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密史 > 歷史真相 > 劉邦臨終前才明白項羽爲什麼自刎?

劉邦臨終前才明白項羽爲什麼自刎?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2.8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歷史上的楚漢相爭中,項羽戰敗後,來到烏江,本來有一老伯劃了船來,告訴項羽,江東還有疆域千里,人民數十萬。過了江後,可以從頭來過。

但項羽覺得自己沒有臉見江東父老,把自己的烏騅馬送給了老伯,然後自刎了。

那麼,一世霸王項羽究竟爲什麼用這樣的方式了結生命呢?有書君分析,應該有這麼幾個原因。接下來小編就帶來歷史真相,一起看看吧!

一、一種對貴族精神的恪守。

劉邦臨終前才明白項羽爲什麼自刎?

自古以來,成王敗寇。然而在劉邦和項羽的帝王之爭中,劉邦雖是最後贏家,被人們所稱道的卻是項羽。因爲項羽讓人感受到一個末路英雄的悲壯。

唐人胡曾有《烏江》詩云:

爭帝圖王勢已傾,八千兵散楚歌聲。

烏江不是無船渡,恥向東吳再起兵。

從詩中可以看出,當年項羽雖然兵敗但他是有條件從烏江東渡的。他選擇自殺,是因爲“恥於”逃向東吳再起兵。

項羽身上體現了傳統貴族階級的典型性格特徵。做事光明磊落,講究規則。

比如在垓下,項羽對劉邦說,“咱倆打了這麼多年了,還沒決出個高低,有本事你還是跟我單挑吧,別讓老百姓跟着受苦了。”

堂堂正正地提出挑戰,坦坦蕩蕩的接受輸贏,沒有一點投機取巧的算計。項羽的這種性格,體現了一種貴族特有的價值觀念,即貴族本色。

再比如,項羽在鴻門宴上的表現歷來都被認爲是優柔寡斷和婦人之仁。其實,這裏面體現了項羽的貴族教養。在他看來,暗算前來賠禮道歉的人算不得英雄手段。

項羽貴族精神的再一個突出表現,便是崇尚人身尊嚴,講求氣節。寧爲玉碎不爲瓦全。

當烏江亭長勸他渡江以圖東山再起時,他說:當初我帶着江東八千子弟出來,如今他們一個都沒生還,只剩我一個人,有什麼臉面去見江東父老?即使別人不說什麼,我自己的良心也過不去呀!

這段話充分反映了項羽思想中根深蒂固的的道德責任感和重情守義的貴族品質。對於劉邦來說可以變通,權宜的事,在項羽的眼中就是苟且偷生,那是爲他所不恥的。

這種對於傳統道德品質的恪守,雖然看起來有些迂腐,卻頗有中世紀時西方的騎士風——爲了名節而放棄生命。

二、一種衆叛親離時的悲涼。

除了對貴族精神的執着恪守,有書君覺得,項羽剛愎自用的性格弱點導致的衆叛親離也是他自殺的重要原因之一。

在楚漢相爭的過程中,項羽的剛愎自用的性格和劉邦的圓融通達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他不聽別人的話,而且特別愛顯擺。他做得最不得人心的事,就是屠城。攻下一座城以後,基本不留活口,連婦女兒童都在屠殺之列。

他一把火燒掉了秦王朝的皇宮,誰都知道這樣會失去民心,但誰勸他也不聽。

韓生出來勸項羽,說咸陽這個地方是帝王之都,如果您想稱皇稱帝的話,應該定都咸陽。

但是,項羽還一門心思回他的老家去。他說:“富貴而不還鄉,如衣錦夜行。”他認爲穿着漂亮的衣服在夜裏走,沒人看見,所以沒啥用處。應該穿上漂亮的衣服回家鄉去,這叫衣錦還鄉。

項羽最終也沒有采用韓生的計策。於是韓生譏諷項羽目光短淺,愚蠢,如同沐猴而冠。項羽聽說後,非常生氣,就把韓生煮了,然後按原計劃衣錦還鄉了。

項羽不光對下屬很苛刻,動輒就發怒,而且爲人吝嗇,捨不得給立功的將士加官晉爵、賞賜財物。本來就刻好的官印,他放在手中反覆玩弄,官印都磨損了,也不捨得頒授下去。攻城所得的財物,堆積如山,也不肯賞賜給士卒。慢慢的,周圍的人都被他傷透了心,離他而去了。

曾在他手下當過差的韓信、陳平、英布、彭越等人,後來都跟他分崩離析,跟着劉邦跑了。只有范增忠心耿耿的輔佐他,卻處處受項伯掣肘。而項羽本人對范增也並不十分信任。

由於失去人心,烏江邊上的楚霸王其實已經是個孤家寡人了。面對這樣的窘境,項羽雖然仍未悔改,但心裏的悲涼之感是可想而知的。

三、一種大勢已去後的絕望。

古往今來,人們之所以對項羽寄予了太多慨嘆,是因爲普遍認爲,項羽是可以渡江並且東山再起的,他只是受不了委屈。

然而,如果我們分析一下當時楚漢形勢,就會發現,即使項羽渡過長江,也已難挽大局。因爲江東已不是昔日的江東,早就是劉邦的地盤了。

此時,項羽手下的殘兵敗將已沒有多少,且人心渙散,想要重整旗鼓,在江南重新打天下顯然是十分困難。這些項羽應該是瞭然於心的。

自從固陵戰敗後,項羽就連連敗退,一路退到垓下,垓下突圍又逃往東南,一直逃至烏江邊。看起來,他是想過渡江一搏的。

可嘆的是,到了江邊,本來是''''欲東渡''''的項羽,看到迎接他的卻只是一舟一槳一亭長。

這烏江亭長,本意是救項羽,可是,項羽一見孤零零的一個小亭長,心又涼透了。

亭長說''''江東雖小,地方千里,衆數十萬人,亦足王也'''',明顯是安慰之詞。對於一向驕傲自負的項羽,這話成了壓倒他自信心的最後一根稻草。

綜上所述,項羽之所以不肯過江而選擇自刎而死,歸根結底還是一個性格悲劇。剛愎自用、獨斷專行,導致人心背離,失去支持應該是他最終自殺的主要原因。

項羽的死雖然顯得慷慨壯烈,併爲後人反覆吟唱,但一代霸王就此了卻一生也實在是讓人扼腕嘆惜。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源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容。

歷史記事
歷史真相
未解之謎
世界史
歷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