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密史 > 歷史真相 > 正統王朝中明朝庸君最多 明朝爲何還能立國三百年

正統王朝中明朝庸君最多 明朝爲何還能立國三百年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1.35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很多人都不瞭解明朝皇帝最瀟灑,接下來跟着小編一起欣賞。

除了五代十國、南北朝等荒唐的亂世外,正統王朝中數明朝的庸君最多。令人疑惑的是,明朝數百年間誕生了數十個無爲之君,爲何還能立國三百餘年呢?

正統王朝中明朝庸君最多 明朝爲何還能立國三百年

想要解答這個問題,我們必須要了解明朝不同於其他朝代的政治機構——內閣。

胡惟庸案改變了明初的官場,爲了整頓吏治,朱元璋廢除了宰相和中書省,鞏固了中央集權。原本由中書省掌握的閣權被平均劃分給了六部,而皇帝又擁有着直轄六部的大權。可以說,明初的皇權,比任何時期的皇權都有分量。

然而,雖然萬千大權集於皇帝一身,但軍國大政何其多?以皇帝一人之力如何能管得過來呢?朱元璋的初衷是好的,但經過一段時間的親力親爲後,他終於意識到自己分身乏術,無法面面俱到。故此,洪武皇帝設立了“文華殿大學士”一職,由幾名信得過的老臣來擔任。

雖然,“文華殿大學士”只是正五品,在中央算不得什麼大官,但他們手中的權力卻很高。此職名爲“大學士”,卻更像是皇帝的“祕書”,這也正是明朝未來內閣的雛形。等到朱棣靠着暴力手段當上皇帝后,雖然也曾像父親一樣試圖親力親爲,但常年征戰在外的他根本無法兼顧軍事與政治,所以他不得不派人入主文淵閣,幫助他處理政務。

不過,這時的明朝內閣卻仍無實權,正所謂“閣臣之預務自此始,然其時,入內閣者皆編、檢、講讀之官,不置官屬,不得專制諸司。諸司奏事,亦不得相關白”,閣臣的權力非常有限,實際的權柄仍被掐在皇帝手裏。朱元璋、朱棣這兩位皇帝之後,明朝的有爲之君便屈指可數了。到了明朝中期,皇帝的性格普遍懶散貪玩,所以閣權逐漸與皇權持平。

來自全國各地的奏摺,都需經通政使司分類彙總,然後遞交到司禮監手中,由太監交給皇帝“過目”。皇帝看過的奏摺,大多被送到內閣,由各位閣臣投票決議。決議以後,閣臣會將處理意見寫在奏摺上,摺子再次被遞送到皇帝手中進行批閱,最後下放到六部或地方機構執行。

熟悉明史的朋友都知道明中期的皇帝都是怎樣的庸人,這些皇帝基本不插手內閣事務,遞送到手裏的奏章也只是“過目”了事。對於有些皇帝來說,甚至連“看一眼”都嫌麻煩,乾脆全權甩手給內閣處理。

明內閣的完善,讓皇帝的政務變得無比輕鬆,甚至無需處理政務,把全部心思都放在享樂上。由於閣臣相互制衡,所以即便皇帝再昏庸再缺心眼,也不會對國家機器的運轉產生太大的運轉。

正統王朝中明朝庸君最多 明朝爲何還能立國三百年 第2張

最直觀的例子,就是萬曆皇帝三十年未曾早朝,而國家的發展依舊。就算皇帝老子幾十年不上班,明朝仍完成了平叛、平倭的壯舉,這是其他朝代想都不敢想的奇蹟。

歷史上哪個朝代的皇帝活得最舒坦?

無疑是明朝。

南唐後主喜歡詩詞書畫,玩兒丟了江山,成了趙匡胤兄弟的階下囚。宋徽宗每天鑽研瘦金體,最後卻讓金人抓到北方羈押半生。

再來看看明朝的皇帝老子,嘉靖帝一生癡迷於道教,每年花上百萬兩銀子煉製丹藥;正德皇帝窮兵黷武,喜歡封自己爲徵北大將軍四處惹事;明熹宗是個出了名兒的木匠皇帝,他的木工活精湛到一件工藝品賣到一千兩白銀。

正統王朝中明朝庸君最多 明朝爲何還能立國三百年 第3張

有人說,明朝皇帝的昏庸糊塗,都是清朝統治者惡意篡改或臆想的。不過,任何篡改和臆想,都不可能空穴來風。明朝皇帝的生活,是所有昏君都夢寐以求的。他們能肆無忌憚地發展自己的興趣愛好,不必受到輿論的譴責,且國家也不會滅亡,反倒會正常發展。

可以說,有了內閣制的存在,明朝的皇帝甚至成了“可有可無”的“國家代言人”。只要內閣一天不垮臺,國家機器就能正常運轉下去。從這就能看出明朝內閣的先進之處。當然,閣權的膨脹,勢必會對皇權造成一定程度的威脅。

明朝皇帝雖然庸,但並不糊塗,沉迷玩樂不代表撒手不管,利用宦官便是明朝皇帝的高明之處。在東西廠、錦衣衛出臺後,對內閣起到了一定彈壓的作用,讓明朝官場呈現一種微妙的平衡。

正統王朝中明朝庸君最多 明朝爲何還能立國三百年 第4張

總而言之,內閣制讓庸君倍出的明朝得以延續三百年,這種別樣的“無爲而治”在整個封建史上是絕無僅有的。

參考資料:

【《明史》、《明朝內閣制度》】

歷史記事
歷史真相
未解之謎
世界史
歷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