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密史 > 未解之謎 > 古代喜人情不喜法制,爲何包拯的故事卻那麼受追捧?

古代喜人情不喜法制,爲何包拯的故事卻那麼受追捧?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2.93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北宋鹹平二年(999年)四月十一日,在北宋廬州合肥(今安徽合肥),一個嬰兒呱呱墜地。據《宋史·包拯傳》記載,包拯生於一個官僚家庭,父親包令儀是太平興國八年進士,官至刑部侍郎。仁宗天聖五年(公元1027年),28歲的包拯考中了進士,隨後,朝廷任命他爲“大理評事”,這是一個級別很低的官職,包拯沒有赴任,不久後他又被任命爲建昌(今江西永修)知縣,感興趣的讀者可以跟着小編一起往下看。

包拯是個孝子,由於父母年事已高,且不願意隨他一起到江西赴任,包拯只好放棄官職,留在家鄉侍候父母。考慮到包拯的“家庭困難”,不久,朝廷任命包拯爲家鄉附近的和縣當一名管理稅收錢糧的小官。包拯赴任沒多久,因爲放心不下家鄉的父母,再一次辭官回家了。

直到父母去世,包拯才離開家鄉來到京城等待官員候補職位,景祐三年(1036年),包拯被任命爲天長(今安徽天長)知縣,從此他正式開啓了自己的爲官生涯。這時候的包拯已經38歲了,距離他考中進士已經過去了九年。在天長知縣任上,包拯以“清正”出名,他以自己的聰明才智斷了很多奇案,其中最著名的案件是“割牛舌案”。

有一個農民到縣衙告狀,說自家耕牛的舌頭被人割了,包拯讓這個人回家殺了這頭耕牛,再到市場上去賣肉。這個人儘管不知道包拯的真實意圖,回家後還是按照包拯的吩咐去做了。第二天,有一個人來向包拯告狀,說某人私自宰殺耕牛(私宰耕牛在當時是犯法的)。包拯立即讓衙役將這個告狀的人抓了起來,經審訊得知,確實是這個人偷偷割掉了那頭耕牛的舌頭。

在知縣任滿三年後,包拯調任端州(廣東肇慶)知州,包拯的“廉潔的品牌”便形成於端州知州任上。端州每年都要向朝廷上供端州特產——端硯(名硯),歷任端州知府都要借上供之名“打斧頭”(粵語:搭順風車),因爲端硯可以成爲敲開京城達官顯貴大門的“敲門磚”,這令當地老百姓苦不堪言。

包拯卸任端州知州時沒有帶走一塊端硯,即使是他平時辦公用的硯臺,他也在卸任時登記造冊辦理了移交。關於這件事,在廣東民間還有這樣一個故事,說包拯離開端州的時候,船走在造硯作坊對面的河中間,突然風浪滔天,船難以前行,包拯立即吩咐手下人檢查船,最後在船艙的底部發現了一塊用黃布包裹的端硯,這是包拯的手下人揹着他收受的唯一一塊端硯。包拯立即取過這塊硯臺扔到江中,江中頓時風平浪靜,船得以繼續前行。肇慶現在還有一個名叫“硯洲島”的島,據說這個島就是當年包拯扔下的端硯形成的,在其下游還有一個地方叫“黃布沙”,這個“黃布沙”就是包住端硯的黃布。

古代喜人情不喜法制,爲何包拯的故事卻那麼受追捧?

端州知州任滿後,包拯到京城爲官,開始擔任監察御史裏行,後改任監察御史。在這個職位上,他體現出來的是“不畏權貴”,具體的案例是:宋仁宗想提拔寵妃張貴妃的伯父張堯佐爲節度使,經過包拯等人的三次抗爭,最後宋仁宗只好放棄了提拔張堯佐。《續資治通鑑》中記載,得知自己的伯父提拔不成,張貴妃找宋仁宗撒嬌,宋仁宗生氣地說,“你不知道當時包拯有多激動,他爭辯的時候口水都濺到了我的臉上。”

既然皇帝都敢頂撞,那麼彈劾朝中權貴的事,包拯自然更是鐵面無私。史上有記錄的案件有:包拯三次彈劾張堯佐,參倒三司使張方平(罪名是巧取豪奪民產);彈劾三司使、端明殿學士宋祁罷官(宋祁是當時一個無行的詩人,他爲官時生活極度奢糜)。

由於秉公辦事、鐵面無私,包拯先後擔任過三司戶部判官、京東轉運使、尚書工部員外郎、直集賢院、三司戶部副使、天章閣侍制、知諫院、龍圖閣直學士、河北都轉運使等職,最著名的還是在嘉祐二年(1057)三月,權知開封府,他的任職實際只有一年零三個月,但他執法嚴峻,不畏權貴,爲世人稱頌。

在擔任開封知府期間,包拯的名聲可謂是“家喻戶曉、婦孺皆知”,大家都叫他“包侍制”。貪官污吏聽說包拯的威名,幾乎談之色變。包拯不苟言笑,人們比喻爲“看到包拯的笑好比見到黃河水變清”。在斷案的時候,包拯始終堅持公平和公正,包拯擔任開封府的時候,開封的人編了一個順口溜“關節不到,有閻羅老包。”這句話的意思是,要是不能打通關節,要麼找閻羅王報到,要麼去找包拯喊冤。

隨後,包拯又升爲諫議大夫、權御史中丞、三司使、給事中、樞密副使、禮部侍郎(推辭未受)等職。嘉佑七年(1062年)五月二十四日,包拯逝世,享年64歲,贈授禮部尚書,諡號爲“孝肅”。

包拯死前雖然身居高位,但是他生性節儉,衣服、飲食、器具跟他沒當官前一樣簡樸。包拯對家人的臨終遺言是“後世子孫中有當官貪贓枉法的,死後不得將靈柩運送回家,更不得葬於祖墳山中,如果不繼承包拯志向的,就不是包拯的子孫。”包拯的靈柩由他的女婿運回老家安徽合肥安葬,後人爲了紀念包拯,凡是包拯做過官的地方,都建有“包公祠”,以紀念這位偉大的清官。

古代喜人情不喜法制,爲何包拯的故事卻那麼受追捧? 第2張

關於包拯的故事,其實在宋仁宗時期就開始流傳了,民間故事中將包拯描述成正義的化身。在安徽合肥流傳着一個故事,說包拯破了“狸貓換太子”一案後,李娘娘要將整個廬州(合肥市)賞賜給包拯,包拯拒絕了,他只接受了廬州市的一條河,將這條河改名叫“包河”。包拯告訴子孫,包河中只准種藕和養魚。說來也怪,包河中長出的蓮藕沒有絲(無私),藕的肉質剛硬,包河中長出來的魚背上都有一道黑印,象徵着鐵面無私。

包拯的故事之所以流傳了一千多年,而且越傳越神奇,有主客觀兩方面的原因。

客觀方面:

一是從宋仁宗統治時期開始,一種新的文體——小說開始出現,這爲包拯故事的傳播提供了途徑;

二是宋仁宗以自己的仁愛之心,培養了好官誕生的環境

主觀原因:

一是中國的官場環境一直不好,難得出了這麼一個清官,世人希望對他大書特書,以此來弘揚世間正氣;

二是中國人喜歡人情而不是法制,喜歡俠義而不是規則,既然皇帝不作爲,那就讓一個擁有近乎皇帝的特權人士來“替天行道”。《三俠五義》設計了三個大俠、五個義士及王朝、馬漢、張龍、趙虎四位隨從幫助包拯除惡揚善,他們這個團隊幾乎無所不能,清官俠義可以消滅世間一切不公不平之事,包拯斷案酣暢淋漓,壞人都得到了應有的報應。

歷史記事
歷史真相
未解之謎
世界史
歷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