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密史 > 歷史真相 > 隋文帝的原名叫普六茹堅?背後有何原因?

隋文帝的原名叫普六茹堅?背後有何原因?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2.38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今天小編跟大家一起分享一下,隋文帝與唐太宗的名字是不是真的叫普六茹堅和大野世民?

一,鮮卑人的改姓運動

北魏太和十八年(公元494年),孝文帝拓跋宏正式拉開了我國曆史上第一次少數民族漢化運動。在這場漢化運動中,孝文帝拓跋宏先是命令北魏國內其他種族一律放棄各自的族羣裝扮,並改穿漢人衣服。緊接着又從原先的都城平城搬遷至洛陽,同時宣佈禁止其他種族教導本族語言,並全部改教漢族語言(規定全國40歲以下官員必須說漢語)。

隨着服飾和語言的徹底漢化,孝文帝又於太和二十年(公元496年)下令,所有鮮卑人士一律改鮮卑姓爲漢姓,包括皇室與貴族。在這場改革運動中,孝文帝以皇室爲先鋒,下令改拓跋姓爲元姓,其他貴族如拔拔氏,達奚氏,尉遲氏等,也一律改爲漢姓。

隋文帝的原名叫普六茹堅?背後有何原因?

但這裏需要注意,北魏當時是徹底統一了整個北方,所以當時的鮮卑姓氏在北方,是處於絕對的統治地位。但只可惜,北魏漢化的太過着急,太過徹底,因而不但沒有讓北魏長治久安,反而是將北魏帶進了深淵之中。

北魏末年,舊都平城附近爆發六鎮起義,雖然事後被平定,但也因此嚴重打擊了北魏的統治,併爲後來北魏分裂成北齊和北周埋下了伏筆。

北魏分裂後,北齊的統治者是漢族高歡,而北周的統治者則是鮮卑族宇文泰。這裏需要提到,六鎮起義的根本原因之一,就是他們不願徹底漢化。而這些人當中的主要支持者之一,就是前文提到的宇文泰。

宇文泰建立北周後(擁立北魏宗室傀儡,自己在幕後操縱),非但不推動漢化,反而積極推動鮮卑化。而這鮮卑化最直接的一點就是,宇文泰會爲自己屬下的漢族大將賜鮮卑姓,娶鮮卑妻子。

二,楊忠和李虎的身世

楊忠出身於弘農楊氏,老家大概在今天的陝西華陰附近。楊忠從小便習文習武,所以少年時期便是遠近聞名的大將之才。楊忠18歲的時候外出前往泰山遊玩,後來無意間被攻打到這裏的南朝樑國軍隊俘獲,因而便被帶到了南方的樑國。

在樑國生活了五年後,楊忠跟隨北魏叛將北海王元顥重新返回北魏,並從此拉開了自己的征戰生涯。

楊忠在北海王這裏的原始官職是直閣將軍,而第一次改換門庭則是投奔爾朱度律升遷至統軍都督官職。第二次改換門庭是跟隨北魏孝武帝西遷,並升遷至安西將軍銀青光祿大夫。第三次改換門庭是與獨孤信一起投降梁武帝蕭衍,並受封文德主帥,關外侯。第四次改換門庭是返回西魏投靠宇文泰,並升遷至雲州刺史,大都督。再往後楊忠便一直在宇文泰家族的麾下效力,並最終受封北周八柱國之一,封隨國公。

隋文帝的原名叫普六茹堅?背後有何原因? 第2張

楊忠是隋文帝的父親,而隋文帝之所以有普六茹堅這個名字,也是得益於楊忠。

通過前文我們可以知道,楊忠一直在宇文泰麾下效力,同時,前期的宇文泰還擁立了北魏宗室並建立西魏國,自己並沒有稱帝。而此時楊忠效力於宇文泰則等於效力於西魏,因而西魏恭帝拓跋廊便在宇文泰的“建議”下,爲楊忠等一干漢人武將賜姓,這其中楊忠便被賜姓上文中提到的普六茹堅。

李虎與楊忠的身世非常相似,都是在亂世中先後投奔了西魏的宇文泰,並在其麾下一直效力。因而同樣的,李虎被魏恭帝賜姓大野,也是在宇文泰的暗示下。因爲李虎究其根本,也是一位漢人,所以宇文泰爲了拉攏他們,迫切地需要和他們建立一個共同點。這裏插一句,隋文帝的漢名爲楊堅,唐太宗的漢名爲李世民。

最後,關於歷史上,隋文帝與唐太宗的原名,是不是真叫普六茹堅和大野世民的這個問題,筆者個人的看法是,如果必須要刨根問底,那麼隋文帝確實曾被人叫過這個名字,因爲他少年時期,北周還未滅亡(鮮卑族統治,他不敢恢復漢姓)。而唐太宗是從來沒有叫過這個名字的,因爲他出生時漢人所創建的隋朝已經成立,所以自己的家族也已經改鮮卑姓爲漢姓,因而並不存在大野世民這個名字。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源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容。

歷史記事
歷史真相
未解之謎
世界史
歷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