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密史 > 未解之謎 > 春秋末期到戰國初期秦國都是外強中乾 秦國當時的實力有多弱

春秋末期到戰國初期秦國都是外強中乾 秦國當時的實力有多弱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3.98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你真的瞭解秦國實力弱嗎?小編給大家提供詳細的相關內容

秦國雖然起步比中原各諸侯國晚將近兩百年,但依然苦心經營躋身春秋四強,到戰國末期更是無人能敵,橫掃六國天下一統。但在春秋末期到戰國初期這一百年左右的時間段裏,可以說秦國把“外強中乾“體現的淋漓盡致。

春秋末期到戰國初期秦國都是外強中乾 秦國當時的實力有多弱

春秋中期形成的四大強國分別是指東、西、南、北四個方向的齊、秦、楚、晉,從軍事實力層面上講它們都差不多,但畢竟齊國是連周王都認可的諸侯第一任霸主,而晉國則是整個春秋稱霸時間最長的大國。於是相對稍微弱一點的秦和楚聯合了起來:“你們不是覺得我們是蠻夷麼?不是看不上我們麼?那就打你丫的!”。兩國聯合的目的就是要從晉國手裏奪過霸主之位,此時的晉國恰好由於晉惠公之後歷代國君無能,大權旁落到士大夫手裏,而士大夫之間的內鬥也愈演愈烈,使得晉國國力大爲衰落,但哪怕就是這樣秦楚聯軍還是敗了。

春秋末期到戰國初期秦國都是外強中乾 秦國當時的實力有多弱 第2張

楚國緩了幾年之後,待晉國進一步衰微,單獨出兵去找晉國報仇,終於贏回一局。秦國當時沒敢跟着去,但一看楚國贏了覺得機會來了,想從失敗的晉國“腰”上捅一刀,於是派兵偷襲晉國中西部。結果既在鬧內訌、又剛被楚國打敗,國力頃頹的晉國還是贏了秦,可見當時的秦國弱到什麼程度,這個大器晚成的”成“字如果現在出現依然爲時尚早。

春秋末期到戰國初期秦國都是外強中乾 秦國當時的實力有多弱 第3張

晉、楚兩國是延綿達一個世紀之久的死對頭,你爭我奪各有勝負,總體來說晉國勝多敗少。後來逼的楚國退出了中原爭霸賽,老老實實縮回南方休養生息。之後晉國的內亂開始慢慢變得緩和,掌權的各大家族開始輪流執政,本來有雄厚的底子,團結起來之後自然國力更加強盛。這一切的變化都被秦國看在眼裏,真刀真槍打不過人家,背後偷襲還是打不過,經歷過無數次失敗的秦國,又不幸的看到晉國再一次強大,於是趕緊舔着臉向晉國求和,這也就是所謂秦晉之好的由來。

總之秦國就是這樣,跌跌撞撞、踉踉蹌蹌的勉強度過了漫長的春秋時期。

如此這般還能存活下來,一方面得利於自己身處邊緣,不在漩渦中心,另一方面在於春秋的時代特性,諸侯國對周王還有那麼一絲絲尊重。

接下來三家分晉爲戰國舞臺拉開了大幕,在晉國輪流執政的趙、魏、韓三家聯合起來擊敗了智家,之後三家把晉給分了。分完之後當時最強的是魏國,面積不大但國力極強,剛分家單獨出來過日子就攻城略地、四處惹事兒。戰國的特性與春秋比起來就是地盤誰搶了誰要,纔不管當初周王是怎麼封的。魏國作爲當初晉國的三分之一,依然打得秦國滿地找牙,秦只有兩塊好地方,最好的是河西,其次是關中,戰國一開篇魏國就吞併了秦的河西地帶,接下來魏國任用吳起大將軍率領5萬精兵直插關中,秦國糾集50萬大軍還是被吳起吊打,好不容易勉強從春秋走出來的秦國,眼看馬上又要亡國了,而且這次春秋的特性早已被各國抹去,可能是秦國註定有大事在後面等着它,又得益於戰國的形式而倖存了下來。

春秋末期到戰國初期秦國都是外強中乾 秦國當時的實力有多弱 第4張

那麼戰國什麼形式呢?一句話就是各國之間的互相牽制。如果說春秋的總目標是大國想讓更多的小國每年給自己納貢的話,當這個蛋糕全部吃幹抹淨之後,大國們的目標就改成了消滅其他國家。於是就出現了當一個國家太強、太橫時,其他國家就會看不下去,要麼背後捅一刀子、要麼拖一下後腿。就在秦國要滅亡的時候,最北邊的趙國看不下去了,派兵南下攻打魏國,吳起撤軍使秦國有了喘息的機會。

春秋末期到戰國初期秦國都是外強中乾 秦國當時的實力有多弱 第5張

秦國就是這樣一個國力大起大落的諸侯國,當它弱時誰都打不過,當它強時誰都打不過。

歷史記事
歷史真相
未解之謎
世界史
歷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