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密史 > 世界史 > 赫梅爾尼茨基起義爆發的背景是什麼?赫梅爾尼茨基起義的結果及影響

赫梅爾尼茨基起義爆發的背景是什麼?赫梅爾尼茨基起義的結果及影響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3.11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赫梅利尼茨基起義(波蘭文:Powstanie Chmielnickiego,烏克蘭語:Хмельниччина)是一起從1648年起,到1657年(或1654年 )爲止,發生在烏克蘭的哥薩克起義,這次起義變成了烏克蘭脫離波蘭統治的獨立戰爭。由博赫丹·赫梅利尼茨基領導的扎波羅熱哥薩克與克里米亞韃靼人和當地農民聯盟,與波蘭立陶宛聯邦的正規軍和準正規軍爆發了幾次衝突。這次起義根除了波蘭貴族與他們的猶太調解人對烏克蘭的統治,也結束了羅馬天主教會(以及聖經派和其他"租賃人")對全國的教會裁判權。

赫梅爾尼茨基起義爆發的背景是什麼?赫梅爾尼茨基起義的結果及影響

背景

隨着波蘭立陶宛聯邦在1569年建立,越來越多的魯塞尼亞土地漸漸併入一個強盛的貴族共和國--波蘭立陶宛聯邦中。1569年,盧布林聯合在同意建立聯邦的情況下,將立陶宛大公國南部的魯塞尼亞地區--加利西亞-沃爾希連、波德拉奇亞、波多里亞和基輔--併入波蘭王國王冠領地。雖然當地貴族享有聯邦貴族的全部權力,但因爲被波蘭文化同化的關係,他們與低下階層不合。這類貴族與上層的波蘭族權貴一齊鎮壓低下階層的魯塞尼亞人,並且引進了反宗教改革傳教士,使用猶太租賃人來經營他們的土地。

當地的東正教傳統也在1448年受到了莫斯科大公國的衝擊,因爲這時的莫斯科大公國獲得了教權。在北方俄羅斯的權力不斷增長,它試圖收復南方基輔羅斯,以及其繼承國家的土地。隨着君士坦丁堡被攻破,俄羅斯開始宣稱東正教的中心主教現在是莫斯科與全羅斯主教。天主教對東正教的衝擊於1596年的佈列斯特聯合達到極點,這個聯合試圖通過讓處在現在的烏克蘭、波蘭和白俄羅斯的東正教會與羅馬主教聯盟,來保持這些教會的自主權。在所有人尚未團結在一個教會之下時,自治的觀念深入該地區,並在博赫丹·赫梅爾尼茨基的軍事行動中浮出水面。

赫梅爾尼茨基起義爆發的背景是什麼?赫梅爾尼茨基起義的結果及影響 第2張

起義

1648年1月25日,赫梅爾尼茨基將由300到500名哥薩克組成的分遣隊帶到扎波羅熱部落,並很快殺死了受聯邦派遣,把守大門的衛兵。他曾經在部落中利用自身的雄辯本領與外交才能,很快鼓舞起受壓迫的魯塞尼亞人的鬥志。在他的手下擊退了試圖重奪部落的聯邦軍隊時,更多人加入到他的事業。在月末,哥薩克大會選舉他爲酋長。赫梅爾尼茨基利用他大部分資源來徵募更多戰士。他將使節送往克里米亞,命令克里米亞韃靼人通過祕密攻擊他們的共同敵人--聯邦,來加入他的行列。

1648年4月,起義的消息傳播到整個聯邦。也許是因爲他們對這次起義的規模估計不足,或者說他們想要儘快封鎖消息,聯邦王室大指揮官米克瓦伊·波託茨基與王室陸軍指揮官馬爾欽·卡利諾夫斯基在沒有等待親王耶熱米·維希尼奧維茨基的增援部隊的情況下,將3000兵馬派遣到赫梅爾尼茨基那裏,這支部隊由波託茨基之子斯特凡指揮。赫梅爾尼茨基很快集結他的軍隊,與他的敵人(尚在途中)在佐夫提-沃蒂交鋒,在這場戰役中,有很多在聯邦一方的登記哥薩克反戈一擊,轉而擁護赫梅爾尼茨基。這次戰役接下來,便是聯邦軍隊在科爾鬆戰役中的潰敗,波託茨基和卡利諾夫斯基雙雙被韃靼人俘虜,監禁。

除了主力部隊與軍事領導人的損失之外,國王瓦迪斯瓦夫也在1648年逝世,離開了六神無主,一片混亂的波蘭王冠領地。貴族被農民趕得四處逃竄,他們的宮殿與土地也被夷爲平地。而赫梅爾尼茨基的大軍一直都在向西進發。

赫梅爾尼茨基在比拉-策爾克瓦停下了他的軍隊,並向波蘭王冠領地提出一系列要求,其中包括增加登記哥薩克人數、恢復被迫減少對東正教忠誠的教會、發給哥薩克工資,這筆工資已經欠了5年了。

在這一點上,農民起義的消息會讓像赫梅爾尼茨基這樣的世襲貴族心煩;但是,在與顧問討論從各地收集到的資料後,哥薩克領導層馬上意識到,自治的可能性已經達到了唾手可得的地步。雖然赫梅爾尼茨基與貴族和權貴之間的個人恩怨影響了他,讓他成爲了革命者,但是成爲魯塞尼亞國家的統治者纔是他的抱負,這也是讓這場起義從單純的暴動發展成民族運動的原因。赫梅爾尼茨基讓他的軍隊在皮利亞夫齊戰役中參與一起農民起義,給了微弱不堪,精疲力竭的波蘭軍隊又一沉重的打擊。

聯邦利用200000紅古爾登作爲交換,來說服赫梅爾尼茨基不去圍攻利沃夫。他後來在扎莫希奇休息,等待波蘭新國王的當選。赫梅爾尼茨基在確信約翰二世·卡齊米日不會干涉他在魯塞尼亞的計劃後,他在1648年的聖誕節於基輔進行了一場歡欣鼓舞的入城儀式,在那裏他被贊爲"遭受波蘭奴役者的摩西、救星、救世主與解放者……全羅斯赫赫有名的統治者"。在1649年2月與一個由議員亞當·基西爾領導的波蘭代表團在佩雷亞斯拉夫談判時,赫梅爾尼茨基宣稱,他是"羅斯全權獨裁者",並稱他"在烏克蘭、波多里亞和沃爾希連……在他遠及利沃夫、海烏姆和哈里赫的土地與公國上,享有足夠的權力。"在波蘭使節的耳中,這句話很明顯,就是說赫梅爾尼茨基不再將自己僅僅定位爲扎波羅熱哥薩克的領導人,而是一個獨立國家的領導人,而且開始對羅斯的主權提出要求。一篇在維爾紐斯寫就,頌揚赫梅爾尼茨基(1650年-1651年)的頌詞這麼解釋道:"在波蘭,這是國王約翰二世·卡齊米日·瓦薩,在羅斯,這是酋長博赫丹·赫梅爾尼茨基"。

赫梅爾尼茨基起義爆發的背景是什麼?赫梅爾尼茨基起義的結果及影響 第3張

在茲巴拉日與茲博裏夫戰役後,赫梅爾尼茨基在茲博裏夫條約中,爲哥薩克贏得很多特權。但在戰爭重新開始時,他們過去的盟友克里米亞韃靼人拋棄了他們,在哥薩克在別列斯特赫科戰役慘敗後,赫梅利尼茨基被迫在比拉-策克瓦承認失敗者的條約。一年後,哥薩克在巴託赫戰役中雪恥。

 影響

在幾個月之內,幾乎所有的波蘭族貴族、官員和牧師被殺,或被逐出現在的烏克蘭。聯邦因這次起義而損失了至少100萬人;猶太人死傷極爲慘重,因爲他們是貴族政權人數最多,且最易見到的代表。 起義開啓了波蘭歷史的一個時代--大洪水(其中包括瑞典對聯邦的入侵),這次起義雖然暫時地讓烏克蘭脫離了波蘭的統治,獲得了自由,但很快,他們又落入俄羅斯人的枷鎖之中。1654年,赫梅爾尼茨基因部下被連年的戰事削弱,勸說哥薩克在佩雷亞斯拉夫條約中,與俄沙皇合作,這個條約也引發了俄波戰爭 (1654年-1667年)。雖然聯邦(在1658年的哈蒂亞赫條約中)試圖贏回對哥薩克的影響力,新哥薩克甚至變得更忠於俄國。隨着聯邦國力日衰,哥薩克越來越融入俄國,而他們的自治權和特權也被日漸盤剝,逐漸被俄羅斯人奴役。剩餘的一點特權在大北方戰爭後被完全奪走,因爲部分哥薩克站在瑞典一邊。在1795年讓聯邦覆滅的瓜分波蘭的時候,很多哥薩克已經被迫離開烏克蘭,到庫班河開拓殖民地去了。

這次起義最開始只是哥薩克起義,但在其他居住在烏克蘭的東正教徒(農民、市民、小貴族)加入他們後,這次起義的最終目的便變爲成立烏克蘭的主權國家。這次起義在終結了波蘭對這些哥薩克地區的統治這一方面上,取得了成功,但這些土地最終落入沙俄手中,烏克蘭的居民也遭受了更爲殘酷的奴役。這些事,以及波蘭的內政衝突,還有與瑞典和俄羅斯的戰爭,一起導致波蘭在這一時期內國力日衰(在波蘭歷史中,這些事件並稱洪水之戰)。

歷史記事
歷史真相
未解之謎
世界史
歷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