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密史 > 世界史 > 波爾塔瓦戰役後的俄國:彼得一世正式加冕大帝

波爾塔瓦戰役後的俄國:彼得一世正式加冕大帝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3.04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波爾塔瓦勝利的最重要後果是波羅的海俄國佔領區的鞏固,這時的瑞典軍隊已經無力威脅這個地區。用彼得的話說,瑞典軍隊失敗後,“聖彼得堡的基石已經完全奠定了”。1710年,俄軍乘勝在波羅的海沿岸先後攻佔里加、雷瓦爾、維堡、剋剋斯戈爾姆和厄塞爾島等要地。

1709年11月,土耳其同俄國重訂和約,但此時的蘇丹對俄國的強大已深感不安。早在1708年瑞典入侵烏克蘭加劇了俄羅斯南部邊境地區的局勢,引起了土耳其的密切注意。波爾塔瓦戰役打開了俄羅斯-土耳其戰役之門,其結果引起了土耳其的不安。加之逃亡土耳其的查理十二大肆宣傳“俄羅斯威脅論”,鼓動土耳其政府對俄宣戰。於是,俄土關係惡化了。當彼得要求蘇丹引渡查理十二的時候,蘇丹艾哈麥德三世卻於1710年向俄羅斯宣戰。鑑於南線吃緊,彼得決定在波羅的海方向停止進攻,主力轉到南線,計劃從巴爾幹對土耳其實施突擊。1711年夏,彼得親率俄軍主力4萬餘人,向多瑙河下游孤軍冒進。土耳其出動10萬大軍,在克里木軍的配合下,包圍俄軍於普魯特河畔。7月20日,雙方激戰,俄軍彈盡糧絕,彼得被迫求和。最終彼得以歸還亞速及其附近地區爲代價與土耳其達成停戰協定。俄軍在對土戰爭結束後,恢復對瑞典的進攻。

1713年,爲了表明自己銳意向西方擴張的決心和信心,彼得把俄國的宮廷、參政院和外交使團遷往彼得堡。從此,彼得堡就代替莫斯科成了俄國的首都。新都是通向西方的門戶,它象徵着俄國文明的發展方向。同年,俄陸軍在艦隊配合下,在芬蘭灣沿岸維堡與赫爾辛基之間登陸,連克芬蘭許多城市。1714年夏,俄海軍在芬蘭灣口漢科角附近與瑞典艦隊展開海戰。8月7日,俄海軍經2小時激戰大敗瑞典艦隊。

波爾塔瓦戰役後的俄國:彼得一世正式加冕大帝

漢科角海戰後,俄艦隊佔領芬蘭與瑞典之間的海上跳板阿蘭羣島,並以此爲依託,在瑞典本土登陸。此時,由於顧慮俄國在波羅的海勢力的擴大,各盟國打亂了俄軍在瑞典南部登陸的計劃。加之英國開始施加壓力,俄國所有盟國先後同瑞典議和。1718年,俄、瑞也開始議和,但查理十二在挪威前線中彈身亡(1718年11月30日,在腓特烈斯塔殞命,究竟死於暗殺者之手,還是亡於敵方的流彈,史學界尚無定論),瑞典新女王在英國影響下拒絕和談。談判中斷,戰事又起。

1720年,俄海軍在格雷厄姆島附近大勝瑞典艦隊,多次在瑞典沿岸登陸,直逼首都斯德哥爾摩。1721年夏,俄海軍再敗瑞典艦隊。9月瑞典已無力再戰。俄、瑞兩國在芬蘭尼什塔特簽訂和約。至此,延續21年的“北方戰爭”宣告結束。

按照和約規定,俄國獲得了卡累利阿的一部分和英格曼蘭、愛斯特蘭、立夫蘭等大片土地。同時,俄軍退出芬蘭其餘地區,並將阿蘭羣島歸還瑞典。從此,俄國人得以自由地進入波羅的海。

尼斯塔特和約簽訂後,在彼得的授意下,參政院給彼得加上了皇帝的稱號,稱“大帝”和“祖國之父”,俄國也正式改國號爲俄羅斯帝國。

歷史記事
歷史真相
未解之謎
世界史
歷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