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密史 > 未解之謎 > 順治帝英年早逝的原因是什麼?關於他的死有哪些說法?

順治帝英年早逝的原因是什麼?關於他的死有哪些說法?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2.02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今天小編爲大家帶來了一篇關於順治帝的文章,歡迎閱讀哦~

一代英明君王

提起順治皇帝,大多數人們第一反應是勤奮,在多爾袞去世後,真正掌握國家大權的他,是相當的勤奮,而且他是一個特別有使命感的人。由於多爾袞實行的是民族歧視和民族壓迫,所以清朝入關後民族矛盾十分激烈。

順治帝是一個非常仰慕漢文化的人,所以爲了緩和激烈的民族關係,他採取了明朝的八股取士制服,招收大量儒學人才。在順治帝身邊的大臣,很多都是靠八股取士進來的漢人。不僅如此,他還特別注重同蒙古、朝鮮、日本的關係,這些措施大大緩和了民族矛盾。

順治帝英年早逝的原因是什麼?關於他的死有哪些說法?

然而,這樣的皇帝卻英年早逝。關於順治帝的死,目前持兩種說法,一種是順治帝並沒有死,而是看透了紅塵,捨棄了江山,到五臺山出家做了和尚;另一種說法則是順治帝死於天花。兩種說法各執一詞,請君細細分辨。

英年早逝

據史書記載,順治十八年(1661年)正月初二福臨患病,正月初七駕崩於養心殿。從《清世祖實錄》中的詳細記載可以看到,順治帝患病是在初二,而到初六已經“大漸”,初七凌晨就去世了,而對死亡的記述只有11個字:“丁巳夜子刻,上崩於養心殿。”正因爲這樣,後人不免產生懷疑。

基於《清世祖實錄》記載,順治帝病發突然,死因不明(後說患了天花),並且關係到皇帝生死的大事,爲什麼只用寥寥數十字敷衍了之?

並且人們對順治帝的遺詔也充滿了懷疑。

遺詔很長,並列舉出自己平生十四條罪行,比如對漸習漢俗、早逝無法盡孝、與親友隔閡等,均充滿了自責的語氣。爲什麼順治帝會對自己所作所爲如此內疚自責?這樣的自責很不符合一代少年天子離開人世時的心境。

順治走向低谷的導火索是董鄂氏的死亡,是愛人的逝去,這樣沉浸在愛情裏的少年心境怎麼會相差如此之大?

因此,有人懷疑這份遺詔並非出自順治帝本人,而是出自順治帝的母親孝莊皇太后之手,因爲遺詔中自責的內容,多是皇太后對順治帝不滿之處。這自然加深了人們對順治帝之死因更深一層的懷疑。

順治帝英年早逝的原因是什麼?關於他的死有哪些說法? 第2張

出家做了和尚?

民間廣爲流傳着一種說法,稱順治帝根本沒有死於天花,而是到五臺山出家當了和尚。孝莊太后爲了顧及大清的聲望,只好對外宣佈順治帝駕崩,由順治帝八歲的皇子玄燁即位,即康熙帝。對於順治帝是否出家當了和尚,現在存在着兩種針鋒相對的觀點。

支持這一說法的人認爲,據《起居注》記載,康熙帝即位後不久,孝莊皇太后曾多次帶着他上五臺山禮佛。這一活動本來完全可以在北京舉行,爲什麼要捨近求遠,不遠千里去五臺山呢?有人因此懷疑:孝莊皇太后借禮佛之名,行探望順治帝之實。

民間更是傳說,康熙帝一生5次巡遊五臺山,實際上都是爲了尋找父皇,但塵緣已了的順治根本不和他相認,無奈之下康熙在寺廟牆壁上提筆寫下“文殊色相在,惟願鬼神知”的詩句,表達父子不能相認的苦悶心境。

另外,有人從江南才子吳偉業的《清涼山贊佛詩》中看出順治帝要出家的意思來:“陛下壽萬年,妾命如塵埃。願共南山槨,長奉西宮杯”。順治帝與董鄂妃的故事早已在民間廣泛流傳,而民間故事集中地就在江南,那裏的人多認爲董鄂妃就是江南名妓董小宛,於是,人們認爲詩中陛下指順治,“千里草”指董鄂妃。

順治帝英年早逝的原因是什麼?關於他的死有哪些說法? 第3張

“八極何茫茫,日往清涼山”一句,也很不容易讓人理解。據吳偉業筆記記載,詩中的清涼山,指的就是佛教聖地五臺山,順治帝生前從未到過五臺山,爲何詩中會說順治帝“日往五臺山”?

據說,有一次順治帝在夢中見到董愛妃到了五臺山,因此也決意到五臺山修行。由於吳偉業的詩素有“史詩”之稱,人們對這種說法十分篤信。

晚清時,慈禧太后西逃到山西,當地官員爲接待她,專門從五臺山借用了一些用具,據說這些用具跟宮廷用具相似,很可能是在此出家的順治帝當年用過的。

病死於天花

但是很多反對者則認爲順治帝是死於天花,並沒有出家。他們認爲拿吳偉業的《清涼山贊佛詩》來說明順治帝出家一事是十分荒唐的。順治帝有沒有出家,其周圍的大臣們都不知道,怎麼偏偏就吳偉業知道了呢?

還有人認爲,詩中:“可憐千里草,萎落無顏色”中的“千里草”指的是董小宛,可實際上,順治帝與江南名妓董小宛年齡相差16歲,並且董小宛的丈夫冒闢疆在所著的《影梅庵憶語》中明確證明她在順治八年時就已去世,故不可能得到順治帝的寵愛。

順治帝英年早逝的原因是什麼?關於他的死有哪些說法? 第4張

在當時信息不發達的情況下,人們把董鄂妃誤認爲是董小宛,以訛傳訛,從而把兩個完全不同的人附會在一起,這也證明了順治帝出家的這種說法的荒謬之處。

另外,《清涼山贊佛詩》只是一首詩,作者很可能尊重了藝術的真實,而忽略了歷史的真實,至於說孝莊皇太后本人篤信佛教,五臺山又是佛教名山,到五臺山許願拜佛是很正常的事情,並無可疑。

五臺山所流傳的順治帝到此出家的故事以及在那裏找到了與宮中相似的器具等說法,很可能是五臺山爲了提高自己的知名度編造出來的,因爲對歷史追根刨底,並沒有任何帝王在此落腳的記載,所以不是歷史事實的可能性很大。

兩種觀點截然相反,各執一詞,各說各的道理,順治帝究竟是死於天花,還是出家爲僧,孰是孰非,誰也說不清。

歷史記事
歷史真相
未解之謎
世界史
歷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