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密史 > 未解之謎 > 歷史上的雍正到底是什麼樣的 對於評價爲何都是負面的

歷史上的雍正到底是什麼樣的 對於評價爲何都是負面的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2.65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對清朝雍正很感興趣的小夥伴們,小編帶來詳細的文章供大家參考。

歷史上的雍正,在《雍正王朝》播出之前,所有的評價無論是時人筆記、還是民間傳說,可以說都是負面的。用“謗滿天下”來形容,可謂一點都不誇張。

但是在“謗滿”的很多細節裏,也可以看出雍正的情商不高,直線型思維的人。做事耿直且鐵腕,對於自己寵幸的人,可以不顧一切地支持;對於得罪自己的人,哪怕親兄弟,都可以大罵其塞斯黑、阿其那;也可以爲了朝政,批個摺子,都洋洋灑灑幾百字,自己忙得一天只休息4個小時,一年就自己生日休息一天;也可以爲了身體,相信道士進貢的丹藥,而花大把銀子去賣買碳。

歷史上的雍正到底是什麼樣的 對於評價爲何都是負面的

這種性格別說放在那個年代那個位子,就是放到現在普通人身上,人緣也好不到哪去。所以雍正遭惡評是肯定的。

一本《大義覺迷錄》牽扯出多少皇家宮闈祕聞。從康熙暴死,是否與雍正那碗蔘湯有關;到烏雅氏如何拒絕皇太后尊號;夥同隆科多如何篡改遺詔;如何逼死兄弟,等等。這些其實都在攻擊他得位不正。

的確在康熙晚年,樹欲靜而風不止,兩廢胤礽導致九子奪嫡,場面混亂,各種矛盾突出。雍正即位的確讓那個很多人出乎意料。

關鍵是耿直的雍正,一點就着。有人傳了,自己就要去回憶,就要對當時傳世留流言一條條駁斥,然後親自編纂成書,刊印若干份,甚至要求每個地方圖書館必須館藏。在雍正看來我駁斥了,迴應了,昭告天下了。這算是公關成功了吧?

歷史上的雍正到底是什麼樣的 對於評價爲何都是負面的 第2張

結果恰恰相反,老百姓的邏輯是,你心裏沒鬼,你解釋個啥?本來普通老百姓哪有機會聽到這些宮闈祕聞?更何況大清朝得國多正似的 ,雍正在民間普通老百姓那裏有多少基礎似的。

而丹藥過量導致雍正的暴斃,也成了民間故事的很好發揮的邏輯。呂四娘復仇,血滴子,雍正屍體無頭,等等。

而《雍正王朝》之所以成功地將雍正塑造爲一個“鐵腕的改革之君”的正面形象。在於抓住了雍正朝符合時代背景的幾個重要的“功績”。

雍正“三大改革”——攤丁入畝、火耗歸公、官紳一體當差一體納糧。從而塑造了雍正爲了天下,幾乎得罪了所有人,但是卻改變了積弊叢生的康熙晚年亂局,留下來豐厚家底,給康乾盛世起到了承上啓下的作用。

實際上“攤丁入畝”是張居正一條鞭法改革的延續,解決的不是單純某朝的問題,而是整個封建稅法制度的改革,把人頭稅納入了田賦。也有史學家認爲,正是因爲這一道政策導致了人中國人口的暴增。

“火耗歸公”徹底改變了從明朝以來的地方官員們工資外收入不受朝廷控制的局面。可想而知其推廣難度有多大,雍正最終以“養廉銀”的方式來代替“火耗銀”,只能變相地增加了朝廷對地方官員的收入的切實把控,而錢卻沒省得下來。

而“官紳一體當差一體納糧”從清朝入關以後就已經開始了,並非從雍正朝纔開始的。沒一點特權當士紳還有什麼意義?所以基本上這種得罪士紳階層的政策很快也就無疾而終了。

康熙晚年究竟留下多少銀子?絕不是800萬兩。雍正留下的也不是7,000萬兩。翻開清朝的歷年的戶部收入檔案,其實。康熙晚年到雍正初年,因爲西北用兵,耗銀比較多而已,但遠沒有到傷筋動骨的地步。

但是《雍正王朝》還是相當成功與雋永的。它雖然建基於小說,以一種顛覆傳統人云亦云評述的方式來重新定義雍正。而徹底塑造了雍正的正面的不畏強權,不畏人言的改革之君的形象,恰恰成了百姓心中最好的雍正形象。

歷史記事
歷史真相
未解之謎
世界史
歷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