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密史 > 未解之謎 > 古代媒婆的地位究竟是什麼樣的 她們是如何得知誰家有女兒到了出閣之際的

古代媒婆的地位究竟是什麼樣的 她們是如何得知誰家有女兒到了出閣之際的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2.55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很多人都不瞭解古代媒婆的事情,接下來跟着小編一起欣賞。

前言

古代影視劇作品經常會出現“父母之命,媒妁之言”這句話,到底什麼是媒妁呢?其實它是古代媒婆的稱呼。

和現代的自由戀愛的愛情不同,在古代男女雙方結婚前是要經過媒婆的說媒的。

媒婆在我國古代的婚姻史其實起到了很大的作用,許多影視劇作品常把媒婆的形象醜化,這種先入爲主的思維很多時候讓人誤解了媒婆的真正作用。

那麼在古代媒婆的工作到底是什麼?她們在當時的社會地位如何?

古代媒婆的地位究竟是什麼樣的 她們是如何得知誰家有女兒到了出閣之際的

一、媒婆的來源

媒婆只是一種稱呼,在古代媒人的稱呼分別是紅娘、月老、媒妁以及媒。她們在我國悠久的婚姻歷史中,默默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從歷史記載來看,真正形成媒婆制度的朝代在周朝時期,媒婆被稱爲“媒氏”。

也許很多人不知道,古代媒婆還是個公職單位,中央會按期發放俸祿,而她們的工作就是負責全國各地的計生等民生問題。

《周禮·地官·媒氏》記載:媒氏,掌萬民之判。

其主要意思新生嬰兒出世後,必須到媒婆處登記生辰八字。同時規定,男子三十娶妻,女子二十歲嫁人。

同時條例規定,如果經過媒婆邀約後,男女有一方臨時放鴿子,是要被罰款的;另外,如果已婚夫婦,在家裏和外人偷情,一旦被抓住,不僅罰款,還要經受牢獄之災。想不到在古代,媒婆的權利這麼大。

值得注意的是,在秦代以後,雖然在官方上沒有關於媒官的記載,但從各種歷史文獻中能夠看媒官平時的工作內容。她們的工作主要是在衙門裏處理婚姻登記等事宜。

古代媒婆的地位究竟是什麼樣的 她們是如何得知誰家有女兒到了出閣之際的 第2張

《紅樓夢》中也有關於媒婆工作的記錄,第七十回裏就說到:“有官媒來求說探春”。這裏的官媒可不是如今所說的官方媒體,而是官方媒婆。

根據當時的法律,官媒的身份是在被衙門所認可的,她的職務和身份等同於衙役。其工作內容種類繁多,甚至包括管理衙門裏的女犯人的婚姻之事,當然,民間的夫妻間吵架甚至鬧離婚,也是媒婆需要處理的事務。

二、媒婆的工作是什麼?

古代媒妁,也就是媒婆的工作分爲公私兩種,一種是官媒,類似於現代的“民政部門”。

這些官媒的工作除了說媒之外,最主要還是負責各個地方的男女適婚青年的登記、登記、調研等管理工作。在西周時期,官媒就已經出現。

“凡男女自成名以上,皆書年月日名焉。令男三十而娶,女二十而嫁,凡娶判妻入子者皆書之”

唐朝時期,不僅規定男女雙方在結婚前,必須經過媒人的說媒,如果雙方私自結婚,是需要受到當時相關條例的懲罰的。

《唐律疏議·戶婚》:“爲婚之法,必有行媒”

古代媒婆的地位究竟是什麼樣的 她們是如何得知誰家有女兒到了出閣之際的 第3張

另外,如果在媒人說媒的這對男女中,發現他們的年齡不合法,這是的媒人就需要負相應的法律責任。

“諸嫁娶違律,祖父母、父母主婚者,獨坐主婚。……未成者,各減已成五等。媒人各減首罪二等”

這是唐朝法律對於官媒的約束與管理,對後世關於媒人制度的發展有着較爲重要的歷史意義。

唐朝政府本着爲男女雙方認真負責的態度,正是怕有不遵守職業道德的媒婆,錯報年齡和家庭,導致男女雙方的“非法婚姻”。

同官媒相對應,私媒則是民間以媒人爲職業的人,他們大多對當地各家各戶的狀況瞭如指掌。

平時也經常走家串戶地瞭解情況若是哪家有適齡男女,他們就會從中間拉線搭橋,進行說合,待說合成功後就會收到一定的財物報酬。

官媒在當時封建社會男尊女卑的社會環境下,對於男女婚姻有着非常重要的促進作用。

影視劇中故意醜化的媒婆形象,其實在現實生活中,她們更像是民政局碰到認真工作的阿姨。

媒婆對於當時所有新生兒的管理就是一項繁雜而瑣碎的統計工作,對於當地每個新生兒的生日,健康程度,家庭狀況,媒婆都要了如指掌。

同時如果社會上有夫妻之間因爲吵架而鬧離婚,也是需要媒婆去處理的。

在當時的封建社會,女性如果被丈夫一紙休書休了,基本上宣告她下半輩子無法再結婚了,因此媒婆對於夫妻吵架事務的處理方式,粗中有細,像極了如今居委會熱心腸的大媽。

古代媒婆的地位究竟是什麼樣的 她們是如何得知誰家有女兒到了出閣之際的 第4張

放在現代社會,如果有人問“幾歲了,還不結婚?”估計沒有人會搭理他。

可在古代,問這種問題的肯定是媒婆,而且媒婆有權利要求男女雙方,在規定的年齡結婚。

這也是她們日常的管理工作的一部分——督促適婚男女成婚。

官媒的說媒方式可比私媒霸氣多了,畢竟她有政府撐腰。比如某個地方如果出現了男女比例失衡,如某個村的男光棍太多了,官媒在說媒時,就會附上一些相關的優惠政策,如給增加幾頭牛,增加幾畝田等等,目的就是爲了讓女方心甘情願嫁過去。

如果這件事處理不好,長期下去會導致某個地方的人口比例出現嚴重失衡。

在古代,人多就代表勞動力多,更決定了地方的經濟實力和生產關係。

如果女性到了是試婚年齡,還是不願意嫁人,官媒就有權利爲她制定一個男人,這是通過官方口令傳達的,如果女性拒絕,是犯法的。

有時候制定的男性,品行優良,那就是成就了一段美好姻緣;可對方如果是個好吃懶做的人,那女方也只能自認倒黴。

官媒說媒在當時可是一件大事,因此每個家庭對於說媒的關注很高。尤其是女性,到了適婚年齡,父母就會火急火燎地找到媒人討論關於女兒的婚姻之事。

媒人不僅有官方認證,就連文學界也認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正是出自孟子之口。這句流傳千古的肯定在當時的封建社會形態如同給媒人蓋上了個大紅章。由此可見,媒人對於封建家庭中的地位,她在某種程度上,決定了一個家族今後的興衰。

《詩經》記載,當時不少女性拒絕男性的原因,不是因爲不夠愛對方,而是因爲男子找不到好的媒人說媒,由此可見,婚嫁之事不是男女雙方你情我願就行,還得有靠譜的媒人,這樁婚事才能成。

古代媒婆的地位究竟是什麼樣的 她們是如何得知誰家有女兒到了出閣之際的 第5張

當然了,既然有官媒,民間就有私媒。和官媒相比,私媒出現的時間較晚,但對於當時的社會形態來說,也是民心所向的事情。

私媒就是我們口中的媒婆,也就是影視劇作品裏醜化的經典原型。可不要小瞧這些媒婆的本領,她們那三寸不爛之舌,能把死人說成活人。

也正因爲此,官媒怕私媒在民間弄虛作假,導致男女婚姻之事出亂子,於是規定,通過私媒介紹的婚姻,必須要到官媒處登記,纔算是當時法律承認的婚姻。

男權社會的封建社會,男女授受有別,在很多時候,男子和女子相處的機會少之又少。頂多在街上見過面,斷然沒有如今的厚臉皮問:“姑娘,結婚沒有?”

而這也是不少女子糾結的地方,沒有人知道自己是否婚嫁,於是這就是需要私媒,她們掌握了區域內各個適婚男女的情況,從中爲他們牽線搭橋。

三、媒婆的社會地位

說到媒婆在封建社會的地位,我們再回顧孟子那句“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媒人的地位已經和父母一樣,她們的地位如同家中的長輩。

在人與人隔閡的封建社會,只有通過媒人的走街串巷,才能爲男女牽線搭橋。

在沒有社交軟件的古代,就算是自己的鄰居,也未必知道對方是男是女,婚嫁與否。媒人的工作和地位正體現在此。

從漢朝開始,中國人的婚姻遵循“三媒六證”的禮俗。男女婚姻必須要經過媒人,甭管你們愛得多深,沒有媒婆的婚姻,在當時被稱爲“私合”。

這樣的婚姻不僅在家庭中毫無地位,就算在社會上,也不被人承認。

這樣習俗延續至今,現代在結婚典禮上,都會出現證婚人。而證婚人正是德高望重的老人或領導才能擔任,由此可見媒人在當時的社會地位。

古代媒婆的地位究竟是什麼樣的 她們是如何得知誰家有女兒到了出閣之際的 第6張

結語

隨着社會的發展,現代人的婚姻觀早已沒了媒妁之言這一說,自由愛情是當今的主旋律。

甚至很多年輕人,奉行“丁克”和“無性婚姻”等各種婚姻模式。時代的發展讓社會的包容性更強,現代人以多元化的生活方式在同一個社會中生活,這是時代賦予人們的權利。

而古代人的婚姻中,對於“自由”的概念幾乎爲零,婚姻自由在古代雖然是個美好願景,可在男權社會的當下,是沒有成立根基的。

媒人的出現正是對這種社會的完美互補。往小了說,她們成就了男女的姻緣,往大了說,她的出現,改變了一個地方的人口配比,甚至拉動了整個地區的生產力。

參考文獻:

《詩經》

《周禮·地官·媒氏》

歷史記事
歷史真相
未解之謎
世界史
歷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