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密史 > 未解之謎 > 千人千面的兵馬俑是怎麼做出來的?工藝複雜

千人千面的兵馬俑是怎麼做出來的?工藝複雜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2.07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1974年,兵馬俑一號坑於陝西臨潼縣被發現,瞬間轟動世界,無人不驚歎於這兩千多年前的曠世奇作。兵馬俑一經問世即被譽爲“世界第八大奇蹟”,併成爲古中國文明的象徵和名片。新加坡總統李光耀參觀完兵馬俑後稱其爲“世界的奇蹟,民族的驕傲。”兵馬俑規模宏大壯觀,做工精良,那麼這樣舉世罕見的偉大藝術品到底有着怎樣的歷史淵源?又是怎樣建造出來的呢?

千人千面的兵馬俑是怎麼做出來的?工藝複雜

網絡配圖

一般認爲,兵馬俑是秦始皇陵的陪葬品,象徵着駐紮在京城內外的軍隊。衆所周知,先秦時期王親貴族中流行活人陪葬,據說秦始皇在給自己修建奢華陵寢時也不滿足於宏偉建築和巨量財寶,他還要徵集4000對童男童女爲他殉葬。丞相李斯爲此事很是焦慮,秦始皇修築長城、營造陵墓,已經引得民怨沸騰了,如果再強逼近萬活人殉葬,必然會引起兵民造反,天下大亂。於是李斯言說其中厲害,提議用陶人陶馬代替活人,這樣既可以避免動亂,也可以萬古長存。秦始皇最終聽取了李斯的建議,徵集天下能工巧匠齊聚咸陽,一個龐大的工程由此開啓。

千人千面的兵馬俑是怎麼做出來的?工藝複雜 第2張

網絡配圖

出土的兵馬俑不僅千人千面,各有不同,而且個個製作精良,栩栩如生,讓我們現代人不得不佩服古人的智慧。考古專家通過發掘研究,基本瞭解了兵馬俑的製造工藝。

秦俑藝術被稱爲是“三分雕塑,七分色彩”,也就是說兵馬俑在建造之初是有着極其美麗豐富的顏色的,是一項偉大的彩繪作品,只是由於經歷火燒和年代久遠等原因,現存的兵馬俑大多已經脫色,風采銳減了。秦俑的製作十分複雜,需運用模、塑、捏、堆、貼、刻、畫等7道工序。秦俑之所以能體態豐盈、生動逼真、色彩美麗,都是源於匠人們巧奪天工的技藝。

研究出土的兵馬俑得知,其製作方法是先製造出不同的模具,利用模具製造出不同的陶俑,再燒製塗色而成。

千人千面的兵馬俑是怎麼做出來的?工藝複雜 第3張

網絡配圖

  兵俑的頭部、四肢和身體間有明顯接痕,說明這些部分是分別製作,然後用泥條連接成一體,最後再燒製而成的。兵俑的頭、軀幹和手臂是中空的,而腳、腿和手卻是實心的,這說明製作是自下而上,先做腳和腿,再用合模法制造軀幹,最後再把各部分鏈接起來的。等俑胎幹後,再裝窯火燒,出窯上彩。

陶馬的製作比陶俑更復雜,工藝水平更高。陶馬不僅需要分別做出馬腿、軀幹、頭、頸、尾等部位,而且套合連接後還需要在初胚上塗一層細泥,再用雕塑法刻畫筋腱、肉褶紋、毛髮和馬飾等細微處。然後通體再塗一層細泥,並打磨圓滑。

兵馬俑一、二、三號坑內共有約8000件兵馬俑(另有戰車上百輛),每一件都是經過上述過程精心打造,面部表情、身體形態都是一分一毫刻畫出來的,工程浩大複雜程度可想而知。我們在稱讚古人的巧奪天工之餘,也該憐憫百姓的疾苦,痛斥帝王的腐朽。在那個溫飽都成問題的時代,還要舉全國之力去修陵墓、造兵馬俑,只爲讓帝王死後繼續享受帝王尊榮,也真是可悲可恨!

歷史記事
歷史真相
未解之謎
世界史
歷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