推辭。總之,現在父皇才八十五歲,年紀不算太大,離一百歲還遠着呢,所以,絕對不能接受父親的禪讓。

對於乾隆帝的退位,中央官員中除了和珅集團以外,普遍發自內心地贊同。大家都感到乾隆帝執政六十年,難免日久懈怠,目前國家積重難返,問題成山,換個統治者可能會有一番新氣象;而且,乾隆帝已經八十五歲了,相比之下,國家部院大臣、封疆大吏差不多都是四十到六十歲之間的人。大家知道,老人跟老人談得來,年輕人跟年輕人談得來,總之,人和人的交往多侷限在同一年齡段內,現在君臣之間年齡相差懸殊,隔着好幾條“代溝”,根本無法溝通,平時全靠和珅上傳下達,經過他這一“傳達”,實際上皇帝不瞭解下情,臣子也難以領會皇上的旨意,結果就是和珅一手遮天,這已經影響到國家機器的運轉。

但是,按照中國傳統,不管是虛情還是假意,你不能不客氣一番。於是,羣臣言不由衷地紛紛上書皇帝,有的大臣勸乾隆帝順應“億兆人之心,久履天位”,有的大臣順着顒琰的話說如果非傳位太子不可,也應該“俟壽躋期頤”再舉行歸政典禮。前邊說了,期頤就是一百歲的代名詞,乾隆能活到一百歲?你還別說,乾隆對此也有點兒信心。同時,蒙古王公、滿洲王公也上折懇請,一時聲勢浩大。

面對朝野反對他退位的呼聲,乾隆皇帝是什麼態度呢?

歷史記事
歷史真相
未解之謎
世界史
歷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