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密史 > 歷史真相 > 大將軍年羹堯死後後人都到哪去了?年羹堯後人

大將軍年羹堯死後後人都到哪去了?年羹堯後人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5.02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年羹堯的後人:在甘肅省酒泉市肅州區博物館保存着一副金銀線繡制的盔甲,外有鉚釘,內無甲片。據專家查考有關資料,這種盔甲系皇帝國所賜武官上朝時穿戴的禮服。這副盔甲的主人是清雍正皇帝之心腹撫遠大將軍年羹堯,盔甲的出處又與金塔連姓人有關。

年羹堯(1679—1726),清漢軍鑲黃旗人,字亮工,號雙峯。康熙三十九年(1700年)中進士,任瀚林院庶吉士,在國史館修撰功臣傳,後任檢討;康熙四十四年至四十七年(1705—1708)歷任四川、廣東鄉試正考官,侍讀學士;康熙四十八年(1709年)任內閣學士;康熙五十七年(1718年)任四川總督兼管巡撫事;康熙五十九年(1720年)任定西將軍;康熙六十年(1721年)任川陝總督;雍正元年(1723年)任撫遠大將軍,率部平定青海羅卜藏丹津之亂,素爲雍正心腹。後因功高權重,爲雍正所猜忌,於雍正三年(1725年)四月二十二日被貶爲杭州將軍,同年九月二十八日被下獄治罪,十二月十日賜其自盡,時年47歲。皇帝詔“令年羹堯自裁,其父年遐齡,兄年希堯革職,子年富,斬立決,其餘十五歲以上之子發遣廣西、雲南、貴州極邊煙瘴之地充軍,嫡系子孫將來長至十五歲,皆次弟照例發遣,永不赦免。”

封建時代,刑罰極其殘酷,發配極邊之地看似一條活路,其實生不如死。年羹堯給兒子們聘請的教書先生叫嶽鍾舉,爲人剛正講義氣,極受年羹堯信賴。年羹堯及長子年富被處死後,嶽鍾舉冒着被朝庭通輯殺頭的危險,帶上年氏鍾愛的小兒子年忠和年羹堯的一副盔甲倉惶出逃。他們首先逃到嶽的山西老家,此時山西正遭水患,百姓流離失所兩人無依無靠。無奈之下,嶽鍾舉想到年的五個老婆中有一個是甘肅武威一帶的人,年在們時對其家看顧頗多,且河西地曠人稀,遠離京城,易於避難,於是就帶着年忠來到了甘肅鎮番(今民勤)。逃難途中,爲了應付官府的盤查,將“年”姓謊稱爲“連”,自此年忠就成了“連忠”。嶽鍾舉的連忠在鎮番以做小買賣維持生計。乾隆元年(1735年)由鎮番懋遷(邊做生意邊遷移)到金塔落腳。最先來金塔的連姓祖先是連忠(其後人大多居住金塔鄉紅光村三、四組)。他們在金塔繁衍生息至今已有266年,總產數約30餘戶,共9代傳人。

大將軍年羹堯死後後人都到哪去了?年羹堯後人

嶽鍾舉冒着生命危險救下了年羹堯的一個兒子。他在金塔爲連忠娶妻蓋房,維持生活多年,自己一生沒有留下後人。他去世後,連忠將他埋葬在自己的田地邊。每逢年頭節下,連家子孫都要先給他燒紙,這個習慣一直延續至今,“先有岳家墳,後有連家人”的歌謠也在紅光村世代流傳下來。岳家墳在二十世紀70年代“農業學大寨”時被平整成耕地,這塊地的名字現在仍叫“岳家墳地”,由紅光四組村民連成富承包耕種。嶽鍾舉和連忠帶來的年羹堯盔甲,被連家視爲傳家寶,代代承襲下來。解放初期,因各種政治運動頻繁,連家後代恐保存盔甲招致不測,決定將其交由政府保管。因當時金塔尚無文物管理部門,他們也不願在當地張揚此事,就把盔甲交給了酒泉縣文化館。

據郭儀先生(原酒泉市文化館副館長,已去世)講,盔甲確實是一個30多歲的金塔男子送來的,用一個木製箱子盛放着,是他親自接收的,來人不願透露姓名。確切時間是1955年,地點是鐘鼓樓。據高正剛先生(原酒泉市文化館館長、文化局副局長,現已退休)講,1955年他剛參加工作,碰到的第一件事就是往鐘鼓樓上搬送文物,他親眼見到了那副裝在箱子裏的盔甲,因出於新鮮好奇還試穿過。金塔鄉紅光村連步春保管的家譜證實,他們的祖先連忠確實是從鎮番遷到金塔安家落戶的。

金塔縣縣誌辦幹部趙發理(現已退休)講,過去,“連”就讀作“年”,金塔連氏是年羹堯後代這一說法,在他剛寫縣誌時就聽說了。當時很多人證明,早在民國初期,連家供桌上就供着年羹堯和嶽鍾舉二人的畫像。還有人見到連家有半截劍,半截玉帶,據稱都是年羹堯用過的舊物。紅光村村民連步勤家珍藏的象牙筷子、象牙碗、玉帶扣、眼鏡盒子等,也是年羹堯留給後人的遺物。紅光村四組村民連得元稱:他們連家祖墳內有昭穆碑一個,上書“年羹堯”三字。早年歸併墳時,他見到的昭穆碑原來是一塊用城磚大小的東西做成的,用紅布包裹後裝在穀草筐裏埋入墳內。高永花證實她見過一塊昭穆碑。筆者查了連步春保管的連氏家譜,內中也有“昭穆”一詞。

現年73歲的紅光村三組村民連步芳說,她小時候家裏有一個用樹皮做成的盒子,盒內放着一頂紅纓大帽,大人不在家時她還戴在頭上玩耍過,帽子的樣式就跟電視劇《雍正王朝》中的官員戴的一樣,以後她嫁人,這頂帽子的去向就不清楚了。至於把盔甲送交酒泉的人到底是誰,至今仍然是一個謎。據金塔鄉中學教師連成軍(54歲)說:“送交盔甲的人十有八九是連中傑(已去世),因爲解放初期他是大隊幹部,又當過兵,政治嗅覺靈敏,選擇交盔甲而不露姓名的做法是很有可能的。

歷史記事
歷史真相
未解之謎
世界史
歷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