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密史 > 歷史真相 > 忽必烈遠征大理,在歷史上什麼結果?

忽必烈遠征大理,在歷史上什麼結果?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2.4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大理國是我國曆史上宋代時期南方的少數民族在今雲南一帶建立起來的少數民族政權,疆域大致包括今雲南全省、貴州、和廣西西部、四川南部。主要民族有居住在東部的烏蠻(古代史書對西南土著居民的稱呼)和西部的白蠻(今白族的先民)以及其他一些少數民族。小編爲大家帶來相關內容,感興趣的小夥伴快來看看吧。

十三世紀中葉,大理國的末代國王段興智勢弱,朝政大權掌握在權臣高詳、高和兄弟手中,並且,各部族首領也紛紛擁兵自重,相互征戰,大理國實際上處於四分五裂的局面之中。

與此同時,北方強大的蒙古帝國在先後消滅掉西夏和金國以後,就將進攻的矛頭指向了偏距江南的南宋。

蒙哥成爲蒙古大汗之後,便積極進行侵宋的戰爭準備。他計劃在征服大理後,一方面可以利用西南少數民族的軍隊增強侵宋的兵力,另一方面又可從南面夾攻南宋的長江中下游地區。

1252年,蒙哥命總領漠南漢地事務的三弟忽必烈率軍遠征大理,並以速不臺(蒙古帝國名將,成吉思汗的“四獒”之一)之子兀良合臺總管軍事。

同年暮秋,忽必烈從草原覲見蒙哥大汗後,即率兵南下。忽必烈還特意帶了幾個善於謀略、富有政治才能的漢人知識分子隨軍,如姚樞、劉秉忠、張文謙等,而這些參謀們也建議忽必烈要採用懷柔的政策,不要濫殺無辜。

1253年夏,忽必烈駐軍在六盤山,等諸軍集齊後,糧餉器械也準備充分後,親率十萬大軍於秋天進至臨洮(今屬甘肅省定西市),由於此時的四川還在南宋的手中,故蒙古軍隊在忒刺(今四川松潘)稍加休息後,繞道路途艱險的吐蕃境內取道大理。

忽必烈遠征大理,在歷史上什麼結果?

蒙古軍隊的這次假道計劃,有着十分重大的戰略意義,因爲它實際上本身也是一次與征服大理有着同樣地位的軍事行動。

在這個時代,吐蕃同樣處於四分五裂的狀態,忽必烈所率的大軍在順道吐蕃的時候,攻下了許多城池,那些分裂割據的吐蕃貴族們都不得不陸續向強大的蒙古軍隊投降,使得這一地區統一到蒙古的統治之下。

可惜的是,由於蒙古軍隊在吐蕃境內的征戰留下的記載很少,使我們後人無法瞭解這個重大事件的詳細過程。

1253年初冬,蒙古大軍包圍大理城,忽必烈派出三位使者進城勸降,沒想到的是,“夜郎自大”的高氏兄弟不顧國王和羣臣的反對,竟然將這三名使者全部殺死。

忽必烈遠征大理,在歷史上什麼結果? 第2張

忽必烈等了幾日不見使者歸來,就知道自己幹了件“肉包子打狗”的傻事,於是發起總攻。幾日後,大理城破,國王段興智逃到昆明,高詳被殺。

城破後,忽必烈看到三名使者的屍體後,大怒,下令屠城。結果在姚樞、劉秉忠等人的極力勸說下,忽必烈不但改變了屠城的主意,還命姚樞作了些小旗幟,上面寫着“止殺”之令,並插遍大理城內,這樣一來,蒙古軍隊也就沒有在大理城內燒殺搶掠。

1254年春,忽必烈揮師北返,留下兀良合臺統兵留守大理。不久,段興智被俘歸降,大理國從段思平至段興智,共傳22代,歷317年,至此滅亡。

忽必烈這次遠征大理雖然成功了,但是付出的代價也是很慘重的。蒙古軍隊一路經吐蕃曼陀、渡大瀘水、穿過滿是瘴氣的不毛之地、翻越崎嶇的大雪山、踏過隨處陷人的沼澤地、橫渡水流湍急的大渡河、金沙江,來到瘴癘流行的雲南,每天士兵都是帶着病和土著軍隊打仗,來時的十萬大軍,等回時只剩了不到兩萬,戰馬也損失了十幾萬匹。

但是,這場堪比長征的行軍,對於忽必烈來說卻是一場非常重要的戰爭,因爲他不但讓蒙古帝國完成了對南宋迂迴包抄的戰略目標,而且通過這次戰爭使忽必烈取得了極高的軍事聲譽,這爲他日後在蒙哥去世後,成功奪取蒙古大汗奠定了基礎。

而更重要的是,忽必烈的這次遠征大理,在我國曆史上也是具有重大的意義。因爲,雲南自八世紀中葉,皮邏閣建立南詔政權割據以來,離開中原王朝的統轄已有五百餘年的歷史,直到忽必烈此次遠征大理,纔再次與內地復歸於一統。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源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容。

歷史記事
歷史真相
未解之謎
世界史
歷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