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密史 > 未解之謎 > 康熙殺掉順治的心腹太監,背後真正原因是什麼?

康熙殺掉順治的心腹太監,背後真正原因是什麼?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1.44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今天小編給大家帶來了康熙的一些故事,歡迎閱讀評論。

清朝順治十八年正月初七,清世祖順治帝駕崩。在清史上,順治是一位富有爭議性的帝王,特別是關於順治的“死”,目前仍有很多種說法。根據《清史稿·本紀五》記載:“丁巳,崩於養心殿,年二十四。”按照正史的說法,順治是病逝,並非出家。

順治雖然沒有出家,但順治曾安排一名心腹太監代自己出家爲僧,這個太監就是吳良輔,而且,吳良輔出家的日期是順治十八年正月初二,正是順治病重的時候。

順治帝在生病時送吳良輔出家,原因可能有三種:

第一,順治早有出家之意,只是身爲皇帝,出家面臨重重阻礙。於是,他打算找一個“替身”,而一直跟着順治的吳良輔便是最好的選擇。

第二,順治得知自己生了重病,派吳良輔出家,希望“佛祖”能護佑自己儘快康復。

第三,還有一種可能,順治知道自己快要死了,而吳良輔知道的東西太多,順治臨終前,安排吳良輔出家,相當於給吳良輔安排一個去處,變相地保護吳良輔。

但是,順治沒想到的是,他駕崩後,康熙剛登基,就將吳良輔殺之而後快。《清史稿》雲:

二月癸未,上釋服。乙未,誅有罪內監吳良輔,罷內官。

也就是說,順治去世,康熙剛服完喪,第一件事就是殺了吳良輔。康熙和吳良輔有何深仇大恨,吳良輔已經出家爲僧、遠離紅塵了,康熙爲何還要殺他呢?

康熙殺掉順治的心腹太監,背後真正原因是什麼?

其實,雖然《清史稿》記載是康熙誅殺吳良輔,但康熙當時虛歲只有8歲,真正誅殺吳良輔的人,是康熙的祖母——孝莊文皇后,當時的太皇太后。

吳良輔,順治身邊最得力的宦官,他到底有何罪行呢?第一件是勸順治設立十三衙門。清軍入關之前,皇宮內的太監極少(甚至沒有),皇室的事務都由內務府管理。順治十年,吳良輔日漸得寵,他向順治建議,學習明朝內監二十四衙門的做法,改內務府爲十三衙門。這樣,吳良輔就輕易做了太監總管,大權在握。出於對吳良輔的信任,順治竟然同意了這個建議,改造了內務府。不過,順治當時就曾言明:不允許宦官結交外官,若宦官干政,一律誅殺。

第二件是五年後,順治十五年,吳良輔以權謀私,結交大臣的罪行被揭露,還牽連了大學士陳之遴等人。當這件事鬧大之後,順治爲了袒護吳良輔,竟然沒有將吳良輔誅殺,而是將陳之遴免職,而吳良輔啥事沒有。

從這些資料可以看出,孝莊之所以要殺吳良輔,有兩點原因:第一,吳良輔改革內務府,破壞了舊制。第二,吳良輔勾結官員,以權謀私。

但據《清史稿》記載,陳之遴病逝於康熙六年。若孝莊以“吳良輔勾結官員”的罪名殺了吳良輔,那他爲何沒有殺陳之遴呢?可見,孝莊殺吳良輔,歸根結底還是因爲吳良輔破壞了內務府的舊制。

當然,坊間也有一些說法,例如,說吳良輔和康熙生母佟妃有染,其實,這純屬電視劇的腦洞,在封建社會,宦官是沒有能力給皇帝戴綠帽子的,而且,宦官行走於後宮之中,接觸嬪妃也非常正常。

康熙殺掉順治的心腹太監,背後真正原因是什麼? 第2張

還有一種說法,說吳良輔教唆順治出家,因爲孝莊反對,吳良輔又替順治出家,因此孝莊恨透了吳良輔。其實,吳良輔作爲太監總管,如果皇帝出家,意味着吳良輔將失去一切權柄,這對吳良輔一點好處都沒有,因此,說他教唆順治出家,是站不住腳的。而且,吳良輔替順治出家,也不一定是吳良輔的真實意願,畢竟,順治讓他去,他也不敢不去。

讓我們再重讀《清史稿》康熙誅殺吳良輔的這段記載:

二月癸未,上釋服。乙未,誅有罪內監吳良輔,罷內官。

這段文字最後,特地說明“罷內官”,也就是說,誅殺吳良輔的同時,撤銷了內監十三衙門,恢復了內務府制度。所以,康熙(孝莊)之所以殺吳良輔,根本原因還是吳良輔破壞了祖制。孝莊從關外到關內,歷經三朝,早已習慣了滿洲人的祖制,吳良輔輕易改變,被孝莊所不容,所以,吳良輔之死,大有深意。孝莊借吳良輔之死,逐漸恢復了順治改變的一些祖制。

孝莊是清朝傑出的女政治家,他通過誅殺吳良輔,恢復內務府,達到了警示目的。終清一朝,在沒有出現宦官干政的局面。因此說,孝莊殺吳良輔,殺的對。

歷史記事
歷史真相
未解之謎
世界史
歷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