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密史 > 未解之謎 > 關於建文帝的下落有哪些觀點?《明神宗實錄》中是如何記載的?

關於建文帝的下落有哪些觀點?《明神宗實錄》中是如何記載的?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1.77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朱允炆是明朝第二位皇帝,在位四年,年號建文,史稱“建文帝”,于靖難之役後下落不明。關於建文帝的生死,幾百年來一直衆說紛紜,下面小編給大家帶來了相關內容,和大家一起分享。

近年來也有許多專家學者提出了新的觀點。而我認爲,南京城破後建文帝並沒有燒死,他逃出皇宮,流亡多年,晚年又回到了京城。這個謎題的最靠譜的答案其實就在《明神宗實錄》當中。

洪武三十一年(1398年),明太祖朱元璋去世,皇太孫朱允炆即位。第二年,朱允炆改年號爲“建文”,所以歷史上習慣稱他爲建文帝。建文元年(1399年),被封在北平的燕王朱棣發動了“靖難之役”。建文四年(公元1402年)6月13日,朱棣率領大軍攻入南京,皇宮成爲一片火海,建文帝下落不明。從此,建文帝的生死成了一樁歷史謎案,幾百年來一直爭論不休。

關於建文帝的下落有哪些觀點?《明神宗實錄》中是如何記載的?

關於建文帝的下落主要有兩種說法:自焚而死和出宮逃亡。

朱棣攻入南京後,宣稱建文帝已經自焚而死,並記入了《明太祖實錄》和《明太宗(成祖)實錄》裏。

朱棣稱帝后,銷燬了建文時期編寫的《明太祖實錄》,重新編寫《明太祖實錄》,記述靖難軍進入南京城時,這樣寫道:“建文君欲出迎,左右悉散,惟內侍數人而已,乃嘆曰:‘我何面目相見耶!’遂闔宮自焚。”

《明太宗實錄》卷九則記載:“上(即明成祖朱棣)望見宮中煙起,急遣中使往救,至已不及。中使出其屍於火中,還白上,上哭曰:‘果然若是癡呆耶!吾來爲扶翼尓爲善,爾竟不諒,而遽至此乎!’……壬申,備禮葬建文君,遣官致祭,輟朝三日。”

成祖朱棣後來在給朝鮮國王的詔書中說:沒想到建文帝在奸臣的威逼下縱火自殺。仁宗朱高熾在《御製長陵後碑》中也說,建文帝歿後,成祖備以天子禮儀殮葬。

這些記載言之鑿鑿,但並不能阻止後人對此事的懷疑。因爲,我們知道,對於朱棣一方來說,建文帝必須死。不論事情真相如何,但在輿論宣傳上,建文帝一定要死去,不然朱棣登上帝位就“名不正言不順”。

其實,朱棣本人顯然也不相信建文帝真的死了。《明史·姚廣孝傳》和《胡濙傳》裏記載:朱棣對建文帝之死,也很懷疑。當時就傳言,太監在火後餘燼中多次查找,只找到馬皇后與太子朱文奎的遺骸,建文帝削髮爲僧外逃了。

因此,朱棣把建文帝的主錄僧溥洽抓了起來,在監獄裏關了十多年,目的就是逼他供出建文帝的去向。同時,朱棣向全國的寺院頒佈了《僧道度牒疏》,把所有僧人的名冊重新整理,對僧人進行了一次全方位的調查;他又派戶科都給事中胡濙以尋訪仙人“張邋遢”爲名,走遍天下州郡鄉邑,歷時十六年,來搜尋建文帝下落;後來,因爲又有傳言說建文帝去了海外,他就又派親信太監鄭和七次下西洋,目的還是搜尋建文帝。

關於建文帝的下落有哪些觀點?《明神宗實錄》中是如何記載的? 第2張

對此,張岱的《石匱書·胡濙列傳》裏寫得最爲詳細:“時傳建文崩,或雲遜去,諸舊臣多從建文去者。文皇(朱棣)益疑,遣胡濙巡天下,名訪張邋遢,又名搜遺書,遍行郡縣察人心。又傳建文在滇南,濙以故在楚湖南久。(永樂)二十一年還朝。會文皇駐宣府,濙馳夜上謁。文皇已就寢,聞濙至,披衣急起召入,勞濙賜坐與語。濙言不足慮也。先,濙未至,傳言建文蹈海去,文皇分遣內臣鄭和數輩浮海下西洋。至是,文皇疑始釋。”

從這些記載可以看出,建文帝已死的說法實在是值得懷疑的,不然,成祖朱棣又何必要這樣興師動衆?歷史學家孟森就對此提出了反問:如果建文帝真的燒死了,明成祖又何必“海內海外分途遍訪”?

其實,我們可以想到,公開宣稱建文帝已死是政治的需要,而暗中追尋他的下落,當然是爲了防止他捲土重來爭奪皇位。

和《明太祖實錄》《明成祖實錄》不同,《明史·惠帝紀》的記載就顯得模棱兩可,甚至是自相矛盾的:“都城陷,宮中火起,帝不知所蹤。燕王遣中使出帝后於火中。越八日壬申葬之。或雲:帝由地道出亡。”既然“不知所蹤”,又怎能“出帝后於火中”,就更加讓人懷疑了。顯然,《明史》的作者自己也拿不準,所以又說“或雲:帝由地道出亡”。

在明代的一些文人筆記和野史雜錄當中,認爲建文帝逃亡的不在少數。據著有《明通鑑》的夏燮考證,關於建文帝“逃亡爲僧”的說法,明朝人的記載就有“數十百種之多”。

張岱的《石匱書》對“建文出亡”這一說法持最爲肯定的態度,他的主要依據是史彬仲的《致身錄》和程濟的《從亡隨筆》。史彬仲和程濟據說都是建文帝出亡的隨行人員,《致身錄》裏詳細介紹了建文帝在危難時刻逃出皇宮的經過:建文帝得知南京城門失守的時候,準備自殺,翰林院編修程濟勸他逃走。少監王鉞想起朱元璋臨死的時候留下了東西,說有大難的時候就打開。衆人打開朱元璋留下的箱子,看到了三張度牒,還有袈裟、鞋帽和剃刀,而且指明瞭逃亡路線。程濟就替建文帝剃了頭髮,吳王教授楊應能和監察御史葉希賢也落了發,他們從鬼門乘船來到太平門堤邊,共二十二人隨建文帝一起出逃。

這段頗具傳奇色彩的情節是我們所熟知的。《致身錄》還用大量篇幅描述了建文帝的流亡生活,說他們在雲南避難,東躲西藏,戰戰兢兢,直到得知成祖去世的消息,才放下心來。

錢謙益和潘檉章都認爲此書“淺陋不經”(潘檉章《國史考異》),是“僞書”(錢謙益《致身錄考》)。但也有許多人持不同意見,陳繼儒、文震孟、胡汝亨都曾爲《致身錄》作序,肯定了此書的價值。

關於建文帝的下落有哪些觀點?《明神宗實錄》中是如何記載的? 第3張

程濟的《從亡隨筆》,錢謙益也認爲是“僞書”(《書致身錄考後》)。谷應泰在《明史紀事本末》裏記述道:“(建文)帝命(程)濟錄述《從亡傳》。藏之山岩中,帝自爲敘。”可見,谷應泰是肯定這本書的,他的《明史紀事本末》也描述了建文帝出逃的過程,和《致身錄》大致相同,而且,他還寫到了建文帝的最後結局:到了正統(明英宗朱祁鎮年號)五年(1440年),建文帝年老思鄉,就去官府說出了身份,朝廷就派了一個侍奉過建文帝的老太監來辨認,建文帝說出了當年的事情,老太監也認出了他腳上的黑痣,建文帝就被接到了宮中。“帝既入宮,宮中人皆呼爲老佛。以壽終,葬西山,不封不樹。”陳建的《皇明資治通紀》以及鄧元錫的《皇明書》所記建文帝之事都和上面所說大體一致。

《致身錄》和《從亡隨筆》是否“僞書”,我們無法確定,但大部分史家和學者都支持“建文帝出亡”一說,這是可以肯定的。而且,建文帝並沒有自焚而死,而是出逃流亡的觀念也早已被大部分人所接受,所以直到現在,許多地方的民間傳說中都有建文帝的蹤跡和故事。

近年來,一些專家學者對此也有新的考證,比如在2009年,馬渭源、潘羣(南京大學教授)等明史專家在福建支提寺見到了一件明代的奇特袈裟,通過對這件袈裟的鑑定,結合“福建寧德上金貝古墓疑是建文帝陵寢”(福建省文物局發過考察通報,認爲寧德上金貝古墓建造年代爲元末明初,墓主爲明初僧人滄海珠禪師,並非建文帝)等考古發現,他們認爲:建文帝最終出亡到福建寧德了。

有趣的是,前些年,法國足球明星裏貝里曾說他有中國血統,並說他的家族一直流傳着祖宗曾做過和尚和乞丐的故事。他說他的一位祖宗當了皇帝不久後,被親人奪位逃亡到波斯,後來來到了法國。他的家裏至今保存着一些不知名的中國文物,非常像中國古代皇宮的用品。據說裏貝里的祖先還留下了一句話讓後代記住——“我們的家鄉在遙遠的東方”。於是就有人認爲,裏貝里就是建文帝的後代,建文帝當年是逃到了歐洲。著名明史專家毛佩琦說,這也並非沒有可能。

當然,這些說法都缺乏令人絕對信服的鐵證,建文帝之謎還不能算是徹底解開。

關於建文帝的下落有哪些觀點?《明神宗實錄》中是如何記載的? 第4張

其實,最有說服力的材料還是來自於《明實錄》。《明神宗實錄》記載,萬曆二年(1574年)十月十七日,明神宗朱翊鈞在文華殿和內閣大學士們談到了建文帝,年輕的神宗皇帝禁不住好奇心,問了一個自己已經想了很久的問題:“聞建文帝當時逃逸,果否?”內閣首輔張居正作了如下回答:

國史不載此事,但先朝故老相傳,言建文帝當靖難師入城,即削髮披緇從間道走出,人無知道。至正統間,忽於雲南郵壁上題詩一首,有“淪落江湖數十秋”之句。有一御史覺其有異,召而問之。老僧坐地不跪。曰:“吾欲歸骨故園。”乃驗知爲建文也。御史以聞,遂驛召來京,入宮驗之,良是。是年已七八十矣。莫知其所終。

這種極富傳奇性的故事一下就吸引了少年皇帝的興趣,朱翊鈞進一步追問,讓張居正把建文帝寫在雲南驛站牆上的詩背給他聽。聽完,感嘆了半天,又讓張居正把詩抄給他。這首詩是這樣的:

淪落江湖數十秋,歸來白髮已盈頭。

乾坤有恨家何在,江漢無情水自流。

長樂宮中雲氣散,朝元閣上雨聲愁。

新蒲細柳年年綠,野老吞聲哭未休。

《明神宗實錄》的這一段記錄和上文提到的那些史料,除了細節之外,大體相同。

可以確定,在明代中葉,關於建文帝下落的話題,已經不再是禁忌,不但私人著述多有提及,就連皇帝和內閣大臣也在談論。其次,建文帝未死逃亡的說法當時已被普遍接受。

那麼,張居正說的可信嗎?雖然也有人認爲這只是“傳聞異詞”,但我覺得,這段話絕不是空穴來風,應該是比較可信的。

關於建文帝的下落有哪些觀點?《明神宗實錄》中是如何記載的? 第5張

首先,這一段對話被記入《明神宗實錄》,說明神宗皇帝和張居正確實有過這麼一段談話,既不是後人的胡亂猜測,也不是憑空捏造。

其次,張居正作爲內閣首輔、皇帝的老師,一心要把朱翊鈞教導成爲一代聖君,他在皇帝面前是極爲方正和嚴厲的。他不會說沒有根據的話,更不會製造謠言或是傳播八卦消息。所以可以確定,張居正本人一定認爲“建文帝未死,晚年入京”的說法是正確的,不然他不會講給小皇帝聽。

再次,張居正的說法是有根據的,是“先朝故老相傳”。在萬曆之前,張居正歷仕嘉靖、隆慶兩朝,和相傳建文帝進京的正統五年相隔百年左右,當年的掌故在朝中流傳也屬正常。而這種說法能得到張居正的認可,那麼傳播消息的人必定是有身份、有地位朝中大臣,不會是信口雌黃之輩,而且,傳播者也不會只有一人。所謂無風不起浪,能在朝堂上流傳這麼久的消息,不可能完全是人們的向壁虛構。

所以,我認爲,《明神宗實錄》裏的這段記載,就是建文帝下落之謎的最好答案。有這一份頗爲可靠的證據在,再結合《石匱書》《明史紀事本末》《皇明資治通紀》等史料(雖然諸多史料裏的細節不完全相同,因爲事件的流傳過程中難免會有偏差或是添油加醋是現象發生,但故事的主線是一致的)的說法,我們可以認定,在沒有出現更有力的證據之前,建文帝“出亡爲僧,晚年進京”的說法就是最爲可能的結果。

有意思的是,同樣是《明實錄》,《明太祖實錄》和《明太宗實錄》裏拼命掩蓋的歷史真相,卻在《明神宗實錄》裏現出了原形。

歷史記事
歷史真相
未解之謎
世界史
歷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