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密史 > 歷史真相 > 朱允炆削藩到底採用了什麼方法?

朱允炆削藩到底採用了什麼方法?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1.19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朱允炆削藩到底採用了什麼方法?下面小編爲大家詳細介紹一下相關內容

1398年對於初立不久的大明朝來說,這一年註定是極爲不平靜的一年。先是大明朝的開國君主朱元璋於6月24日駕崩於應天皇宮,後就是新皇朱允炆登基成爲了大明朝的第二任統治者。“先皇去世,新皇登基”按理說並不稀奇,但是稀奇的就是登基的不是朱元璋的兒子,而是他的孫子,雖然此時的朱元璋諸子雖然礙於朱元璋臨死前的遺詔,暫時都老老實實的奉自己的侄子爲君,如此大明朝表明上也極爲平靜的完成了皇位的新老交替,但是似乎誰都知道在這平靜的表面下早已開始醞釀着一個巨大的風暴。

朱允炆削藩到底採用了什麼方法?

而這一次大風暴最終也在數月後隨着周王朱橚“復召還京,錮之”的旨意後開始在大明朝全面爆發。歸其原因在於剛登基數月不到的朱允炆深感自己的這些叔叔們極爲不可靠,長期以往必然會威脅到自己的皇權,甚至會引起如同西漢七國之亂那樣的禍事,最終他決定先下手爲強,開始着手削藩。而隨着周王朱橚的下馬,緊接着代王朱桂、湘王朱柏、齊王朱榑和岷王朱楩先後落馬。

可是正當朱允炆準備對藩王中實力最強大的燕王朱棣動手的時候,不過卻由於時任北平都司張信的泄密,朱棣在朱允炆未對其動手前就率先起兵造反,且爲了名正言順,朱棣就以朱元璋當年所編著的《皇明祖訓》中的“朝無正臣,內有奸逆,必舉兵誅討,以清君側”爲理由向建文帝發難,最終的結果就是1402年朱棣攻進北京,後登基稱帝,而朱允炆則下落不明。

當然衆所周知朱允炆本不會輸,在當時以全國之力去攻打一個藩王對於任何人來說都是易如反掌的,但是朱允炆卻偏偏輸了,爲此其結局不免讓人唏噓。其實很多人都不知道,當年在朱允炆決定削藩之時,在朝廷上除了有黃子澄和齊泰建議的武力削藩的計策外,還有着其他大臣建議的其他計策,可以說如果當年朱允炆不採用黃子澄的建議,而是採用其他大臣所建議的計策,或許朱允炆就不會輸。那麼在當時朝中大臣在削藩上到底給了朱允炆什麼建議呢?

武力削藩

這個計策是方孝孺、黃子澄和齊泰等所提出的,他們力主以絕對的武力去解決藩王之禍,務求一勞永逸徹底的解決藩王的問題。而這種方案朱允炆在未登基之前就早已知曉,當年朱允炆還是皇長孫的時候就已經意識藩王的威脅,所以他曾經問過黃子澄“諸王尊屬擁重兵,多不法,奈何?”,那個時候黃子澄就給出了答案,那就是以絕對的武力來迫使藩王就犯。

當然在提出這個方案的時候,他們還會提出了之後的選擇,那就是用武力迫使藩王就範後,該如何對待他們,這時候黃子澄就提出一是徹底的廢除藩封諸王,二就是減少他們的政治和軍事大權,而最後朱允炆選擇了第一種,那就是徹底的廢除藩封諸王。其實可以說這個計策本身並沒有什麼不對的地方,畢竟在當時整個大明的實力是遠遠強於各地的藩王的,再加上當時所有全國的兵權都在朱允炆一人手中,所以以絕對的武力來迫使藩王交出手中的權利,這樣的確能做到一勞永逸。

但是這個計策雖沒有問題,卻在執行這個計策的人上出現了問題,在當時作爲這個計策執行的最高決策者,朱允炆、黃子澄、齊泰等人沒有一個是有軍事背景,他們就是一個又一個手無縛雞之力的書生,可以說他們只會讀着之乎者也,在軍事上他們一竅不通,能做到也就是紙上談兵。正如《劍橋中國明代史》一書中說到“他們都是書呆子,缺乏實踐意識和從事公共事務的經驗,也沒有領導才能;他們對於問題的分析往往限於紙上談兵,不切實際”。再加上當年的明廷經過朱元璋血腥的清洗早就沒有什麼真正會打戰的將軍了,而這從朱允炆派一個已經退休的太祖時期的,且能力並不突出的老臣耿炳文去率領明軍攻打朱棣就可見一斑了。

再加上當時齊泰、黃子澄等人的內部也早已有了裂痕,根本就做不到齊心協力,而且黃子澄這人也毫無識人之明。在當時耿炳文被朱棣打敗後,朱允炆詢問他們二人誰適合帶兵時,《明史》載“子澄薦曹國公李景隆代將,泰極言不可。子澄不聽,卒命景隆將。”李景隆是誰啊?正如朱棣當年評價他所說“豢養之子,寡謀而驕矜,色厲而中餒,忌刻而自用”,簡單的說他就是一個胡作非爲,混吃等死的公子爺,黃子澄居然推薦他爲將,可想而知他的眼光有多差,而在當時齊泰也知道這個人不行,並極力阻止,但是黃子澄就是不聽,一意孤行,最終李景隆還是做了大明軍的統帥,之後也難怪朱棣在聽到這個人做大帥的時候,他會大喜的說出“昔漢高止能將十萬,景隆何才,其衆適足爲吾資也”這樣的話。

而最終也正如朱棣所說,李景隆這人將朱允炆一朝最後的精銳全部消耗殆盡,而朱棣也得以順利的進入了南京。此外,最爲重要的是朱允炆一開始實施武力削藩的目標就錯了。按理說即使你真要武力削藩也是先出其不意的幹掉實力最強大的那個,但是實際上朱允炆沒有這麼做,他不是去先幹掉燕王,而是先將那些實力不強的藩王幹掉,比如周王、代王等,說實話這些藩王根本就不足爲俱,可是朱允炆卻恰恰先將這些不足爲俱的藩王先幹掉,而這無疑就是打草驚蛇,最終讓朱棣察覺到朱允炆的削藩的用意,並也給了朱棣反應的時間,而就是如此最終朱允炆敗了。

曲線削藩

這個計策說白了就是採用西漢武帝時期所採用的削藩政策,也就是“推恩令”,正如《治安策》所說“割地定製,令齊、趙、楚各爲若干國,使悼惠王、幽王、元王之子孫畢以次各受祖之分地,地盡而止。”其具體的方法就是“讓諸侯王各分爲若干國,使諸侯王的子孫依次分享封土,地盡爲止,封土廣大而子孫少的人,就虛建國號,待其子孫生後分封。”,

簡單的說就是要求藩王在自己的子嗣成年後,必須要將封地同時分封給諸子,藉此來達到朱允炆一朝來實現削弱藩王勢力的目的。這條計策是建文大臣高巍所提的,據《明史》載“今盍師其意,勿行晁錯削奪之謀,而效主父偃推恩之策。”

其實這個計策是當時最穩妥的,也是最安全的做法。採用這個計策朱允炆不需要動兵,也不需要耗費任何的軍費,亦不用背上屠殺骨肉的罵名,就可以達到削藩的目的。可以說利用推恩來分裂藩王,對朱允炆的名聲沒有任何的影響,甚至還可能會贏得仁政的稱讚,當年的漢武帝在實施推恩令的時候,就是如此,沒有得到任何的罵名,卻贏得了仁政之名。但是無奈的是這條計策耗時太久,要知道在漢朝即使如同武帝這樣的英主也是用了足足數十年的時間才完全消除了諸侯的威脅,而且這項政策還是在平定了七國之亂,消滅那些實力最強大的諸侯國之後纔開始實施的。

而在朱允炆一朝藩王的實力在沒有受到削弱的情況下,這樣的政策就需要更長的時間才能實現。再加上當時的藩王子嗣幾乎沒有幾個是成年的,要知道作爲長孫的朱允炆當時也才21歲,那麼其他的藩王自然就更小了,所以說真要完全的對全國實施這項政策恐怕得等數十年,而在這數十年的時間裏你認爲那些藩王就不知道反抗嗎?藩王對於明朝來說危害本來就大,如果還要再等待數十年,恐怕那個時候藩王早就不是朱允炆想動的就動的了的。再加上實施之後還要等數十年,且在不出任何問題的情況下才能完全的達到削藩的目的,而這對於當時急於想要一次性的解決掉藩王之亂的朱允炆來說無疑是不被允許的,也就是如此最終朱允炆否定了這個計策。

徙地削藩

這個簡單的說就是時任戶部右侍郎卓敬在“曲線削藩”的基礎上所再補充的內容,據《明史.列傳第三十一》載“在北諸王,子弟分封於南;在南,子弟分封於北。如此則籓王之權,不削而自削矣。”也就是說在當時卓敬建議在實施推恩令的同時,在分封藩王的時候,北地的藩王子嗣要分封在南方,而南方的藩王子嗣則分封北方,以此來瓦解各地藩王對於本地的控制權,藉此就能達到完全掌控各地藩王的目的,這樣在日後朝廷對藩王要下手將更加的容易,可以說之後不出數年藩王之禍,自然就迎刃而解。

只能說此計不可謂不毒,如果真的這麼實施下去,恐怕數十年之內藩王之禍真的就迎刃而解了。而且卓敬在提出這個計策的時候,還特意說了這麼一句話“燕王智慮絕倫,雄才大略,酷類高帝。北平形勝地,士馬精強,金、元年由興。今宜徙封南昌,萬一有變,亦易控制。夫將萌而未動者,幾也;量時而可爲者,勢也。勢非至剛莫能斷,幾非至明莫能察。”可以說在那個時候卓敬就有先見之明就看到削藩的關鍵就在於燕王朱棣的身上,所以他就特別提醒朱允炆,說如果要削藩則一定要先對朱棣下手,先將他徙封到南昌,只有這樣他纔好控制,也只有這樣削藩才能繼續進行下去,而不會再出現過大的問題。

可是最終朱允炆因畏懼於朱棣的勇武,再加上他本人也很軟弱,這條計策也最終還是沒被朱允炆採納。試想看如果當年朱允炆能夠採納這個計策,恐怕也就沒有日後的“靖難之役”啦。

其實嚴格意義上來說這三條計策都是在有絕對的武力後纔可實現的,但是事實上在當時的朱允炆一朝即使被朱元璋清洗了那麼多能打戰的將領,它的實力還是依然大大的強於那些藩王的,畢竟藩王只有一地或一城,而朱允炆卻是擁有整個天下的。試想如果當年的朱允炆不是那麼的心急,對削藩之事做的不是那麼的明顯,依靠“曲線削藩”和“徙地削藩”這兩條計策,然後如同溫水煮青蛙式的慢慢耗死這些藩王,朱允炆的削藩絕對是可以成功的。

可以說如果這兩條計策被採納,那些藩王絕對沒有任何謀反的理由,畢竟藩王本就是皇帝所封,想怎麼封就怎麼封,想把你封在哪裏就封在哪裏,你沒有任何的藉口可以去反駁。但是可惜的是建文帝最終卻選了一個下下策,那就是直接用武力逼迫這些藩王們交出手中的權力,並強制性的將他們廢爲庶人,更甚者還逼死了湘王朱柏,要知道這些可都是朱允炆的叔叔啊。而他這般做,最終只會給人落下口實,也最終給了朱棣向他開戰的藉口,可以說從那刻起朱允炆就在道義上失去了先機。

不過如果此時的朱允炆如果能一直就這樣的狠下去倒也未嘗不可,只是無奈的是建文帝實在太書生氣,他手底下的那些黃子澄、齊泰等重臣又都是一些只會紙上談兵的文臣,再加上建文帝本來又是極爲優柔寡斷之人,最終他一次又一次的錯失消滅朱棣的機會,直至讓朱棣徹底反盤,並奪走了他的天下。

歷史記事
歷史真相
未解之謎
世界史
歷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