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密史 > 歷史真相 > 魏晉南北朝三百餘年大動亂分裂時期 楊堅是如何統一天下結束亂世的

魏晉南北朝三百餘年大動亂分裂時期 楊堅是如何統一天下結束亂世的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1.69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今天小編給大家準備了:楊堅統一天下,感興趣的小夥伴們快來看看吧!

秦皇漢武文治武功:一統華夏、開疆拓土,彪炳千古。遺憾的是當大漢王朝的落日西沉後中華民族隨即陷入了魏晉南北朝三百餘年的大分裂大動盪的歷史時期:公元184年爆發的黃巾起義直接動搖了漢王朝的統治基礎。各路地方割據勢力在鎮壓黃巾起義的過程中羣雄並起,而東漢朝廷實際上已淪爲一個有名無實的空架子。公元220年曹丕代漢標誌着中國歷史進入三國時期。三國時代之後西晉王朝只維持了三十餘年的短暫統一就在五胡亂華的衝擊下走向了崩潰。

魏晉南北朝三百餘年大動亂分裂時期 楊堅是如何統一天下結束亂世的

這一時期出現了所謂“兩腳羊”的人間慘劇:在長年累月的戰亂中各路勢力擄掠百姓充當軍糧。這種被當作食物吃掉的人就稱之爲“兩腳羊”。這一時期中國人口經歷一次空前的大滅絕:公元311年前劉曜攻入長安時關中地區的人口就一度銳減到只剩以前的1-2%。同一時期位於亞歐大陸西部的羅馬帝國也在蠻族入侵的浪潮中走向分裂瓦解。公元589年隋文帝楊堅滅南陳,從而終結了持續三百餘年的大分裂大動盪。如果說秦漢時期是中華大一統帝國的起源誕生,那麼隋唐時期就是中華大一統帝國的重建。

魏晉南北朝三百餘年大動亂分裂時期 楊堅是如何統一天下結束亂世的 第2張

在經歷持續三百餘年的大分裂大動盪後江山重歸一統。這時亞歐大陸西部的羅馬帝國早已不復存在,儘管拜占庭東羅馬帝國仍延續着羅馬的名號,但西歐已進入混亂不堪的中世紀。由匈奴西遷所開啓的亞歐民族大遷徙顛覆了貴霜、笈多、波斯、羅馬等古典帝國,事實上與此同時在東方的中華大地上也經歷了五胡亂華的慘象,不過當隋王朝統一之後中華大地終於率先從一片混亂中走出。從此中國就開始了自己一枝獨秀的發展歷程,而歐洲則直到今天仍延續着小邦林立的狀態

魏晉南北朝三百餘年大動亂分裂時期 楊堅是如何統一天下結束亂世的 第3張

巧的是重建中華大一統帝國的隋朝和締造中華大一統帝國的秦朝一樣都是二世而亡,然而這兩個二世而亡的短命王朝都對後世產生了不可估量的深遠影響:秦朝爲後世留下了統一的貨幣、文字、度量衡以及郡縣制、馳道、長城等等;隋朝爲後世留下了三省六部制和科舉制,留下了大運河......直到我們現代的南水北調工程還利用了大運河的河道,而隋朝的科舉制則成爲了現代文官考試製度最早的雛形。由此可見隋朝對後世歷史的影響是何其深遠。

魏晉南北朝三百餘年大動亂分裂時期 楊堅是如何統一天下結束亂世的 第4張

隋文帝楊堅從出兵滅陳到取勝只用了短短四個月時間。在出兵滅陳之前楊堅事先做了足夠的準備工作,然而即使從楊堅登基稱帝算起到滅陳時也只有8年時間。陳後主被隋軍活捉後各地陳軍或受陳後主號令投降、或抵抗隋軍而被消滅,只有嶺南地區受冼夫人保境據守。一年後楊堅派使臣韋洸等人安撫嶺南,冼夫人率衆迎接隋使,嶺南諸州悉爲隋地。嚴格意義上直到此時天下才重歸一統。從楊堅登基稱帝到嶺南歸附滿打滿算才9年時間,然而楊堅就是用這九年時間結束了三百餘年的分裂動盪。

魏晉南北朝三百餘年大動亂分裂時期 楊堅是如何統一天下結束亂世的 第5張

長期以來我們的歷史書側重於描寫王朝政治的變遷,然而對民生經濟社會這方面的變遷則記載得相對較少。這就容易使人形成一種錯覺:國家的發展、歷史的變遷是由王侯將相這樣的上層人物所推動的,然而實際上人民羣衆出於生計的自發活動纔是推動歷史發展的根本動力所在,而政策性的東西所起到的其實更多隻是宏觀調控的作用。當我們看到萬里長城時我們總是不由自主歌頌秦始皇的豐功偉績。秦始皇是長城的規劃設計者,可長城是他親自去修的嗎?

魏晉南北朝三百餘年大動亂分裂時期 楊堅是如何統一天下結束亂世的 第6張

事實上長城作爲世界建築史的偉大工程凝聚的是無數沒能在史冊中留下姓名的華夏先民的智慧與汗水。隋文帝楊堅能用九年時間結束持續三百餘年的分裂動盪看起來是一個奇蹟,然而這一奇蹟的背後其實有着歷史發展的深刻內在邏輯。《三國演義》在開篇提到:“天下大勢,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然而中國歷史自秦漢大一統以來就一直存在一個特點:當王朝強大時對邊疆領土的控制力就強,當王朝走下坡路時對邊疆領土的控制力就弱,但中國並不像有些國家一樣在強大的中央王朝崩潰後就徹底解體了。

中華文明是一種高度早熟且發達的文明:波斯、羅馬等帝國主要是靠強大的國家軍事機器維繫統一,而中國則成爲世界上最早實現文字、貨幣等經濟文化各方面全方位統一的國家。用國家軍事機器維繫的統一要求統治者必須始終掌握強有力的軍事機器,所以波斯、羅馬等帝國一旦衰弱之後就走向了分裂瓦解。中國歷史上也曾出現過國家軍事機器衰弱的情況,所以纔會有魏晉南北朝這樣的分裂狀態。然而中國的統一併非單純依賴國家軍事機器來維繫。

魏晉南北朝三百餘年大動亂分裂時期 楊堅是如何統一天下結束亂世的 第7張

中國的統一是政治、經濟、軍事、文化等各方面全方位的統一。即使是中國歷史上的分裂時期其實也在孕育下次大一統的種子。波斯、羅馬等帝國一旦解體就成爲了無法復原的碎片化狀態,然而中國歷史呈現的是一種分分合合的狀態,而且每次分開之後再合一定比前一階段的合在程度上更高、在力度上更強、持續更爲穩固。楊堅能用九年時間結束持續三百餘年的分裂動盪在一定意義上需要感謝秦始皇,因爲正是秦始皇使中國實現了政治、經濟、軍事、文化等各方面全方位的統一。

魏晉南北朝三百餘年大動亂分裂時期 楊堅是如何統一天下結束亂世的 第8張

三國兩晉南北朝時期儘管是一段分裂動盪的時期,然而正是在這一時期南方地區得到了第一次大規模開發建設,也是在這一時期漢民族與匈奴、鮮卑以及西域、南方等地的民族加深了融合。在我們的傳統史書中這些經濟民生髮展、民族融合等方面的內容往往被埋沒在對王朝政治變遷的敘述中,然而恰恰正是這些因素使華夏大地得以形成更爲穩固的統一。事實上中華文明的進程存在一條從北方黃河流域不斷向南方長江流域發展的歷史脈絡。

魏晉南北朝三百餘年大動亂分裂時期 楊堅是如何統一天下結束亂世的 第9張

夏、商、週三個早期王朝的統治中心均位於北方的黃河流域,直到秦始皇混一華夏之時如今的長江以南的地區還是山越民族聚居之地。整個秦漢時期江南地區的經濟文化發展是極爲緩慢的,直到三國時期東吳政權纔對江南進行了第一次大規模開發,也就是從這時起奠定了日後江南地區的發展基礎。五胡亂華時期黃河流域的士族百姓紛紛南遷。經過東晉、南朝的開發建設之後到隋朝統一南北之時中國南方的人口和經濟水平已基本接近於北方。

魏晉南北朝三百餘年大動亂分裂時期 楊堅是如何統一天下結束亂世的 第10張

隋末唐初南方的人口和經濟水平只是基本接近於北方,如果真要比起來還是北方略佔優勢。到了唐代安史之亂前夕南北方之間的人口比例已發展到一個關鍵點:一比一。安史之亂的爆發進一步導致中原人口的南遷,也就是在這時中國經濟的重心轉移到了南方。安史之亂以後江南的揚州、四川的成都發展成爲全國數一數二的工商業大都會,到了宋代南方經濟就表現得更爲強勢了。明清時期江南地區已成爲全國的經濟文化中心:朝廷的賦稅收入主要來自江南,歷次科舉考試中榜者也以江南士人最多。

魏晉南北朝三百餘年大動亂分裂時期 楊堅是如何統一天下結束亂世的 第11張

歷史上第一個振興江南經濟的正是三國時期的東吳政權。江南地區後來經濟文化的大發展正是在三國時期奠定了最早的基礎。漢代長江以南的大城市只有吳、山陰等少數幾個,到了三國時期江南增加了建業和武昌兩座大城(南京和武漢作爲大都會的歷史由此開始),同一時期吳、會稽、山陰、江陵和夏口等城市也有不同程度的發展。大約在漢建安七年至建安八年間孫權開始推行屯田。東吳的屯田分爲軍屯、民屯兩種:設置典農校尉、典民都尉、屯田都尉等官職管理屯田事務。

魏晉南北朝三百餘年大動亂分裂時期 楊堅是如何統一天下結束亂世的 第12張

當時在如今的浙江境內開闢有海昌、上虞、新安等屯田區;通過在湖灘大規模開墾土地建立了毗陵、湖熟、溧陽、江乘、於湖、赭圻等屯田區;用南遷人口建造了金寶圩;在長江中游建立了潯陽、陽新、武昌、陸口、江陵、長沙漚口等10餘處屯田區。這些措施促進了江南地區農業生產的發展。皖城的屯田基地有屯兵數千家,而毗陵的屯田民則有男女數萬口。三國時期東吳一方面大力招撫北方南來的人民,一方面加強與山越民族的交流融合。

魏晉南北朝三百餘年大動亂分裂時期 楊堅是如何統一天下結束亂世的 第13張

東吳滅亡時的戶籍人口數量爲2562000人,加上未納入戶口統計的屯戶、軍戶、吏戶、隱戶以及被世家門閥蔭庇的部曲、佃客等人羣大約有550萬人左右。東吳滅亡後又歷經五胡亂華、安史之亂、靖康之變造成的三次人口南遷使中國的經濟文化重心由北方的黃河流域轉移到了江南地區。古代的江南、嶺南地區是山越民族聚居之地:他們分佈在今天的江蘇、上海、浙江、廣東、海南、廣西及越南北部這一長達七八千里的半月圈內。越族內部又分爲于越、揚越、甌越、閩越、南越、駱越等不同支系。

魏晉南北朝三百餘年大動亂分裂時期 楊堅是如何統一天下結束亂世的 第14張

如今越族分支大多已融合在中華民族的血脈之中,而且絕大多數就是融合在了中華主體民族漢族的血脈基因之中。事實上廣東省的簡稱粵在古漢語中和越就是通用的,而今天的廣東顯然是以漢族人口居多的。這有兩方面的原因:一則因爲中原人口的南遷;二則因爲當地越族的漢化。魏晉南北朝時期南遷的漢族百姓與長江及珠江流域的蠻、俚、僚等南方民族日漸融合,由此促成了江南、嶺南等地的漢化,如今這些地區的人口已基本以漢族爲主。

魏晉南北朝三百餘年大動亂分裂時期 楊堅是如何統一天下結束亂世的 第15張

秦的統一綜合運用了政治、經濟、軍事、文化等各種手段,隋的再統一也需要進行一系列的制度改革加以鞏固。五胡十六國、南北朝時期的大亂看似是由武力引發,然而本質上是由當初西晉政治、文化、民族政策的全方位失敗導致的。在此之後的的數百年時光裏沒任何人能以制度的力量來徹底解決權臣篡位、世家擅權、軍人反叛、民族對立等種種難題。北魏孝文帝試圖以推行全面的漢化改革解決鮮卑人與漢人之間的矛盾問題。這樣做在客觀上加深了鮮卑民族和漢民族之間的融合。

魏晉南北朝三百餘年大動亂分裂時期 楊堅是如何統一天下結束亂世的 第16張

孝文帝因此爲中華民族大家庭的形成作出了貢獻,然而這樣的改革也同樣激起了那些主張保持鮮卑舊俗之人的反對。漢化與胡化的矛盾衝突最終導致了北魏的覆滅,取而代之的北齊、北周等政權的統治者則反其道推行鮮卑化政策。在這一過程中原來在北魏時期已漢化的鮮卑人被要求恢復原有姓氏,甚至一部分漢人也被賜予了鮮卑姓氏:隋朝楊家曾被賜姓“普六茹”、唐朝李家曾被賜姓“大野”。事實上自孝文帝改革以來鮮卑漢化的趨勢在總體上是不斷增強的。

當然文化的融合從來都不是單方面的,而是一個彼此相互影響的過程,所以在鮮卑漢化的過程中出現一定的漢族鮮卑化現象並不奇怪。然而最終鮮卑民族還是在隋唐時期幾乎被完全同化到漢民族之中。楊堅掌權之後順應了這種漢化趨勢:大定元年(公元581年)二月壬子當時的普六茹堅下令各大家族將原來的鮮卑賜姓恢復爲漢姓。楊堅在五胡亂華和南北朝的亂世之後繼承並復興了漢文化。可以說魏晉南北朝時期的民族融合爲隋朝的統一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魏晉南北朝三百餘年大動亂分裂時期 楊堅是如何統一天下結束亂世的 第17張

比較能說明這點的是:隋、唐兩朝實際上是以漢族爲主體融合鮮卑等各民族開創的王朝。隋唐之後鮮卑民族幾乎是完全融入到了漢民族之中。如今的漢人中仍有一部分沿用着慕容、宇文、獨孤等源自鮮卑民族的姓氏。事實上隋、唐兩代的皇室均有鮮卑血統:唐高祖李淵和隋煬帝楊廣的母親就是出自鮮卑獨孤氏的親姐妹,唐太宗李世民的母親出自鮮卑紇豆陵氏(後改漢姓竇氏),唐高宗李治的母親出自鮮卑長孫氏。隋唐一統正是建立在魏晉南北朝時期的民族融合這一基礎之上。

魏晉南北朝三百餘年大動亂分裂時期 楊堅是如何統一天下結束亂世的 第18張

秦漢時期中原王朝的統治核心只在北方黃河流域,而長江以南的廣大地區只有幾座屈指可數的大城市,絕大部分地區都是有待開發的蠻荒之地。經過東吳、東晉、宋、齊、樑、陳六朝的治理以後江南地區已成爲較爲繁榮的地區,從北方地區南遷而來的漢人與當地民族的融合使南方地區獲得了經濟文化上空前的大發展。與此同時從北方草原而來的鮮卑、匈奴等民族也在與漢民族的融合中拓寬了中華文明的範圍。最終歷史選擇由兼具漢人和少數民族血統的關隴貴族集團來實現華夏大地的統一。

魏晉南北朝三百餘年大動亂分裂時期 楊堅是如何統一天下結束亂世的 第19張

關隴貴族集團是在公元533年由賀拔嶽草創,但真正使關隴集團發展成形的是賀拔嶽的得力干將宇文泰。公元534年關隴貴族集團的草創者賀拔嶽遇刺身亡,宇文泰成爲關隴貴族集團的新領袖,正是在他手中這一貴族集團得以鞏固完善:當時北魏孝武帝元修不甘忍受權臣高歡的控制,於是在斛斯椿、元寶炬等人的鼓動下入關投靠宇文泰,任命其爲大將軍、雍州刺史兼尚書令。

魏晉南北朝三百餘年大動亂分裂時期 楊堅是如何統一天下結束亂世的 第20張

永熙三年十月十七日(534年11月9日)高歡另立元善見稱帝,徙都於鄴(今河北邯鄲臨漳西南鄴鎮)。永熙三年閏十二月十五日(535年2月3日)宇文泰殺北魏孝武帝元修,立元寶炬爲帝(魏文帝)。至此昔日的北魏王朝正式分裂爲東魏和西魏,名義上東魏和西魏的皇室仍是北魏元氏家族,然而實際權力分別掌握在高歡和宇文泰兩個權臣手中。宇文泰爲實現同東魏抗衡的目的而對西魏的政治軍事制度進行了一系列改革:他首創了府兵制——這是一種建立在均田制基礎上的兵農合一制度。

魏晉南北朝三百餘年大動亂分裂時期 楊堅是如何統一天下結束亂世的 第21張

這一制度徹底革出了北魏殘留的部落兵制的遺風,將兵權從世襲的部族酋長手中收歸中央。與此同時以八柱國、十二大將軍爲核心的關隴貴族集團日益成形:所謂八柱國分別是宇文泰、元欣、李虎、李弼、趙貴、於謹、獨孤信、侯莫陳崇,這其中李虎是唐高祖李淵的祖父,李弼是隋末瓦崗寨李密的祖父,獨孤信的三個女兒分別是北周、隋、唐三朝的皇后。八柱國之下設十二大將軍,他們分別是元育、元贊、元廓、宇文導、宇文貴、李遠、達奚武、侯莫陳順、楊忠、豆盧寧、賀蘭祥、王雄。

魏晉南北朝三百餘年大動亂分裂時期 楊堅是如何統一天下結束亂世的 第22張

這其中楊忠就是隋文帝楊堅之父。除此之外宇文憲、尉遲迥、長孫晟、賀若弼、韓擒虎、李靖、侯君集等人均出自這一貴族集團。由此可見這是一個文武兼備、胡漢結合的貴族集團,正是這個集團之中大量人才的涌現爲北周統一北方乃至之後的隋唐統一全國奠定了基礎。公元577年正月北周武帝宇文邕一舉攻滅北齊,從而統一了中國北方半壁江山。一年後宇文邕親率五路大軍進攻突厥,從而消除了來自北方草原的威脅。就在宇文邕出征凱旋之際卻因病意外辭世。

魏晉南北朝三百餘年大動亂分裂時期 楊堅是如何統一天下結束亂世的 第23張

這實際上是爲楊堅提供了上位的天賜良機。漢末三國時期曹氏打下的江山被司馬氏篡奪,而在楊堅之後周世宗柴榮的一番文治武功最終卻是爲趙匡胤上位做了鋪墊。與之類似的是宇文邕的所作所爲其實在客觀上也爲楊堅的上位做好了鋪墊:宇文邕死後繼承皇位的是昏庸好色的宇文贇,而宇文贇恰恰正是楊堅的女婿。酒色過度的宇文贇在位不滿3年就暴斃了。宇文邕、宇文贇父子相繼英年早逝,皇位由年幼的周靜帝宇文闡繼承。這時年幼的宇文闡根本無法實際履行治國理政的職責。

魏晉南北朝三百餘年大動亂分裂時期 楊堅是如何統一天下結束亂世的 第24張

在這樣一種狀態下國家軍政大權實際上落入了國丈、隋國公楊堅的手中。這時北周宇文皇族中已沒任何人足以與楊堅對抗,所以改朝換代已成爲水到渠成自然而然的事。楊堅登基稱帝后所面臨的形勢是相當有利的:楊堅的隋朝繼承的是北周的政治資源。北周在滅掉北齊後實際上就已具備了統一天下的實力,至於南方的陳朝在昏君陳叔寶的統治下早已腐朽不堪。就在北周“將統而未統”之時楊堅以隋代周,從而得以攫取統一天下的勝利果實。

魏晉南北朝三百餘年大動亂分裂時期 楊堅是如何統一天下結束亂世的 第25張

由此可見楊堅得以在較短時間內結束三百餘年的分裂動盪並不完全之時因爲個人的雄才偉略,中國在隋唐時期的天下一統、開拓進取、萬國來朝的盛世景象也不是上天的恩賜。在魏晉南北朝漫長的分裂時期南方地區的開拓、民族之間的融合爲隋唐一統奠定了堅實的基礎。隋唐一統的關鍵性根本性的力量還是在之前三百餘年分裂動盪時期人民羣衆爲生存而自發展開的一系列開拓與融合。當然在這一過程中一些上層統治者的行爲也推動了江山一統的進程。

自漢末黃巾起義到楊堅統一南陳之間的三百餘年間曹操、司馬炎、苻堅、拓跋宏、宇文泰、宇文邕等人相繼爲構建大一統帝國做出過嘗試與鋪墊。可以說隋唐一統是之前三百餘年分裂動盪的歷史代價換來的。隋唐時期的盛世榮譽不屬於某個特定的人,甚至也不屬於某個特定的民族,而是整個中華民族大家庭在數百年分裂動盪時期艱難的大探索、大融合的歷史性回報。楊堅能一統天下在相當程度上是中國歷史發展到他這兒時水到渠成的自然結果。

魏晉南北朝三百餘年大動亂分裂時期 楊堅是如何統一天下結束亂世的 第26張

如果要評選歷代皇帝中的幸運兒,那麼楊堅的運氣無疑是好到爆炸了。就連李世民和他手下一幫文臣武將也對楊堅得天下之容易頗多感慨。李世民時期的宰相房玄齡在早年就曾評價楊堅說:“主上本無功德,以詐取天下!”這番語氣裏透露着濃濃的醋味。楊堅運氣好的確是客觀事實,然而如果說楊堅一統天下完全是靠運氣也不盡然。楊堅能一統天下的確有賴於前人打下的基礎,可如果換成別人坐在楊堅的位置上也未必就能用9年時間一統天下。

魏晉南北朝三百餘年大動亂分裂時期 楊堅是如何統一天下結束亂世的 第27張

楊堅在前人的基礎之上順應了歷史發展趨勢,而絕不是被動地等着坐享其成。楊堅在擔任大丞相時就因爲施政寬和、躬行節儉而得以收攬人心。楊堅在作爲丞相輔政時就通過周密的觀察弄清了誰是自己可以拉攏的盟友、誰是自己必須打擊的敵人。楊堅在上位的過程中一方面大力清除反對自己的力量,另一方面又拉攏元諧、元胄、宇文忻等部分鮮卑貴族。楊堅通過對朝臣的分化瓦解爲自己改朝換代的計劃消除了阻礙。即使當楊堅坐在皇位上之後也仍面臨着一個強大的外部威脅。

魏晉南北朝三百餘年大動亂分裂時期 楊堅是如何統一天下結束亂世的 第28張

楊堅登基稱帝時最大的外部威脅不是南方的陳朝,而是北方強大的突厥汗國。鼎盛時期的突厥擁兵數十萬,控制着從中國的東北到遙遠中亞地區這一廣袤的範圍。南北朝時期北周、北齊都曾變相向突厥進貢以換取突厥不來進攻自己。北周武帝宇文邕在滅掉北齊之後曾發兵進攻突厥。這的確在一定程度上使後來的隋朝所面臨的來自突厥的威脅得以減少,不過突厥的威脅並沒完全徹底從根本上消失。宇文邕出征突厥的當年就死了,而突厥在此之後則漸漸開始復甦。

魏晉南北朝三百餘年大動亂分裂時期 楊堅是如何統一天下結束亂世的 第29張

楊堅在公元581年登基之後並沒急着南征,而是先着手處理隋朝與突厥的關係。楊堅一方面派出楊弘、豆盧績、竇榮定、高熲、虞慶則等將領堅決反擊突厥對邊境地區的進攻,另一方面利用突厥內部沙鉢略可汗、達頭可汗、阿波可汗等首領之間的矛盾使用反間計。最終達頭可汗在隋朝方面設計誘使下從突厥大可汗沙鉢略的統屬之下分裂出去成爲一方獨立勢力。突厥的分裂消除了隋朝北方的隱患,從而使得隋軍在南下滅陳時不必擔心後顧之憂。

歷史記事
歷史真相
未解之謎
世界史
歷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