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密史 > 歷史真相 > 李白的一首炫技之作,你讀過嗎?

李白的一首炫技之作,你讀過嗎?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2.55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李白的一首炫技之作,你讀過嗎?下面小編爲大家詳細介紹一下相關內容

李白和杜甫,唐代詩壇的扛把子。雖然兩位是多年好友,但後世卻總是忍不住把他們比上一比。1000多年前,白居易寫了一篇散文,名字叫《與元九書》,元九就是大詩人元稹。這兩位志同道合的詩人,一起論了論李白和杜甫誰更牛的問題,得到的結論很一致:杜甫比李白牛。

本來這也沒什麼,反正當時李、杜都已過世,水平孰高孰低由後世評說。可這膽子不小的詩魔白居易,偏在這篇散文中寫了這樣一句話:

李之作才矣、奇矣,索其風雅比興,十無一焉

這話翻譯成白話,大概就是這樣:李白雖然是奇才,但他的作品如果按風雅比興等的要求來看,十首找不出一首好的。話都說到這個地步了,韓愈看不下去了,寫了一首《調張籍》,借教訓徒弟張籍來諷元稹、白居易之流。韓愈說:“李杜文章在,光焰萬丈長。不知羣兒愚,那用故謗傷”,言下之意:你們這些不懂李白的,根本就是愚兒! 因爲韓愈的加入,這場爭論暫告一個段落。

李白的一首炫技之作,你讀過嗎?

筆者也是李白的真愛粉,但是千年後,不褒不貶地來看白居易當初批李白詩的這個話,個人覺得從某個角度來說其實並沒有說錯。不信?咱們來看看李白的這首詩:

《峨眉山月歌》

峨眉山月半輪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夜發清溪向三峽,思君不見下渝州。

這首詩約寫於公元724年,李白23歲時,當時李白由蜀中乘船而下,準備開始行詩走天涯了。看起來,詩仙當時心情是不錯的,這首詩寫得明快自然,雖最後一句有思鄉的情緒,卻不哀也不傷。

但這首七言絕句,懂詩的人都能看出有不少毛病。雙聲平韻的韻律不完美咱們就不說了,李白的很多詩都存在工整度上的問題。最重要的是,這首詩通篇都在堆砌。首先是意境上的堆砌,後三句都在寫江水,大家看看唐詩中的精品,是很少見這樣的詩作的。其次,是地名上的堆砌,全詩28個字共寫了渝州、三峽、峨眉山、平羌江、清溪,一共是5個地名。每一個地點,他都沒有細寫,只是一筆描過,似流水賬一樣。

對於此詩堆砌的毛病,我們來看看清代文人王世懋在《藝圃擷餘》中的說法:“一篇中不可重犯故事,此病犯者固多、拈出亦見精嚴。”這個雖然是對七律的要求,卻是王世懋在評價李白這首詩時提到的。除了王世懋之外,王琦對此詩的評價也是:“古今犯者不少,寧盡汰之耶。”

這幾位大學者其實都發現了李白這詩是有瑕疵的,但最後這首詩還是成了李白年輕時的封神之作,這是爲何?其實原因很簡單,因爲表面上李白這詩確實有堆砌的毛病,但卻勝在了神龍行空的意境上。這5個地名,李白用山月、秋、影、水、夜色,再加了一點思鄉之情,把它們鑲嵌在了一起,令整首詩渾然天成。

這樣寫,既打破了傳統寫詩的規則,又體現了詩仙對語句控制上的能力,詩仙這其實就是在炫技。年少的他,或許就是想用這樣一首不合規矩的詩,告訴世人:我李太白就是這樣與衆不同!

理解了這首詩,我們再來看白居易當年的說法。是的,從對詩作“風雅比興”等要求來看,李白的很多詩人生工整度欠缺,結構上也亂得很,但若每個人寫起詩來都計較那些條條框框,唐詩顯然是達不到這樣的高峯的。沒有李白這種專門“搗亂”的詩人,就沒有唐詩的瑰麗多彩,這就是李白對唐詩的意義。也是這首詩,最終能成爲千古名作的原因。

歷史記事
歷史真相
未解之謎
世界史
歷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