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密史 > 未解之謎 > 劉備興師伐吳,歷史上諸葛亮的態度到底是怎樣的?

劉備興師伐吳,歷史上諸葛亮的態度到底是怎樣的?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3.44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小編知道讀者都很感興趣諸葛亮的故事,今天給大家帶來了相關內容,和大家一起分享。

大家都知道關羽大意失荊州,也都知道劉備討伐東吳,當然至於火燒七百里,夷陵戰敗,白帝城託孤這些也都瞭然於心。

可是關於劉備興師伐吳歷史呈現出兩種不同的論調,尤其是對於諸葛亮的態度、言論呈現出兩種極大反差描述。我們一起來看一下吧。

吾苦諫數次,只是不聽

這句話出自三國演義的第八十一回,劉備親自到士兵操練場上校驗士兵,並且決定擇日興師討伐東吳,御駕親征。

當臣子們得知這個消息之後,全都跑到了諸葛亮的府邸,要求諸葛亮勸諫劉備不要如此魯莽。

諸葛亮說了很多的話,而其中這一句最爲重要。從這句話當中,我們能夠看到諸葛亮是不願意劉備討伐東吳的,而且多次表明立場,多次拒絕。

卻說二賊當夜割了張飛首級,便引數十人連夜投東吳去了

在關羽大意失荊州被東吳所滅之後,自己的二弟張飛也出了意外,兩個宵小之人奪了二弟的首級,跑到了東吳去。

這又是一個導火索,在這個導火索之後,劉備直接率領部隊出師討伐。

自此開始,諸葛亮一直再說一句話:倘若法正在此,那就好了。

孝直若在,必能制主上東行

諸葛亮似乎對法正有着充足的信念,認爲只要法正在的話,就必然能夠阻止劉備東行。

三國志的相關記載

章武二年,大軍【敗績】

在三國志當中,諸葛亮也說過這句話。哪一句話呢?如果法正在的話,必然能夠阻止劉備東師伐吳。

但是說的這一句話有一個相當大的前提,很多史學家或主觀或被動的忽視了,我們必須在此點出,那就是戰敗之後。我們可以這樣理解:劉備出師討伐東吳,在戰敗之後諸葛亮才一直說,如果法正在的話,就不會有這樣的事情發生了。

好,我們順着這個時間線,必須再往前看一下:劉備在出師討伐東吳的時候諸葛亮在幹什麼,諸葛亮又在說什麼,有沒有明顯的阻止劉備討伐東吳的跡象呢?

兵勢無常,在於觀變出奇

胡三省曾經對諸葛亮的此次策略變化和他對於劉備出師討伐東吳進行了系統的覆盤,說出了這樣的一句話:行軍作戰沒有常理可言。

劉備興師伐吳,歷史上諸葛亮的態度到底是怎樣的?

這句話非常巧妙,巧妙就巧妙在我們僅僅能夠找到這樣的一句話(諸葛亮所說),來描述諸葛亮那個時間節點的態度,可也僅僅是如此而已。

同樣的道理,我們繼續在《法正傳》裏面去尋找相關的時間節點,終於找到了如下九個字:

就復東行,必不傾危矣

好的,這九個字和最開始的那幾個字聯繫在一起,我們能夠得出一個結論:諸葛亮在劉備討伐東吳的這一方面,的確存在一個模棱兩可的態度,最起碼他沒有我們想象的那樣決絕。

這句話翻譯過來是什麼意思呢?意思就是如果法正還活着的話,哪怕劉備率領部隊討伐東吳,蜀漢也不會有這麼嚴重的損失。

諸葛亮和法正的身份差別

肱骨之臣的爲難之處

在大家的思想認知當中,諸葛亮是整個蜀漢的二把手,屬於一個絕對意義上的自由人,想做什麼做什麼,而且上面有劉備的支持,下面也有滿朝文武的認同,那真實情況真的是這個樣子嗎?

並不是,我們仔細分析諸葛亮的身份地位就不難發現:在關羽大意失荊州的時候,諸葛亮就已經相當於丞相的存在了。

按照大家的所思所想和認知,作爲一個丞相,那不是想幹什麼幹什麼,想怎麼幹就怎麼幹嘛,哪怕劉備做出一些不合理的事情,諸葛亮也可以直接拒絕呀。

很抱歉,這僅僅是一種理想的丞相制度,在真實的歷史當中,丞相和皇帝的關係說不清道不明,他們兩個既不是完整的利益結合體,也不是相互監督的對象,更不是拼個你死我活的敵人。他們兩個人僅僅是一個輔助性的作用,而且是相互輔助。

而當諸葛亮在進入川蜀之後,他的地位是代理左將軍。很多小夥伴會感到疑惑,爲什麼出現一個代理左將軍就類似於古代的丞相呢?我們需要從劉備的官職來看。要知道在劉備還沒有當皇帝的時候,他是有着對應的官職的,他的官職是什麼呢?沒錯,就是左將軍。

現在諸葛亮成爲了整個蜀漢的代理左將軍,這就意味着他可以時時刻刻代理劉備去行事,那麼諸葛亮和丞相有什麼區別呢?

當諸葛亮是丞相,劉備是帝王這樣的身份我們進行一個假想線性化的話,就會出現另一個問題,叫做帝相不合。

把這個問題掰開了、揉碎了,似乎只有一個環節,那就是一旦諸葛亮和劉備之間的關係不在和之前一樣友好的話,對於整個蜀漢來說是一個大危機。

丞相與言官的密切聯繫

這一點涉及到古代的經典政治哲學,帝王一般不會輕易的參與到與丞相相關的爭鬥當中,尤其是語言上的辯論。因爲這樣的一種辯論,很容易給手下帶來諸多誤解,對於整個帝國的統治會出現較大難題。

我們以唐朝爲例、以宋朝爲例就不難發現,一般皇帝和丞相站在一起即將出口傷人之時,丞相都會稍加示意,讓自己身邊的文臣頂上。

這裏所說的文臣,單純的指言官,也就是起到勸諫作用的官員。

在這裏我們又會衍生出另一個名詞,什麼是言官?言官的作用是什麼?

先講一個小故事,這個小故事非常有趣,發生在朱元璋的身上。話說某一日,朱元璋在宮外找了樂女。想要休閒一下,結果被言官發現,然後言官直接要求朱元璋按照皇家規定將這幾個樂女趕出宮去,並且向自己道歉。

一向強橫的朱元璋,在遇到這種事情的時候,竟然也沒了脾氣,趕緊穿好衣服,跑到外面對着言官道歉。

法正的特殊優勢

孝直避箭

法正這個人相對而言比較耿直,而且一旦自己認定的事情,八頭馬也拉不回來。比如法正在向劉備勸諫的時候,直接跑到了前線,把劉備嚇了一跳,趕緊招呼他躲避箭矢。

就這麼一個急脾氣,連劉備都沒有辦法,就更不要說這個急脾氣直接懟上劉備了。

而以劉備的仁義之心,自然也不會把法正怎麼樣,法正勸諫劉備幾乎是一個雙贏的事情。當然除了這些表象之外,還有一點非常重要,法正在蜀漢的軍事地位和政治地位要比其他大臣高上一點點。

至於這一點涉及到了川蜀的部隊組成,涉及到了川蜀的權利糾紛,我們不再過多闡述。

劉備爲何非要討伐東吳?

在三國演義當中,我們能夠明顯察覺到諸葛亮對於蜀漢和東吳兩個國家之間的關係變化所產生的焦慮感。按照諸葛亮所說,無論是蜀漢和東吳的人際關係、軍事關係、經濟關係一定要做到密切配合,因爲雙方之間一旦出了矛盾,對於曹魏來說可就真的是漁翁得利了。

但是在《三國志》的記載當中,我們沒有察覺到諸葛亮對於繼續和東吳合作下去的意願,當然諸葛亮和東吳的關係也沒有僵硬到無法化解。

劉備興師伐吳,歷史上諸葛亮的態度到底是怎樣的? 第2張

而劉備討伐東吳主要有三方面因素,這三方面因素,無論哪一方面諸葛亮也無法形成強有力的反擊。

張飛、關羽之死

當我們提出這一個論點的時候,很多小夥伴可能不以爲意,認爲一個帝王如果因爲自己的兄弟、自己的朋友出現了某些事情就不顧一切,一定不是一個好的帝王。

但是這樣的一種說法似乎有道理,卻又沒有太大的道理,因爲在三國時期對於兄弟之間的情誼看重的很。

比如孫權曾經就差一點點沒有遏制住和公孫淵開戰,原因也是爲了自己的所謂兄弟情誼。在三國時期、在那個年代對於兄弟情義非常看重,因爲那個年代如果連自己的兄弟情義都不看重的話,想要讓兄弟們跟隨着你似乎非常困難。

當然,這樣的一種價值觀、這樣的一種價值理念在隨着時代的變化不斷的變化,大家要理解這一點是非常困難的,我們只能拿孫權當作一個例子進行縱向比較。

孫權要飄了

如果單純的是因爲張飛、關羽之死,估計諸葛亮還會有一點說辭。但是按照當時的情況來看,孫權已經準備攻打益州了。

蒙爲國家前據襄陽,如此,何憂於操,何賴於羽?

在《三國志呂蒙傳》當中,我們能夠發現孫權在奪取荊州之後開始了一系列的佈防,而這一系列的佈防讓呂蒙直接掌握軍權,並且跑到了前線去。

很多人會說,呂蒙掌握軍權不假,呂蒙跑到前線去也不假,只不過萬一呂蒙起到一個防備作用,單純的防備劉備反撲呢。

璋乃改永寧爲巴郡,以【固陵】爲巴東

接下來發展的態勢超乎了劉備的預料,因爲孫權從來沒有想過防備反撲,他想到的只有一點,那就是重挫蜀漢。

在三國演義當中,孫權會給我們這樣的一種思想認知,能不打仗就不打仗,安居樂業的過自己的小日子,無慾無求,沒有野心,每天吃好喝好玩好。

可是這也僅僅是三國演義當中的孫權表現罷了,在真實的歷史當中,孫權要比三國演義中的孫權還要狡詐。想想也是必然,如果一個人成績平平,能力平平,他又能怎樣坐上這個寶座呢?

而孫權之所以磨刀霍霍,準備和蜀漢進行開戰,是因爲荊州一旦歸了孫權,孫權的實力大增,在實力上面已經隱隱超過了蜀漢。

而蜀漢的關羽,張飛先後去世,給了孫權和東吳更大的信心。關羽活着的時候,大家忌憚關羽的威名。與此同時,張飛也在一旁隨聲附和,大家對於張飛、關羽這兩個人甚是頭疼。

可是伴隨着關羽大意丟荊州之後,張飛也莫名其妙的被砍下頭顱來。這個時候,孫權以及整個東吳開始躍躍欲試。

而在孫權的思想認知當中,即便自己不去找劉備的麻煩,這道坎也邁不過去了,劉備也必然而然的會和東吳進行決一死戰,與其如此,倒不如先下手爲強,搶佔一個先機。

蜀漢失敗的未必會有如此的慘

蜀雖狹弱,而備之謀欲以威武自強

蜀漢短時間內看起來士氣受損,無論是將士、無論是精銳士兵全都大打折扣,但整體來看劉備還是有和東吳決一死戰的實力。

這裏面主要涉及到三個板塊:

第一個板塊爲蜀漢的儲備人才。

大家要明白,蜀漢自古以來都是易守難攻,而蜀漢的內部幾乎是別有洞天,對於整個蜀漢而言,無疑是天傑地靈之地。

整個蜀漢擁有着相當多的後續儲備人才,無論他們是行軍作戰還是做徭役,都有一定量的人力基礎。

這也是爲什麼諸葛亮能多次率領部隊出師伐魏,這與蜀漢的地形以及蜀漢特有的優勢有着密切聯繫。

第二個板塊在於蜀漢師出有名。

古代行軍作戰最講究的就是師出有名,因爲師出無名的話,很容易遭到全天下的唾棄。

舉一個簡單的例子,在靖難之役時已經火燒到了眉毛,朱棣還在四處慌亂的尋找如何去對付朱允炆的名義上的藉口。而古代行軍作戰如果師出無名的話,很難得到當地百姓的支持。

從當時的東吳和蜀漢的關係來看,東吳違約在先,搶得了荊州,消滅了關羽,並且張飛的死和東吳也有着剪不斷的聯繫。蜀漢表面上看是一個純粹的受害者,這個時候受害者向強勢的那一方發起反擊,有着得天獨到的優勢。

第3個板塊,蜀漢已經無法和曹魏作對抗了。

東吳和蜀漢的關係出現裂痕的時候,呂蒙就已經率領部隊,兵臨城下。

這個時候如果蜀漢再一味的和曹魏做對抗,可能東吳就會趁着蜀漢軍力空虛的時候直接討伐蜀漢。而蜀漢絕對意義上會呈現出兩面夾擊的狀態,對於蜀漢政權來說會出現一個大危機。

與其討伐曹魏,最終讓東吳佔了便宜,倒不如先收拾一下東吳,看一下能不能把荊州奪取回來。

取荊州四郡,備【怒】,必大興師伐之嗯。

歷史啓示錄

蜀漢的發展在一定程度上已經超過了所有人的預料,而蜀漢討伐東吳並且展開了夷陵之戰,最終火燒700裏連營,劉備白帝城託孤,這一系列事件衍發下來,所有的人都沒有預測到。

爲什麼所有的人都沒有預測到呢?原因很簡單,因爲戰爭原本就是瞬息萬變的事情,最開始的時候佔據絕對意義優勢未必能夠笑到最後,而最開始的時候師出有名也未必能夠取得大勝利。

很多人都說,因爲諸葛亮反對劉備出師討伐東吳,所以被劉備給軟禁起來了,整個蜀漢的所有事情都不讓諸葛亮來參與了,真實情況真的如此嗎?並不是這個樣子的。

當關羽、張飛兩個人去世,趙雲年邁無法再支撐整個戰場,蜀漢的力量極其複雜,其中川蜀量隱隱佔據高位,而蜀漢的原住民似乎又有着某些情緒想要爆發。在這種情況下,如果劉備把自己的全部家底統統拿出來和東吳對抗,可能最後自己的老家都被蜀漢的原住民給直接推翻了。

所以這個時候劉備必然會考慮到,一定要把自己的心腹留下來,留下來照看整個蜀漢。

而且劉備也並沒有大家想象的那樣不堪,在當時的狀態下劉備行軍作戰,他的指揮能力還是非常值得肯定的。只不過一個非常優秀的軍事作戰指揮家遇到了更加優秀的軍事作戰指揮家,當劉備遇到了陸遜,一切似乎已經成了定局。

在真實的歷史上,劉備出師討伐東吳,諸葛亮並沒有表達出明確的觀點,去也成不去也成。因爲這個去不去,本身就在模棱兩可之間。而當劉備出師討伐東吳最終失敗的時候,諸葛亮才說了那一句:法正沒在。如果法正在的話,或許可以減小損失。請注意這個時候諸葛亮說的是或許可以減小損失,也就是說諸葛亮隱隱約約之間已經贊同了劉備出師討伐東吳的計劃。

再加上最開始劉備討伐東吳時順風順水,甚至直接推到了東吳的大門口。戰役呈現出一片樂觀的態勢時,諸葛亮似乎也沒有太大的反駁意義和價值。但戰爭瞬息萬變,而這一次的劉備兵敗,迫使東吳和蜀漢再一次聯盟。可是這樣的所謂聯盟究竟能夠延續多久?也就不言而喻了。

歷史記事
歷史真相
未解之謎
世界史
歷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