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密史 > 世界史 > 伏爾泰:享有哲學家國王的美譽,曾兩度入獄兩次被驅逐

伏爾泰:享有哲學家國王的美譽,曾兩度入獄兩次被驅逐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1.62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弗朗索瓦-馬利·阿魯埃,筆名伏爾泰,他是18世紀上半葉法國資產階級啓蒙運動的領袖和導師,被譽爲“法蘭西思想之王”、“法蘭西最優秀的詩人”、“歐洲的良心”。接下來小編就給大家帶來相關介紹,希望能對大家有所幫助。

伏爾泰出生在巴黎一個富裕的資產階級家庭。青年時期因諷刺攝政王奧爾良公爵被逐出巴黎;1717年又因寫詩諷刺宮廷貴族而被捕,關押於巴士底獄。

在獄中伏爾泰創作了第一部悲劇《歐第伯》,劇中抨擊宗教、批判朝政。

1725年,伏爾泰又因和小貴族德洛昂發生衝突而被捕入獄,釋放後被逐出法國,流亡英國

伏爾泰:享有哲學家國王的美譽,曾兩度入獄兩次被驅逐

伏爾泰在英國住了三年,考察了英國的政治制度、社會風俗,研究了牛頓、洛克等人的哲學、科學思想,寫出了他的第一部哲學和政治專著《哲學通信》。此書於1743年出版後,因宣傳唯物主義反對封建專制主義而被判決焚燬。

伏爾泰本人也被通緝,被迫逃亡到偏僻的小城西雷,在夏德萊侯爵夫人的城堡中住了15年。在此期間他寫下了哲學專著《形而上學論》、《牛頓哲學原理》以及大量戲劇、詩歌、小說。

1750年,伏爾泰接受了普魯士國王的邀請前往德國,在那裏住了五年,著又歷史著作《路易十四朝記事》。當伏爾泰發覺腓特烈二世只是利用他的聲譽來粉飾普魯士的專制統治時,毅然逃離柏林,在法國和瑞士的邊境凡爾賽那購買了費因城堡,度過了生命中最後的二十幾年。

這一時期他著又《哲學辭典》、歷史著作《彼得大帝通知下的俄羅斯》、《議會史》、哲理詩《里斯本的災難》、哲理小說《老實人》、《天真漢》、《耶諾與高蘭》、《白與黑》等著作。

伏爾泰:享有哲學家國王的美譽,曾兩度入獄兩次被驅逐 第2張

1778年,伏爾泰重返巴黎,受到人民的熱烈歡迎,這時達到他一生事業和榮譽的頂點,最終確立了他在18世紀法國啓蒙運動中的崇高地位。

如同維克多·雨果所說的:“伏爾泰的名字所代表的不是一個人,而是整整一個時代”。同年5月13日,84歲高齡的伏爾泰與世長辭。

伏爾泰是啓蒙文學的主將,享有“哲學家國王”的美譽。

他的全集包括哲學著作、歷史著作、史詩、抒情詩、諷刺詩、哲理詩、哲理小說、五十多部悲劇和喜劇以及一萬餘封信札,是一位留下了豐富文化遺產的偉大作家。他第一個將莎士比亞戲劇介紹到法國,又成功地將元曲《趙氏孤兒》改編爲《中國孤兒》,爲世界各民族文化交流事業做出了卓越貢獻。

伏爾泰的哲學觀點基本上是唯物主義的,在《哲學通信》中,他把洛克的唯物主義經驗論介紹到法國,並批判了各種唯心主義觀點。這個著作成爲當時資產階級反對封建專制的強大思想武器。

伏爾泰承認外在世界的客觀性。認爲物體的本質在於廣褒和不可人性;即使一個人又聾又啞,只要他又觸覺,就不會懷疑那些使他感到堅硬的東西的存在。

伏爾泰:享有哲學家國王的美譽,曾兩度入獄兩次被驅逐 第3張

伏爾泰的唯物主義觀點是自然神論的形式表現的,恩格斯指出:“公開的唯物主義或自然神論,成爲法國一切有教養的青年信務。”

伏爾泰認爲:“運動並不是憑自身而存在的;因此必須求助於一個最初的推動者。……整個自然界,從最遙遠的星辰直到一根草芒,都應當服從一個最初的推動者。”他承認在客觀世界之外有一個上帝,因爲“萬物都市宇宙中的藝術,而藝術證明創造主的存在”。

但是,伏爾泰的思想也有許多不足之處,具體爲何,請看下節。

承認的上帝與教會宣傳的賞善罰惡的人格神並不一樣。他認爲上帝通過一次創造活動創造了顯示世界之後,就不再幹預人間的事務了。宇宙是一架巨大的機器,上帝只是使“世界機器”運動而又不干涉它的活動的“偉大數學家”。

至於教會宣傳的上帝的屬性和本質,伏爾泰宣稱:“我是生成不能理解他們的”,“有一個神這一命題並不能給我們一個關於神是什麼的觀念。”由此可見,伏爾泰的“上帝”並不是天主教所崇拜的偶像,而是其機械唯物主義的邏輯所導致的必然結果,他以自然神的形式肯定了自然界及其規律的客觀性,這在當時是擺脫宗家束縛的一種簡便易行的方法。

歷史記事
歷史真相
未解之謎
世界史
歷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