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密史 > 未解之謎 > 古代庶吉士到底是什麼樣的官職 這個官職可以看出古代選官的發展

古代庶吉士到底是什麼樣的官職 這個官職可以看出古代選官的發展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2.84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對庶吉士很感興趣的小夥伴們,小編帶來詳細的文章供大家參考。

熟悉明朝歷史的朋友,可能會發現這樣一個有趣的現象。

從明朝中期開始,很多在歷史上比較有名的朝廷官員,大都做過一個叫做庶吉士的官。到了明朝後期,更是有所謂非庶吉士不得入閣的說法。

古代庶吉士到底是什麼樣的官職 這個官職可以看出古代選官的發展

庶吉士到底是個什麼官?爲什麼在明朝中後期階段,會有這樣的規則呢?

1.古代的選官制度

要了解爲什麼庶吉士這個官位會這麼重要,我們首先要先來了解另外一個問題。

古代是怎麼選官的?

有的朋友可能會說,是通過科舉制來選官。這當然沒有錯!但問題是,科舉制是從隋朝纔開始出現的,隋朝以前呢?實際上,在中國古代,人才的晉身和升遷的制度,經歷過非常漫長的演變,在這個過程中,也是有很大變化的。

古代庶吉士到底是什麼樣的官職 這個官職可以看出古代選官的發展 第2張

首先,是秦漢之前。

衆所周知,中國在春秋時期之前,一直都是奴隸制社會。整個社會,就分爲兩類人,一類是奴隸主,一類是奴隸。前者是統治者,後者是被統治者。

在古代,官員的作用肯定是爲了維護統治,談不上什麼平等。這樣一來,官員自然也就理所應當的由這些奴隸主貴族來擔任的。

古代庶吉士到底是什麼樣的官職 這個官職可以看出古代選官的發展 第3張

從夏朝開始,一直到春秋早期,都是這樣的。比如在西周時期,一般一個諸侯國統轄地域能夠達到幾百裏,就已經算大的了。就這麼大點的地方,有幾個心腹的貴族統治就夠了,自然也不用太考慮選人才的問題。

但是春秋之後,就不一樣了。

隨着諸侯國之間逐漸兼併,國土面積越來越大。原本的統治模式,已經不再適用於廣袤的統治地域。再加上諸子百家開始逐漸出現,普通的平民甚至奴隸,也有可能掌握一些很過人的本事,成爲所謂的精英。這個時候,如果再單純從奴隸主裏面選拔官員,已經無法將絕大多數精英選拔上來,統治穩固性就不牢靠了。

於是,所謂的選拔客卿的制度出現了。

古代庶吉士到底是什麼樣的官職 這個官職可以看出古代選官的發展 第4張

比如,戰國時期,經常會出現哪個國家的國君,聽說一個人才很厲害,然後拜爲客卿後,迅速讓國家變得強大起來。如商鞅、吳起、蘇秦、李斯等,都是這個樣子。當時的制度,是可以讓一個原本沒有任何官身的人,短短几天內迅速成爲一個國家最高級官吏的。

戰國之後,便是秦朝。秦朝本身壽命很短,在選拔人才制度的改進上,並沒有做出太多貢獻。但到了漢朝就不同了,漢朝是個大一統國家。到了漢朝之後,全國性的選拔人才的制度,第一次開始出現了。

察舉制,舉孝廉。

古代庶吉士到底是什麼樣的官職 這個官職可以看出古代選官的發展 第5張

當時的人認爲,如果一個人很孝順,這個人自然就會很賢明,當然也就能做好官。所以,從漢武帝時期開始,所謂的察舉制便開始實行起來。由地方的官員或者郡望推薦,將這些在地方上有賢明的人,推薦到朝中去做官。

這種制度,其實是一種很大的進步。當然,帶來的負面影響也不小。一個是大家因爲都想做官,就開始比誰更孝順。比孝順的一個方法,就是誰祖輩去世之後,陪葬品更豐厚。據歷史學家估計,漢朝後期,大約國家三分之一的收入,都被這些人給埋到土裏了。

古代庶吉士到底是什麼樣的官職 這個官職可以看出古代選官的發展 第6張

另一個,則是世家大族開始崛起。

既然你讓地方的官員和郡望推薦,選拔和推薦人才的權力,就落到了地方上一些大家族的手裏。從西漢開始,大量的世家開始紛紛登上歷史舞臺。這些世家大族,在接下來的千年時間裏,一直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他們可以輕易影響一個地方,甚至一個國家的興衰。

三國時期,魏國首創的九品中正制,其實也是在察舉制上做出了一點改進,但其本質,還是這種推薦制度。從西漢開始,一直到隋朝,這期間上千年的時間裏,都是靠着這種推薦的制度,來選拔人才的。

古代庶吉士到底是什麼樣的官職 這個官職可以看出古代選官的發展 第7張

但從隋朝開始,隨着科舉制的出現,事情開始徹底變化了。

想做官?那你就得去參加科舉!反正就是一場考試,不管你是什麼身份,考得上就當官,考不上就不當官。這種選拔方式,比起當初的舉孝廉來說,實在是不知道進步了多少倍。

古代庶吉士到底是什麼樣的官職 這個官職可以看出古代選官的發展 第8張

在接下來的千年裏,科舉制也在逐步發展。隋唐的時候,如果出身一些勳貴家族,不通過科舉,也是可以做官的。但到了明清之後,要想做大官的話,那就非得考過科舉才行。考不上的話,就算你老爹是當朝首輔,你老丈人是皇帝陛下,一樣沒有用!

2.觀政制度的出現

到了這兒,我們大概將古代的選官制度,簡單回溯了一遍。我們大致可以知道,從明代開始,科舉制逐漸發展到了巔峯,想要做官,就必須經過科舉考試。

但如此一來,另一個問題又出現了。

通過科舉考試這羣人,怎麼分高下?怎麼讓他們分別去做什麼官?

古代庶吉士到底是什麼樣的官職 這個官職可以看出古代選官的發展 第9張

這又是一個大問題!

要知道,古代科舉大多是三年一考,每次考過之後,至少會出現上百個進士。但是朝中三品以上的真正大官,數量纔有多少?怎麼確定這些人去做什麼官?

讓考試第一的狀元去做首輔,完全憑成績說話?這當然很公平,但卻很沒腦子。古代皇帝也不傻,當然能考慮到,如果一個人特別會考試,科舉考試無敵,但是就是不會當官!那又怎麼辦呢?

讓一個只會寫八股文,其他什麼都不會的狀元,去處理天下大事?那還不天下大亂了!

古代庶吉士到底是什麼樣的官職 這個官職可以看出古代選官的發展 第10張

於是,從明代開始,所謂的觀政制度就出現了。

所謂的觀政制度,其實就是說士子在通過科舉考試之後,先別當官,先去六部九卿各大部門去看看!先去跟着前輩們學習一下!在觀政的過程中,這些考過了科舉的進士們在觀察如何處理政務,皇帝和最上面的那幾個大官,也在觀察他們。要是發現比較有能力,自己又能信任的,自然也就會逐步任用了。

當然,也有一種說法,就是考過科舉之後,直接就能當官。這種說法倒也不算完全錯誤。比如,著名的范進中舉。范進中了舉之後,就可以縣府教宜、主簿一類的末流佐官。舉人也有擔任知縣主官的,但是很少。畢竟相對來說,官員的位置還是少一些,考過去的舉人還是更多一些。

古代庶吉士到底是什麼樣的官職 這個官職可以看出古代選官的發展 第11張

當然,考過科舉就能做官,終究還是有一個限度。想考個狀元之後,就直接讓皇帝封你個封疆大吏?那除非是哪個皇帝瞎了心了。

真正的封疆大吏,往往是通過科舉之後,仍然要在官場上攀爬好多年之後,纔有望成功的。

3.庶吉士到底是個什麼官

說過前面這些前置事情後,我們總算可以開始談談庶吉士的事情了。

庶吉士到底是個什麼官呢?

答案是,類似於今天的儲備幹部。當然,是比較高級的那種儲備幹部。

古代庶吉士到底是什麼樣的官職 這個官職可以看出古代選官的發展 第12張

明朝洪武初年,自打朱元璋登基之後,便創立了剛纔我們說過的觀政制度。老朱是苦出身,當然不會做蠢事。他當然知道,人才光通過科舉還不行,通過科舉之後,還是需要長時間磨練的。

在科舉考試當中,通過殿試之後,被稱作進士。考中進士之後,大家被分配到各個衙門去觀政。被分配到六部的這些,就被稱作觀政進士;被分配到翰林院的,則被稱作庶吉士。

被分配到六部的這羣進士,朝廷對他們的期望,就是將來去六部任職,他們在觀政期間,做的也是學習六部運轉的工作。

古代庶吉士到底是什麼樣的官職 這個官職可以看出古代選官的發展 第13張

而那些被分配到翰林院的庶吉士,就完全不同了。

庶吉士的工作,是作爲皇帝近臣,負責起草詔書,爲皇帝講解經籍等。運氣好的,還會被直接派到太子府上,做太子的老師。如果皇帝不幸駕崩了,太子即位的話,那這個之前給太子做過老師的庶吉士,自然就會直接進入朝廷中樞,成爲一等一的權臣了。

比如明朝的徐階和高拱,就是這樣的。

既然要給皇帝陛下講解經籍,這種機會,當然要比去六部觀政強太多了。所以,就算庶吉士這個官完全沒有俸祿,甚至還要在翰林院再多學三年,仍是讓所有進士都夢寐以求。

古代庶吉士到底是什麼樣的官職 這個官職可以看出古代選官的發展 第14張

當然,想要給皇帝陛下講經,當然也不是誰都可以的。只有考中一甲的前三名,再加上二甲裏面一些特別優秀的,才能擔任庶吉士這個職位。

至於爲什麼說,從明朝中期開始,就有了非庶吉士不得入閣的規矩,有了之前這些信息,我們當然也就很容易得出答案了。

因爲庶吉士這個職位,本來就是用來培養閣臣的。這些庶吉士,本來就被稱之爲儲相。

明清兩代的皇帝陛下很聰明,從一羣能夠考中進士的厲害人物裏面,再選十幾人,作爲重點培養的對象。這十幾個人,只要不自己作死,一步步在仕途上穩穩當當的前進,基本上最後都能成爲廟堂重臣。

古代庶吉士到底是什麼樣的官職 這個官職可以看出古代選官的發展 第15張

從明英宗以後,明朝的內閣大臣,大多是由這些庶吉士擔任,例外的情況很少。到了清朝,這個制度同樣沿襲了下來。清朝比較有名的漢人內閣大臣,基本上也都有過擔任庶吉士的經歷。

歷史記事
歷史真相
未解之謎
世界史
歷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