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密史 > 未解之謎 > 古代皇帝下葬皇陵時候 最後一個工匠是怎麼逃脫的

古代皇帝下葬皇陵時候 最後一個工匠是怎麼逃脫的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2.61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還不瞭解:古代皇陵和工匠的讀者,下面小編就爲大家帶來詳細介紹,接着往下看吧~古代皇帝下葬後,最後一位工匠是怎麼從地宮中出來的?

或許是生前享受了萬般富貴,所以不願意放棄這富貴的人生,因此在死後依舊會安排厚葬,把大量的金銀財寶安放在地宮內,在另一個世界可以繼續享受,所以,在此種制度之下也,催生了盜墓文化。

作爲至高無上的統治者,皇帝的下葬過程又是怎樣的呢?下葬之後的最後一名工匠是如何出來的呢?皇帝是一朝統治者,他的尊嚴是不可踐踏的,無論皇帝是生前還是死後,都要受到萬人之敬仰,而且皇帝的葬禮十分的講究。

尋常人家中有人去世且要停靈幾日,更何況是皇家呢?皇帝去世之後需要在乾清宮內停靈,短則十多天,長則幾個月。這樣做的目的一方面是讓大家儘量緬懷大行皇帝,而另一方面是因爲皇帝的陵寢並沒有修建好,所以只能夠讓皇帝先在乾清宮內停靈,等待陵墓修建好了之後再讓皇帝下葬。

古代皇帝下葬皇陵時候 最後一個工匠是怎麼逃脫的

皇帝的去世被稱爲國喪,所謂國喪就是全國上下的人民都要爲皇帝的去世哀傷,而且在國喪期間是不允許奏樂和穿喜慶的衣服的,整整三年不能夠操辦任何喜事。生前皇帝是在乾清宮內吃住,而死後也在乾清宮內停靈,大有壽終正寢的意思。

皇帝的墓地基本上是在生前就開始修建了,有的皇帝自從登基的那一刻開始就修建自己的死後陵墓,比如秦始皇的陵墓。而皇帝去世的那一天場面也十分的壯大,隊伍浩浩蕩蕩,足有幾千人爲皇帝送葬。

自從棺槨被擡起來的那一刻起,便不能放下,要一直送到安葬之地,所以爲皇帝擡棺的槓夫會有好幾波隊伍。皇帝的陵墓封土之後,最後一位工匠是怎麼出來的呢?

古代皇帝下葬皇陵時候 最後一個工匠是怎麼逃脫的 第2張

在封建時期很早就出現了殉葬制度的身影,據說秦始皇爲了保證死後不被人打擾,爲了保障陵墓位置不被公開,所以他將爲他修建陵墓的工人們全部都活埋進了陵墓。但是隨着文明的發展,漸漸意識到了殉葬制度的殘忍,工匠們也沒有必要被活埋進陵墓,所以要考慮到最後一位工匠如何才能完好無損的從陵墓內走出來。

最一開始是運用了槓桿原理,建立了自來石的墓門,所以工人們恰巧是利用了槓桿原理,站在了陵墓外就可以把墓門堵上。後來出現了封門石,這一種方式主要產生在宋元時期,當時爲皇帝下葬之後採用石球滾動的方式將陵墓的門關上。而到了明清時期,制定了一種特製的工具,命名爲拐打鑰匙,人只需要站在門外撥動石條就可以把墓門關上。

古代皇帝下葬皇陵時候 最後一個工匠是怎麼逃脫的 第3張

仁愛的統治者自然不願意在死後依舊造成無謂的殺戮,當然還有一批統治者,他們爲了表現出自己至高無上的尊嚴,即使在死後依舊可以要了平民百姓的性命,所以他們不允許工人們從墓室內走出去,因此這批工人只能夠被迫殉葬,比如慈禧太后。

慈禧太后在完成下葬之後,她在生前就已經要求由八十一名工人幫其封墓,而按照慈禧太后陰狠毒辣的手段,所以這81名工人自然瞭解無法生還。其中有一個人是非常幸運的,這位工人意外的被石門砸中,只是暈倒了,但是負責看守的士兵以爲他直接被砸死了,所以就將他扔在了亂葬崗內。

誰曾想這一位工人僅僅是暈倒了,不久之後便醒了過來,而這位工人也成爲了孫殿英的指路人,幫助孫殿英打開了慈禧太后的陵墓,帶走了大量的奇珍異寶,可以說慈禧太后此舉是自己搬起石頭砸了自己的腳。

封建時期的殯葬制度是對於人力資源的浪費,同時厚葬制度也是財產分配不均的一種表現。身死之人能夠將大量的金銀財寶帶入地下,而活着的人仍舊有許多吃不飽穿不暖 ,於大街上流浪乞討,身爲統治者竟然對這一切視若無睹,他們急於建立自己的威嚴,急於保留生前和死後的富貴人生,因此厚葬制度也是對於普通老百姓的尊嚴踐踏。

古代皇帝下葬皇陵時候 最後一個工匠是怎麼逃脫的 第4張

結語:正所謂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就是這個道理,是因爲等級制度,是因爲血緣導致了社會的不公平,很幸運的是如今我們來到了一個人人生而平等的時代。

歷史記事
歷史真相
未解之謎
世界史
歷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