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密史 > 歷史真相 > 中國帝王自殺殉國的五種主要死法大盤點【圖】

中國帝王自殺殉國的五種主要死法大盤點【圖】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6.82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導讀:在中國的古代歷史長河中,帝王將相不計其數。僅封建朝代,從始皇帝嬴政,到末皇帝溥儀,史書上記載的有名有姓的皇帝有490多位,至於自己宣佈稱王稱霸的就更多了。按理說,有一位帝王就應該一位帝王陵,實際上,陵寑數量總數與帝王總數是不一致的。原因很簡單,其中不少帝、王系非正常死亡。每一次宮廷政變,每一次王朝更迭,每一次江山分裂,就意味着血流成河,就會有人死於非命。

中國帝王非正常死亡原因主要有三類:一自殺,二他殺,三縱慾。今天先聊“自殺”。其自殺方式主要有自刎、上吊、投水、自焚、服毒等五種。

自刎所謂刎,就是割脖子;自刎,就是自己把自己的脖子割斷,這是早年帝、王們自殺的主要方式之一。

大明王朝的開國功臣之一劉基所著的《述志賦》稱,“種霸越而滅吳兮,終刎頸於屬鏤”。屬鏤,是中國歷史上很著名的一把寶劍,吳王曾賜予伍子胥自刎用,與越王勾踐劍一樣出名。當初越大夫文種用計使夫差殺了伍子胥,吳滅亡後,勾踐難容功臣,文種也未能好好地活下去,勾踐以同樣方式令他用屬鏤自刎,劉基嘆息的就是這事情。這是史上很典型的“自刎案例”,當然這不是發生在帝王身上。在中國古代早期的帝、王中,選擇這種自殺方式的比較多,最著名的當數項羽的“烏江自刎”。這位生前不可一世的“西楚霸王”,雖然最後未能當上皇帝,但以這種“霸王的方式”結束楚漢之爭,還是頗爲英雄的,一直爲後輩世人推崇,廣受稱道。

當時項羽的軍隊被劉邦打敗,潰逃至垓下,即今安徽靈壁縣境內。當時軍情危急,劉邦的漢軍把垓下圍了起來,“四面楚歌”。在這種情況,愛妾虞姬和項羽訣別,先行自盡(見前文《項羽愛妾墓中出土<孝經>之謎》)。項羽率軍連夜突圍至烏江亭,烏江亭即晉初的和州烏江縣。當時亭長勸他東渡淮河,項羽放棄了,拔劍自刎。西漢司馬遷所著的《史記·項羽本紀》中是這樣記述的——

中國帝王自殺殉國的五種主要死法大盤點【圖】

“烏江亭長檥船待,謂項王曰:‘江東雖小,地方千里,觽數十萬人,亦足王也。願大王急渡。今獨臣有船,漢軍至,無以渡。’項王笑曰:‘天之亡我,我何渡爲!且籍與江東子弟八千人渡江而西,今無一人還,縱江東父兄憐而王我,我何面目見之?縱彼不言,籍獨不愧於心乎?’乃謂亭長曰:‘吾知公長者。吾騎此馬五歲,所當無敵,嘗一日行千里,不忍殺之,以賜公。’乃令騎皆下馬步行,持短兵接戰。獨籍所殺漢軍數百人。項王身亦被十餘創。顧見漢騎司馬呂馬童,曰:‘若非吾故人乎?’馬童面之,指王翳曰:‘此項王也。’項王乃曰:‘吾聞漢購我頭千金,邑萬戶,吾爲若德。’乃自刎而死。”

從這段記述中,可以看到,項羽自刎前的場面確實是相當悲壯的。自殺前還斬殺劉邦的兵士幾百人,身上也被砍了十幾刀,死時年僅31歲,稱項羽爲古今自殺帝、王中“第一條漢子”,並不爲過。在項羽自殺後,其頭也讓漢將王翳割了下來,提到劉邦處討封賞,王翳因此被封侯。

中國封建史上的第二位皇帝胡亥,也是採取自刎的方式殉國的。當時,宦官趙高把持秦政。當時陳勝、吳廣開始起義,天下大亂。胡亥對隱瞞真相的趙高十分不滿。本就有篡位之心的趙高動民絕念。派女婿閻樂帶領上千人,謊稱抓捕盜賊,直闖胡亥的行宮。在這種情況下,胡亥抽劍自刎。胡亥遭此結局,也是活該。其在位時殘殺手足、濫捕黎民,天下讓他搞得一團糟,不然也不會有陳勝吳廣的起義,自然也就不會有項羽、劉邦楚漢相爭。

上吊這種自殺方式大概是中國人最喜歡,也是最常見的結束生命方式之一。相比自刎,不見刀光劍影,顯得文明、溫和一些,留有全屍。所以,不論民間,還是宮廷,欲自殺時多會想到這種方式。

朱元璋死後,要求沒有生育過的嬪妃全部殉葬,結果嬪妃的手段就是令其自縊。當時讓嬪妃們好好吃了一頓飯後,把她們集中到一處行刑房,逼其站到設有機關的木牀上,讓她們將頭伸入綾帶結中。大太監一聲“準備好,上路啦”,站在牀邊的小太監就抽掉她們腳下的底板。想不到,明末帝朱由檢的殉國方式竟與朱元璋的嬪妃一樣,也是自縊。

中國帝王自殺殉國的五種主要死法大盤點【圖】 第2張

比起前任熹宗朱由校、光宗朱常洛、神宗朱翊鈞等,思宗朱由檢算得上是一位好皇帝,其力挽狂瀾之志,救大明江山於不敗的帝王氣概和急切心情,頗令史學家感動。朱由檢生於萬曆三十八年(公元1610年),到自殺時的1644年,生年僅35個春秋。自17歲開始當皇帝,在位18年,可以說朱由檢每一天都在爲朱姓搖搖欲墜的江山寢食難安。但國運不濟、龍脈受阻,最終讓外族滿人奪走了江山。

清人張廷玉主編的《明史》本紀第二十四《莊烈帝二》記述,“是夕,皇后周氏崩。丁未,昧爽,內城陷。帝崩於萬歲山,王承恩從死。”張廷玉的文筆比起司馬遷來,顯然不是一個檔次的,記述乾巴巴的,不像司馬遷把項羽的“烏江自刎”寫得那麼有現場感,催人淚下。敲響朱由檢喪鐘的是李自成,而不是清世祖福臨,即清朝“定都北京第一帝”順治皇帝。1644年3月19日,李自成攻入北京。危情之下,朱由檢早朝時親自擊鼓喚羣臣上廷,商議對策,竟然無一臣前來。朱由檢知道大明氣數盡了,遂決意自盡殉國,之前已進行了自殺前的各項準備。

18日夜,安排太子慈烺、三子定王慈燦、四子永王慈煥逃離。之後令母、妻、女諸女眷自盡,張太后(熹宗的皇后,朱由檢的嫂子)、周皇后先行了斷,後砍死了寵妃袁貴妃。爲避免公主留世受人凌辱,又砍殺女兒。邊砍邊哭,“女兒,你爲什麼生在帝王家啊?”結果幼女昭仁公主被砍死,長女長平公主被砍斷膀臂。在完成這一切後,朱由檢來到宮後的煤山,尋思自盡。當時煤山上有棵歪脖子老槐樹,朱由檢走到樹前,解下自己的腰帶,掛在樹上吊死了。明史記載很簡單,稱“十九日凌晨,自縊于禁苑煤山”,僅12個字。陪朱由檢一塊死的是老太監王承恩,也以同樣方式吊死在朱由檢對面不遠處。朱由檢上吊的老槐樹1949年後仍在,甚爲可惜的是,這一活文物在“文革”中被紅衛兵毀掉了,現槐樹爲後栽。

雖然張廷玉的《明史》寫的沒有司馬遷《史記》好,但也記下朱由檢臨死名言,“朕涼德藐躬,上幹天咎,然皆諸臣誤朕。朕死無面目見祖宗,自去冠冕,以發覆面。任賊分裂,無傷百姓一人。”朱由檢將此話寫在自己的衣襟上,表其殉國心志。因爲這話,朱由檢成了中國封建末帝中獲評價最高人,連奪他江山的滿族人都很感動,要責罰那棵老槐樹爲“罪樹”,用鐵鏈鎖起來“治罪”。後來清朝以“帝體改葬,令臣民爲服喪三日,諡曰莊烈愍皇帝,陵曰思陵”。

實際上,朱由檢死後是很慘的,屍體放在煤山上多少天都沒有人問事,據說都腐爛了。還是一個叫趙一桂的人,花錢掘開崇禎十五年,即朱由檢死前三年下葬的田貴妃的墓穴,將其與周皇后歸葬其中。好可憐,一代帝王的最後歸宿在,竟是自己的妃子墓。清朝後以“帝體改葬”,名其墓爲思陵,也不過是做個姿態而已。

中國帝王自殺殉國的五種主要死法大盤點【圖】 第3張

投水選擇這種方式並不爲歷代帝王看好,因爲中國人講究死要全屍,投水後屍體就沉水底了,雖然屍體全了,但成了魚蝦的美食,屍體都見不到了,哪還叫全?但這種方式的自殺成本幾乎沒有,上吊還要有一根繩子,投河什麼也不需要,一頭栽下去就行。

公元十三世紀三十年代,中國朝臣將士就發生過一次大規模的“集體投河自殺”事件。由范文瀾主編的《中國通史》第六冊“遼夏金部分”(蔡美彪、周清澍、朱瑞熙、丁偉志、王忠等執筆)也記述了這件事。天興三年(公元1234年)正月初九,南宋與蒙古兩股大軍攻入末帝完顏緒所在的蔡州城,當夜,傳位於完顏承麟。次日宋軍攻入,完顏守緒見金將亡,“自縊於幽蘭軒”。這個時候,督軍的宰相完顏仲德對諸將說,“皇帝已死,我還怎麼作戰。我不能死於亂兵之手,要去投汝水殉國。諸君善自爲計吧。”說完,完顏仲德投汝水自殺。見此情形,諸將都說,“宰相能死,我們就不能嗎?”孛術婁室、元志、王山兒、紇石烈柏壽等,及軍士五百餘人都紛紛投河自殺(見前文《朱元璋子孫乾的挖大清龍脈祕聞》)。

南宋與蒙古人聯合進攻,滅掉金國後,自己也未能免亡國的命運。完顏守緒當年早看到這種結果,曾派員到南宋議和。當時蒙古軍力最強,金國希望南宋與他們一塊“抗蒙”,否則金國不存了,南宋離滅亡也就不遠了,但南宋拒絕了金國的遊說。果然,在金國滅亡45年後,即公元1279年,南宋讓蒙古人滅了。

南宋末帝叫趙昺,是度宗趙禥的兒子,生於1271年,死於1279年,在位兩年,年僅8歲。這個小皇帝連年號都沒有,自然也無諡號。但因爲投海殉國,讓他在中國帝王中小有名聲。在忽必烈的蒙古軍隊(此時已叫“元軍”了)勢如破竹,打過長江後,南宋實際已不存了。1276年,元軍兵臨臨安城下,謝太后帶着權相賈似道擁立的小皇帝恭宗趙顯,打開城門投降。趙顯被俘北去,死無所終。與趙顯是兄弟的益王趙昰、衛王趙昺逃出。國不可一日無君,包括中國歷史上著名愛國將領文天祥在內的羣臣,復擁7歲的趙昰爲皇帝。元軍乘勝進擊,南宋朝廷搬到了現在的福建省會福州。趙昰在逃亡途中病死了。

中國帝王自殺殉國的五種主要死法大盤點【圖】 第4張

1278年,陸秀夫、張世傑再立8歲的衛王趙昺爲皇帝,移駐南海邊的厓山。1279年正月元軍進攻厓山,宋、元兩軍在這裏展開了最後一場較量,即此著名的“厓山之役”,戰鬥十分慘烈。南宋組織了20萬之衆的軍民進行保衛戰,不習慣海戰的元軍要攻下厓山是很困難。但抵抗20多天後,因海水漲潮、後援缺乏、元這誘降等“天、時、人”原因,元軍得手。二月初五,戰至傍晚,南宋諸軍大潰。當時風雨驟起,昏霧障目,咫尺不相辨。在這種情況下,上演了一出千古絕景:“陸秀夫負趙昺赴海死”。小皇帝跳海,寧死不屈的南宋軍臣,也紛紛跳進了無際的南海碧濤之中,追尋小主子去了,史稱義也。南宋的滅亡似乎有一種宿命,忽必烈是至元八年,即1271年定國號爲元的,亡國之君趙顯和趙昺都生於這一年,結果一個被元俘去了,一個讓逼投海了。

自焚選擇這種自殺方式,如同吳王夫差、西楚霸王項羽揮劍自刎,是需要一番勇氣的,要承受痛苦的煎熬。中國帝王中如此視死如歸者並不多,比較有名的是李從珂、朱允炆兩位皇帝。

李從珂生於公元886年,死於公元936年,是五代十國時期後唐的末帝。原姓王,時人稱王阿三,爲後唐明宗李亶的養子。其皇位是從李亶第三子、閔宗李從厚的手裏取得的,其部下殺了李從厚後,李從珂當了皇帝。後大將石敬塘造反,叛變後唐,裏通外國,勾引來契丹兵。936年底11月,石敬塘的軍隊攻入都城洛陽,李從珂將堆滿柴草的玄武門樓燃着,最後城焚人亡。石敬瑭還算有點良心,將從餘燼中找到的李從珂臂骨、大腿骨,以王禮安葬。李從珂無諡號,史稱後唐廢帝。

朱允炆是明朝的第二位皇帝建文皇帝,朱元璋的嫡長孫,太子朱標的兒子。如果不是因爲父親朱標意外病死,或許朱允炆就不會有這個火光之災。但歷史是不允許“如果”的,朱允炆自焚,或許也是命吧。造成朱允炆自焚事件的責任人是他的四叔朱棣,即後來的明成祖。朱元璋死後,知道自己的兒子可能會給新皇帝惹麻煩,於是遺詔諸藩王不要進京(南京)奔喪。《明史·太祖紀》記載,“帝遺制,‘朕膺天命三十有一年······諸王臨國中,毋至京師。諸不在令中者,推此令從事。”而且據說,朱元璋臨死時給朱允炆留下了一個鐵匣,讓他危急時刻打開。

根據朱元璋的遺詔,朱允炆從速辦了朱元璋的喪事,將其歸葬東郊的孝陵。考慮到各地藩王對中央政權的威脅,兵部尚書齊泰和大常卿黃子澄出計策,剝奪各路藩王的兵權,朱允炆採信,遂着手“削藩”。此舉對於剛登基的朱允炆來說,是非常必要的,但有點早了。政權未穩,操之過急,結果給朱棣找到了起事的理由:一是父親死了連一面都未見着,二是“清君側”。實際上,朱棣本來就計謀篡位,朱允炆此舉正好成全了朱棣(見前文《朱元璋下葬前後都發生了什麼》),“靖難之災”出現了。建文四年(公元1402年)六月,燕王朱棣攻破應天府。朱棣兵到內城時,宮內燃起了熊熊大火,原來朱允炆放火自焚了。

中國帝王自殺殉國的五種主要死法大盤點【圖】 第5張

朱棣兵過長江已到城外時,朱允炆希望不要自家人打自家人,派員前去求和,有話好說。但事已至此,這話等於白說,朱棣未理。看到大勢已去,朱允炆下令焚宮。據說,火起後朱允炆與皇后攜手跳入大火之中,衆妃嬪侍從等也先後蹈火殉葬。朱棣進入後宮後,找了三天,都不見朱允炆的下落。後來,依宮人指點,從火灰裏扒出了一具已燒焦的屍體,稱是朱允炆。但屍體分不清男女,朱棣懷疑有詐。於是,朱棣派人到處尋找追殺,太監鄭和出海就其中的一路人馬。因爲這原因,中國歷史上最偉大的航海壯舉,“鄭和七次下西洋”誕生了,也是意外之傑作了。

有人稱,朱允炆自焚實是假象。清朝文人呂世安即持此觀點,在其所著《二十四史演義》裏即稱,朱允炆出家做和尚了。當朱棣的大軍攻入內城時,朱允炆派人取出藏在奉先殿的鐵匣子。打開一看,裏邊有三張度牒,三件僧衣、一把剃頭刀、金十錠、遺書一封。書中囑讓他從位於太平門的鬼門出城,其他人則從水關御溝走。朱允炆出了鬼門後,見早有一和尚在等他,原來是接他出家的,命該續上朱元璋的前世未盡佛緣。上述所言,實際上是民間傳說,並不見正史記載。所以,朱允炆的下落誰也弄不清,此事成了中國歷史上最具懸念的謎案之一。因爲生不見人死不見屍,朱允炆也是明帝中唯一沒有陵寑的皇帝。

服毒毒殺這種方式,從世界範圍內來說出現的都比較多,可以保留全屍,痛苦時間短暫。但服毒其實並不是中國帝王首選的結束生命方式,有的似乎還不太接受。如,東晉末帝司馬德文就不太喜歡之。

司馬德文生於公元385年,是孝武帝司馬曜的兒子,安帝司馬德宗的弟弟。東晉末年,中國社會動盪不已,世象雜亂。時大將劉裕最有野心,於公元418年派人將司馬德文的哥哥司馬德宗勒死了。後扶植司馬德文上臺,史稱晉恭帝。一年後,即公元420年6月,劉裕露出了狼子面目,擬好詔書,逼司馬德文禪位於他。司馬德文禪位後,劉裕降之爲“零陵王”,歷104年的東晉就此滅亡了。

司馬德文禪讓後,劉裕仍不放心,於次年,即公元421年9月,讓兵士用被子把司馬德文活活捂死了。劉裕本是逼其服毒自盡的,已派人到秣陵,送給司馬德文一瓶毒酒。但司馬德文稱,“人凡自殺,轉世不能再投人胎”爲由,拒絕服毒,此事史稱“秣陵鴆殺”。司馬德文被劉裕捂死時僅37歲,後葬於衝平陵。有意思的是,當時送毒酒的大臣張偉,見司馬德文不飲,不忍弒舊主,但又無法向劉裕交代,乾脆自己飲毒酒自殺了。

中國帝王自殺殉國的五種主要死法大盤點【圖】 第6張

西晉時著名的“白癡皇帝”司馬衷之死,據傳即服毒自殺的。但他服毒一事比較蹊蹺。司馬衷是晉世祖司馬炎的第二個兒子,生於公元259年,9歲被立爲太子,司馬炎在公元290年死後由他繼位。司馬衷之愚笨在中國帝王中是很出名的,也鬧出過好多笑話。《晉書》本紀第四《惠帝》記載,當時天下饑荒,餓死了好多人,有臣子告訴他,他竟然覺得不可想象,稱“何不食肉糜?”因爲太蠢,當年司馬炎要廢掉他,因楊皇后的強烈反對未果。

司馬衷除了愚笨,還因爲他有一位著名的醜皇后賈南風。賈南風皮膚很黑,眉間長痣,身材粗短,而且性格不好,妒忌心特重,特別糟糕的是她喜歡男色,淫得讓人無法理解。司馬衷當了皇帝,賈南風就成了皇后。爲了把控住司馬衷,她不讓其他嬪妃沾邊,但自己卻公開與太醫偷情,還到處找潘安這樣年輕英俊的面首供自己淫樂。因爲司馬衷愚蠢,賈氏專權,無惡不作,設計廢掉太子司馬遹,就是其中一惡。

司馬遹是司馬衷與當年才人謝玖所生。謝玖爲屠夫的女兒,雖然出身低賤,但長得漂亮。司馬衷被立爲太子後,讓她去陪寑,以好讓蠢兒子知道牀邊風情,留下龍種。誰想,謝玖真的懷孕了,生下的孩子就是司馬遹。有意思提,司馬遹都三四歲了,司馬衷竟然不知道自己有兒子,也真夠蠢的。賈氏不能生育,又想除掉司馬遹,便抱妹妹的孩子謊稱親生,欲立她的假兒子爲太子。

公元299年,賈南風讓喝醉後不知東西南北的司馬遹抄了一份文字:“陛下宜自了。不自了,吾當入了之。中宮又宜速自了。不了,吾當手了之。”這“陛下”就是司馬衷,“中宮”即賈南風。賈南風便將司馬遹的“親書”呈給司馬衷看,有人奪其皇帝寶座,司馬衷不蠢了,如此逼皇帝、皇后自殺的太子怎麼能留?結果太子司馬遹被以謀反罪廢掉,遣至許昌。次年,賈南風又追殺司馬遹,派宦官孫慮帶着太醫配好的毒藥至許昌,逼司馬遹服毒自盡。司馬遹不從,孫慮趁他如廁時,從後面“以藥杵椎殺之”,司馬遹死時僅二十三歲。

中國帝王自殺殉國的五種主要死法大盤點【圖】 第7張

賈南風的惡行引起了司馬諸王的憤怒,導致了“八王之亂”。在政變中,司馬衷被誘食毒餅而亡,後世多稱是“八王”之一的司馬越所爲。但司馬衷到底是怎麼服毒的,誰人所使,史書上交代並不詳細,也有保留意見。《晉書》稱,“後因食餅中毒而崩,或雲司馬越之鴆。”

上術五種方式爲史書上覺見。實際上,帝、王們主動結束自己生命,以身殉國的手段遠不止這些。但有點要注意,現代人動輒的“跳樓”,卻少見於史,大概是因爲古代沒有摩天大樓吧!

歷史記事
歷史真相
未解之謎
世界史
歷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