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密史 > 未解之謎 > 二戰爲什麼日本會進攻中國,原來早有預謀!

二戰爲什麼日本會進攻中國,原來早有預謀!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3.74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日本發動甲午戰爭,前承 16 世紀豐臣秀吉征伐朝鮮、覬覦明朝,後啓二十世紀三四十年代的 14 年侵華戰爭,置之更廣遠的歷史背景,則是日本自古以來國家戰略的強勢踐行。日本侵華,有着久遠深刻的歷史文化淵源。自古即立“八紘一宇”說。地處東亞外緣的島國日本,國土狹窄,資源不富,卻“不甘處島國之境”,很早就有強烈的對外擴張訴求,其掠佔的首批目標是鄰近的朝鮮半島、臺灣島、庫頁島以及中國東北的白山黑水,東亞大陸乃至全世界則爲其侵略的“遠大目標”。

“雄飛海外”、稱霸世界,是日本統治階層千餘年來的夢想。傳說中的初代天皇神武天皇便有“八紘爲宇”狂想。“八紘”一詞原出中國典籍《列子·湯問》《淮南子·地形訓》,意指四方四隅。成書於 8 世紀、用漢文寫作的古典《日本書記》借用此詞,編造神武天皇建都詔書,內稱:“兼六合以開都,掩八紘而爲宇。”意欲將世間的四面八方,置諸一宇之下,而這個“屋頂”,便是世界最高君主日本天皇。

此一妄念,自古代延至近代。明治維新伊始,天皇的御用文人不遺餘力宣揚此說。1903 年,日本“國柱會”成員田中智學把神武天皇“掩八紘而爲宇”之語概括爲“八紘一宇”,字面意思似乎是“四海一家”,實則宣示日本爲統一全世界的霸主。1915 年 3 月 11 日,國柱會機關報《國柱新聞》刊登《神武天皇の建國》一文,正式拋出“八紘一宇”說。1940 年 7 月 26 日,日本近衛內閣制定《基本國策綱要》,聲言建立“大東亞共榮圈”,“八紘一宇”爲其根本目標。中日戰爭及太平洋戰爭期間,“八紘一宇”成爲日本帝國的國家格言,其軍政機構懸掛兩條幅,一爲“武運長久”,一爲“八紘一宇”。

二戰爲什麼日本會進攻中國,原來早有預謀!

▲ 至今,“八紘一宇”仍然鐫刻在日本某些建築上。

“八紘一宇”是日本千餘年的國家方針。自大和國於 4 世紀末、5 世紀初統一日本開始,即踐行“掩八紘而爲宇”的擴張計劃。

日本古代有神功皇后“征伐三韓”的傳說。4 世紀末,倭王侵犯朝鮮,渡海攻破百濟、新羅城池,並擄掠奴隸、布帛,後被擊敗,退回日本。7 世紀日本派兵介入朝鮮政爭,被唐朝與百濟聯軍重創,此爲中日間第一次交兵的“白江之役”。16 世紀末,軍事封建領主豐臣秀吉初步平定戰國紛爭,立即向外擴張,先是迫使朝鮮、菲律賓、琉球前來朝貢,進而大規模出兵朝鮮,試圖以朝鮮作爲征服中國的跳板。因中朝聯軍在陸戰和海戰中擊敗日軍,豐臣秀吉鎩羽而歸,一蹶不振,然其“必圖朝鮮、窺視中華”的擴張侈唸對近代日本產生久遠影響。

豐臣秀吉擴張狂念遭遇重挫,繼起的德川家康建立江戶幕府。因國力所限,又爲了禁止“異教”“異學”入境,幕府於 1633-1857 年兩百餘年間厲行“鎖國體制”,對外侵略偃旗息鼓,然“掩八紘而爲宇”的訴求未曾消弭,封建領主仍懷“德化宇內”之想,且於內斂間,令“日本中心主義”精神發酵。

  

二戰爲什麼日本會進攻中國,原來早有預謀! 第2張

▲ 1592-1598年發生在朝鮮半島的戰爭,又被稱爲“萬曆三大徵”“壬辰倭亂”或“文祿-慶長之役”。

江戶幕府後期,葡萄牙、西班牙、荷蘭、俄羅斯英國、美國等西方國家相繼東侵中國、日本、朝鮮。日本儒學家、國學家和洋學家從不同角度競相探討挽救民族危機的方略,其共同意向是:精神上推尊日本至上、天皇至尊,方法上超越島國侷限,仿效西洋列強向外侵略。

提出完整擴張計劃的是“經世家”佐藤信淵(1769-1850)。他 1823 年(文政六年)撰《宇內混同祕策》,首句稱:“皇大御國(指日本——引者)乃天地間最初成立之國,爲世界萬國之根本,故若能經緯其根本,則全世界悉爲其郡縣,萬國君長,皆爲臣僕。……安撫萬國之蒼生,自始便是皇國君主之要務”佐藤說:“以此神州(指日本——引者)之雄威徵彼蠢爾蠻夷,混同世界,統一萬國,何難之有哉!”“皇國征伐支那,如節制得宜,五至七年彼國必土崩瓦解”。

其計劃爲:征服支那應先攻略滿洲。如得滿洲,“則朝鮮、支那次第可圖也”。他還具體擬定進攻中國的實施計劃:在東京、關西、中州、筑紫、陸奧等八地域實行“富國強兵”,得雄兵 20 萬人,然後由天皇渡海親征,先鋒直撲江南,以南京爲臨時皇宮之所在,錄用支那人才,征服支那之後,再圖東南亞、印度。佐藤信淵先侵略滿洲再征服全中國,進而侵佔全亞洲的擴張路線,繼承和發展了豐臣秀吉思想,成爲近代日本軍國主義侵略計劃之先導。

時至江戶幕府末年,日本面臨西方列強欺凌,陷入半殖民地危境,各類藩士競相提出挽救方略,主流意見爲:仿效西方,殖產興業、富國強兵,對外關係上,順從列強,榨取朝鮮、中國等鄰邦,躋身侵略弱國的列強行列。明治以降日本奉行的國策,基旨頗類 19 世紀興起於西歐的“社會達爾文主義”,這既是固有文化傳統所使然,也是對近代西方殖民主義的直接仿效。這種社會學說在日本的代表性思想家,前有幕末的吉田松陰,後有幕末明治間的福澤諭吉。

二戰爲什麼日本會進攻中國,原來早有預謀! 第3張

▲ 吉田松陰(1830-1859)和福澤諭吉(1835-1901)

吉田松陰承襲佐藤信淵等人的擴張主義,並有應對時勢的具體謀劃。他提出“失之於歐美,補償於鄰國”的“海外補償論”,認爲日本沒有與西方列強對抗的實力,只能通過侵略鄰國補償被列強掠奪的損失。吉田松陰的外交謀略由兩方面組成:對西方列強暫爲隱忍,順從俄、美、英,對衰弱的鄰邦中國和朝鮮則取侵略攻勢,進而“控制南洋而襲印度”,爲將來“併吞五大洲”作準備。此種戰略構想,是近代日本軍國主義“大陸政策”的直接前導。

吉田松陰在其創辦的松下村塾培養了高杉晉作、木戶孝允、伊藤博文、山縣有朋等倒幕維新領導人,高杉於幕末亡故,後三人皆成爲明治維新重臣。值得一提的是,1862 年,幕府派官船“千歲丸”首航上海,高杉晉作等數十名藩士隨行,他們在上海目睹清朝的衰朽,其“中國觀”發生重大變更:由先前對“文化母國”的景仰,衍爲對一個龐大弱鄰的鄙視,並生出侵凌之念。

參加此行的藩士峯潔在《清國上海見聞錄》中寫道:“潔現在上海軍營看到,兵卒敝衣、垢面、徒跣、露頭、無力,皆乞食,沒有一個有英勇氣概可見。像這樣的士兵,我一人可敵五名。若給我一萬騎,率之徵戰,可縱橫清國。”在上海看到清軍的頹敗之狀,激發起高杉晉作等藩士的日本武士道精神,高杉在上海撰詩《曉步西門外》雲:“自許皇國刀鋒銳,五大洲中可獨行。”

福澤諭吉是闡發日本侵華戰略的另一重要思想家。作爲啓蒙論者,福澤力倡“文明開化”,引進西方技術和西方制度,而仿效歐美弱肉強食的殖民主義亦爲題中之義。他主張學習歐美,同時把中國、朝鮮等亞洲鄰邦視作“野蠻未開”的“惡友”,予以拋棄乃至侵凌,這便是福澤的“脫亞入歐論”。

爲實施“脫亞”“侵亞”,福澤諭吉倡導窮兵黷武。他的《通俗國權論》說:“百卷外國公法不敵數門大炮,幾冊和親條約不如一筐彈藥”,洋溢着武力崇拜。他還一反“兵者凶事”之說,鼓吹戰爭對日本的好處。福澤 1887 年撰《和外國的戰爭未必是凶事危事》,稱“兵爲凶事,戰爲不祥,古今皆以爲如此。沒有人不希望國家無事太平。然而,在某些時間和某些地點,打仗未必是凶事,打仗未必是不祥之事。”

按福澤的邏輯,打仗成爲好事,其時間地點就是腐朽衰弱之際的清國。可以說,福澤此議是爲 7 年後挑起的甲午戰爭預爲倡言。同在 1887 年,日本參謀本部制定“清國征討策略”,此爲日本侵華的“大陸政策”之端緒,其第一步是攻佔臺灣,第二步是吞併朝鮮,第三步是進軍滿蒙,第四步是滅亡中國,第五步是征服亞洲,稱霸世界,實現“八紘一宇”。

二戰爲什麼日本會進攻中國,原來早有預謀! 第4張

▲ 二戰期間日本銀行發行的貨幣——背面即宣揚戰爭意志的“八紘一宇塔”。

如果說,佐藤信淵和吉田松陰的擴張謀劃,雖影響廣遠,但畢竟屬於學者的個人意見,爲內憂外患所困的江戶幕府尚無力實行,而福澤諭吉的理論則直接成爲明治政府及後繼之大正政府、昭和政府的國家戰略。日本一直把福澤諭吉視作“近代文明導師”,而很少對其侵略中國朝鮮的軍國主義思想作批判性反思,這正與日本右翼統治階層至今未能反省侵略歷史的行徑互爲因果。

歷史記事
歷史真相
未解之謎
世界史
歷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