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密史 > 未解之謎 > 郭嘉到底有多厲害呢 爲什麼能在曹操手下謀士排名第一呢

郭嘉到底有多厲害呢 爲什麼能在曹操手下謀士排名第一呢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2.15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還不知道:曹操手下謀士爲什麼以郭嘉爲首呢的讀者,下面小編就爲大家帶來詳細介紹,接着往下看吧~

東漢末年天下大亂,曾經涌現出無數的英雄豪傑,最後天下最優秀的人才都分別歸屬於魏蜀吳三方諸侯。所有的諸侯建國,雖然最終需要的是武將帶領士兵們前線打打殺殺,但歸根結底還是要依靠謀士們的謀劃,來決定進退、謀略,從而在爭奪天下的過程中獲得更有利的條件。

在這個過程中,各國都有自己的第一謀士,蜀國劉備手下最靠譜的智者毫無疑問當屬諸葛亮,諸葛亮從劉備割據之前開始追隨,用《隆中對》爲劉備的事業勾勒了偉大前程,後期治理國家、進行北伐,稱第一當仁不讓;而孫權的吳國無疑當屬於魯肅,赤壁之戰前正是魯肅力排衆議,主張召回周瑜實施抵抗,隨後主持東吳軍國大事的人,也正是魯肅,可惜魯肅英年早逝,導致他在東吳的歷史地位不及陸遜,不過對於孫權來說,剛剛即位時,正是魯肅的《榻上策》(又稱《吳中對》)給孫權點明瞭未來的發展前景。

郭嘉到底有多厲害呢 爲什麼能在曹操手下謀士排名第一呢

雖然郭嘉遠遠算不上魏國貢獻最大的謀臣,可是他在曹操心中的地位卻是第一位的。其中最著名的事件當屬赤壁之戰後,大敗而回的曹操在巴丘遇到瘟疫,只得燒掉船隻,狼狽不堪。此時的曹操感慨:

郭奉孝在,不使孤至此。

爲什麼曹操手下那麼多偉大的謀士,例如荀彧、荀攸、程昱、賈詡等等,曹操唯獨懷念郭嘉呢?事實上,謀士和謀士之間的功能也是有所不同的,功勞第一謀士和水平第一謀士概念不同:

譬如,劉邦在開國的時候,第一謀士毫無疑問是張良,若問計謀水平第二高的,必然是陳平,蕭何甚至要排到第五名之後。但是當劉邦在平定天下論功行賞時,卻認爲鎮守後方,募兵徵糧的蕭何是開國第一功臣,張良前三都排不上。而郭嘉就是曹操的張良,荀彧則是曹操的蕭何,荀彧等人功績雖高於更年輕的郭嘉,作爲謀士的水平卻不及郭嘉。

正因如此,曹操在外征戰纔不能離開郭嘉。帶着郭嘉一方面可以部署軍事前線的陰謀陽謀,另一方面可以及時判斷好後方局勢,保證萬無一失。郭嘉剛投靠曹操不久,曹操就封他爲司空軍祭酒,“祭酒”的意思是首席,而這個職位的大體意思就是“首席謀士”。史書記載,郭嘉身體不好,所以曹操把他待在身邊,不然就讓他帶兵了,那樣郭嘉無疑就是曹操的韓信了。

郭嘉到底有多厲害呢 爲什麼能在曹操手下謀士排名第一呢 第2張

如果僅論功勞,英年早逝的他未必能入前十。可是如果論計謀的水平,他卻能夠名列第一,原因是什麼呢?

當然《三國志》中,郭嘉給曹操的主要建議看起來其實平平無奇,其中有勸曹操加速消滅呂布的,有預言孫策必然被刺殺的,有預言袁紹二子將與公孫康火併的,也有勸曹操放心北伐,不必擔心劉備和劉表偷襲後方的。雖然這些計謀都生效了,不過類似的計謀並不少見。而且根據裴公爲《三國志》做的註釋,當初有人勸曹操誅殺劉備,郭家還曾經勸阻:

夫除一人之患,以沮四海之望,安危之機,不可不察。

這甚至成爲後世討論郭嘉時的一個黑點,作爲第一謀士,居然阻止曹操殺劉備,引以爲大患。既然如此,是不是就表明郭嘉是曹操帳下一個普通的水平高一點的謀士而已呢?

其實,如果我們對比諸葛亮、魯肅的功績,大家都難免會有判斷上的失誤,但是他們的第一謀士卻是在自己的主公霸業彷徨時就已經建立了。那就是諸葛亮《隆中對》和魯肅《榻上策》,因爲有了這些東西,劉備知道自己怎麼能當皇帝,孫權才第一次聽說自己有機會稱帝。

孫劉有彷徨的時候,曹操也有低谷的時期,所謂誰的青春不迷茫,曹操也不例外。在《三國志·武帝紀》中明確記載,在挾天子以令諸侯之前,曹操甚至準備投靠袁紹。《傅子》記載,曹操最初畏懼袁紹,於是問郭嘉:

本初擁冀州之衆,青、並從之,地廣兵強,而數爲不遜。吾欲討之,力不敵,如何?

曹公的大體意思是,袁紹很厲害,我想討伐卻打不過怎麼辦?而郭嘉這個時候,開創性的對曹操提出了“紹有十敗,公有十勝”,分析了曹操與袁紹的對比。郭嘉從天時、地利、人和等各方面入手,分析了鬥爭勝利的可行性。而曹操也至此豁然開朗,樹立了擊敗袁紹的信心。而袁紹作爲最強力量,曹操尚且有“十勝”,對陣其他諸侯,自然更不在話下。

對於郭嘉的這番“十勝十敗”論,一些人可能不以爲然,認爲只不過是一番鼓舞人心的講話罷了,怎麼能和諸葛亮《隆中對》相提並論呢?

郭嘉到底有多厲害呢 爲什麼能在曹操手下謀士排名第一呢 第3張

那麼我們不妨看一下,在郭嘉和諸葛亮之前400年,韓信曾經爲劉邦勾勒的一統天下的《漢中對》,水平公認在《隆中對》之上,而且最後還被實踐所檢驗-----韓信在《漢中對》裏,也只不過是點明瞭項羽“放逐義帝、不善於用人、失去民心、分封不公”等劣勢,而劉邦則具備“知人善任、人心歸附”等等優勢。事實上,這類優劣態勢的對比,不僅僅是一種鼓舞,更是對整個形勢的判斷和未來路線的規劃,因爲知道了敵我的優劣,自然就知道了如何揚長避短,攻擊對方。

對於三國曆史而言,事實上在曹操袁紹二人決出勝負的一刻,天下大勢就已經基本決定。雖然孫劉後來橫空而出,其實對於歷史進行也並不會再起到太多改變作用了。郭嘉的《十勝十敗論》也就因此被史書降低了地位,但顯然曹操自己不會忘記這一切。

歷史記事
歷史真相
未解之謎
世界史
歷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