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密史 > 歷史真相 > 爲什麼蜀國滅亡後,東吳還能支撐那麼多年呢?

爲什麼蜀國滅亡後,東吳還能支撐那麼多年呢?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1.12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東漢末年,王室解扭。黃巾肆虐,諸侯混戰。曹操得汝潁士族相助,率先定鼎北方。自此,魏國獨佔中原地區十之八九,其鋒芒正盛,令蜀漢與東吳不得不聯起手來,方能堪堪抵禦。

令人意外的是,進攻性很強的蜀漢政權(221—263年),卻率先亡於曹魏之手;而一向注重安穩發展的東吳政權(222—280年),在盟友蜀國滅亡之後,竟然獨自扛起魏晉攻勢長達十七年之久。

從地理位置上看,東吳有長江天塹爲險,因此能多次將敵軍據之門外。但從現實原因考慮,東吳之所以能將自身的地理優勢充分發揮,其實離不開江東地區發達的造船業,這便是他們賴以生存的一項硬核技術。

一、東吳發達的造船業

魏晉時期,由於中原飽受戰亂侵襲,導致全國經濟、政治中心出現一定下移,並逐漸形成以長江爲分界線,南北互相對立的政治格局。在此情形之下,孫權的戰略構想則是:“不取荊州,無以據長江;不據長江,不足以保江東。”

無論是取荊州、還是保長江,其實都離不開水戰。正所謂“巧婦難煮無米之炊”,既然需要水戰,只憑借善水性的精銳水師,顯然還遠遠不夠。因爲水軍士卒們想要有“用武之地”,還需要大批堅固戰船來施展自己的本事。

正因如此,東吳政權極爲重視造船業。在此期間,東吳造船規模空前龐大。據相關史料記載,東吳在武昌、建業、荊州、建安、夏口等地,皆設立有多個大型造船基地。

據《元和郡縣制》記載:“東漢改爲侯官,吳於此立點船都尉,主滴徙之人作船於此。”不難看出,爲大力發展造船業,東吳還特設相應官職,令其督造戰船。可見造船業對東吳來說,已經上升到國家戰略武器這一高度了。

《吳歷》中提到,曹操進攻濡須,孫權自引水師迎敵。曹操見江東水軍“舟船器仗,法伍整肅”,登時便體會到江東水師的強大,於是他感慨道:“生子當如孫仲謀。”

不僅如此,東吳造船業的效率也引人側目。《三國志·孫綝傳》注引《吳歷》又說:“少帝於宮內作小船三百餘艘,飾以金銀,師工晝夜不息。”僅僅是在宮內,便能迅速造出三百搜帶有裝飾性的小船,更別提一些專門的大型造船機構了。

二、東吳戰船的先進性

決定一場戰爭的因素向來複雜,因此東吳若只是擁有足夠數量的戰船,未必能總是在水戰中取得優勢。事實上,不僅東吳戰船的規模與數量十分可觀,就連它的造船技術,亦是十分先進。

首先,這體現在戰船的動力系統上。《太平御覽》注引《南州異物志》中說:“隨舟大小,或做四帆,前後沓載之。有盧木頭,葉如脂形,長丈餘,織以爲帆…...邪張相取風氣,而無高危之慮,故行不避迅風急浪,所以能疾。”

《南州異物志》的作者,便是東吳太守萬震。由此可見,東吳戰船中上的船帆,已經得到極大改進。這種複合式船帆不僅能讓東吳戰船得到更加充足的推進力,而且也能風浪、天氣等因素隨意調整升降,從而在保證戰船快速奔襲的同時,還能使得戰船的平衡性與穩定性得到有效保障。

爲什麼蜀國滅亡後,東吳還能支撐那麼多年呢?

其次,東吳戰船率先配備了“碇石”。古代戰船在水面上行進時,是遠離岸邊的。因此在一般情況下,船隻都需要“碇石”來穩固船身。有個專業名詞,叫做“拋錨”,它不僅指汽車發生故障而停止,更有船隻下“碇石”使自身停穩的含義。

而古代文獻中關於“碇石”記載,最早便見於《三國志·董襲傳》:“建安十三年,權討黃祖。祖橫兩蒙衝挾守沔口,以栟閭大紲系石爲碇,上有千人,以弩交射,飛矢雨下,軍不得前。”可想而知,東吳水師與敵軍交戰時,士卒們在自家船上奔走,猶如是“如履平地”。這麼一來,東吳士卒自然能在水戰中佔據明顯優勢。

另外,東吳戰船的載重量也很可觀。《三國會要》中提到,東吳有一種樓船,“載坐直是士三千人”,可見其規模之大,已經遠超同時代的戰船。

綜上,江東能屢次在水戰中取得勝利,並一次又一次將敵軍拒之門外,離不開東吳戰船在速度、穩定性與規模方面上的先進性。換句話說,也正是因爲東吳造船業的飛速發展,江東水師才總是能在水戰中佔據先機,從而立於不敗之地。

爲什麼蜀國滅亡後,東吳還能支撐那麼多年呢? 第2張

以致於《太平御覽》中有句話,叫做“舟揖爲輿馬 ,巨海爲夷庚”。東吳水師立於戰船上,就像是騎馬坐車一樣平穩;即便長江再怎麼波濤洶涌,東吳水師依舊是如履平地。這句話,不僅是東吳造船業的真實寫照,更是江東水戰屢戰屢勝的重要原因。

三、東吳敗亡不可歸咎於水師

說到這,或許有人會疑惑:在發達造船業的支持下,東吳既然已經擁有了一支強悍的水軍,爲何還是沒能堅持多久?事實上,東吳滅亡,不可歸咎於其水師不強盛,而是有更加深層次的原因,且從水師角度說明一下:

蜀、魏兩國相繼滅亡後,司馬炎便令人着手在蜀地打造水師。一方面,造船需要樹木,而巴蜀又多林地,晉軍在打造戰船之時,可以就地取材,從而避免運輸材料帶來的不必要麻煩。

而另一方面,長江是自西向東而流。晉軍從西蜀出發,可以順利而下“直搗黃龍”,直接對東吳都城建業造成威脅。因此不難看出,西晉對荊州出兵伐吳的計劃並不看好,這也從側面反映出一點:東吳水師儘管有所衰落,但依舊強大且不容忽視。

正因如此,西晉只能另闢蹊徑,效仿東吳據守曹魏的原理,採取“順流而下的”作戰計劃。果不其然,晉軍分六路大軍伐吳,其中王濬率領的大軍脫穎而出。他帶兵從蜀地順流東下,一路勢如破竹,最終迫使吳主孫皓獻城投降。

東吳據長江天塹,屢次在水戰中取得大勝,便得益於上游優勢;誰知日後滅亡,也吃了下游的虧,可謂是時也命也。

歷史記事
歷史真相
未解之謎
世界史
歷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