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密史 > 歷史真相 > 韓信死後,他的兵法究竟有沒有失傳?

韓信死後,他的兵法究竟有沒有失傳?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1.32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今天小編給大家準備了韓信的故事,感興趣的小夥伴們快來看看吧!

在中國古代,真正登峯造極的軍事家首推兩人,一人是戰國時期的孫武,此人被後世稱爲“兵聖”,一套《孫子兵法》至今在世界範圍內廣爲流傳。另一人是秦朝末年的韓信,被人稱爲“兵仙”,韓信用兵“抱王霸之大略”,自成體系,創造了暗渡陳倉、背水爲營、四面楚歌等大量軍事案例,還編纂了《韓信兵法》三卷。遺憾的是,韓信被呂雉殺於長樂宮,他的用兵韜略從此失傳。

韓信死後,他的兵法究竟有沒有失傳?

作爲中國最優秀的軍事家之一,韓信的兵法真的失傳了嗎?其實不盡然,有一個人,曾學到韓信兵法的皮毛,曾一度讓劉邦非常頭疼,劉邦幾乎出動了漢朝初年所有的名將,耗費兩年的時間纔將他打敗。這個人,就是陳豨。

陳豨是誰?根據《史記》記載:

陳豨者,宛朐人也,不知始所以得從。

陳豨是宛朐(山東菏澤市曹縣)人,此人最初只是個小人物,也不知道他什麼時候開始跟隨劉邦的。公元前207年,“漢初三傑”之一的韓信還是項羽麾下的一名郎中,因不被項羽重用,韓信離楚歸漢,蕭何發現韓信是個人才,向劉邦極力推薦,劉邦最終拜韓信爲將。此時,陳豨來到了韓信的麾下。

也就是說,陳豨最早雖然是跟隨劉邦的,但後來成爲了韓信的部將。後來,韓信暗渡陳倉、滅魏國、趙國、齊國等大戰中,陳豨都緊跟韓信。劉邦登基後,陳豨被派往邊疆,但只要他回京,必然會順路去拜訪韓信。

韓信死後,陳豨不敢輕舉妄動,但他爲了培養勢力,廣招門客。有一次,陳豨回鄉時路過了趙國,邯鄲的驛站爲了接待陳豨,花費衆多。趙國國相周昌注意到一個非常關鍵的信息:陳豨本人非常簡樸,他布衣粗食,待人謙卑,但是,他卻帶了一千多輛馬車,而這些馬車都是給他的門客準備的。

戰國時期,孟嘗君養門客三千。陳豨作爲一介地方官,他回老家竟然帶了上千名門客。要知道,在那個年代,普通的郡守也就十多個門客,陳豨豢養如此多的門客明顯有其他用途,很明顯,陳豨想造反。

周昌後來把自己的想法告訴劉邦,劉邦非常警覺,剛處理完一個韓信,又來了一個陳豨,如果不果斷出手,或許將釀成大禍。於是,劉邦立即開展對陳豨的調查,這樣一來,陳豨坐不住了。漢高祖十年,劉邦的父親、太上皇劉太公去世,按理說陳豨需要入長安祭奠,但陳豨怕有去無回,於是謊稱自己有病。劉邦感覺事情不對,果然,一個多月後,陳豨叛亂的消息傳到長安,劉邦立即派兵鎮壓。

韓信死後,他的兵法究竟有沒有失傳? 第2張

最初,劉邦小看了陳豨,他派周勃帶兵攻打陳豨,但久久不能平定。於是,劉邦又派了樊噲、灌嬰。根據《史記》的記載,包括周勃、樊噲、灌嬰、夏侯嬰、盧綰、曹參、傅寬、靳歙、酈商等九位漢初名將的傳記中,都有參與平定“陳豨之亂”的記載。即使如此,這場戰爭打了兩年多,陳豨最終兵敗逃走,被樊噲的士卒斬殺。

關於陳豨之亂的具體細節記載很少,但從宏觀上說,一個陳豨之亂,把劉邦折騰得夠嗆。因爲劉邦幾乎出動當時所有的精英,圍攻兩年多才把陳豨打敗。

衆所周知,周勃、樊噲、夏侯嬰、盧綰,隨便拉出來一個都是當世名將,爲何出動這麼多人才打敗陳豨呢?原因很簡單,因爲陳豨曾經是韓信的部將,他的軍事能力不容小覷。

《史記》記載了這樣一件事情:漢高祖六年(公元前201年),韓信被貶爲淮陰侯,從此失去兵權,一時間,韓信昔日的部將紛紛斷絕和韓信的日常來往,生怕牽連自己。這時,陳豨被劉邦任命爲鉅鹿郡守,陳豨臨上任前特意到韓信府上向韓信辭行,韓信非常感動,他拉着陳豨的手(淮陰侯挈其手),屏退左右,對陳豨說:“我有幾句心裏話,可以和你說嗎?”

面對韓信的試探,陳豨果斷回答:“唯將軍令之。”(一切聽您吩咐!)

於是,韓信把自己的處境告訴陳豨,並和陳豨約定一起起兵造反,相互呼應。陳豨最後回答韓信3個字:“謹奉教!”(一定聽從您的教誨!)

當然,還沒等韓信發動叛亂,他就被呂雉和蕭何合夥算計,韓信被蕭何“騙”到宮中,被呂雉誅殺。韓信和陳豨的聯合叛亂未能得逞。

在韓信深受懷疑時,陳豨沒有和老上司劃清界限,而是主動去和韓信辭行,而韓信也是傾言相告。從這些記載可以看出,陳豨和韓信關係匪淺。

《咸豐·清河縣誌》曾記載,韓信著有《韓信兵法》三卷,而韓信編撰兵法的時候,正是陳豨和韓信頻繁接觸的時候,或許,陳豨學到了一些皮毛。

這種推測並非沒有依據:第一,陳豨和韓信的關係很鐵,他作爲韓信的部下,長期受韓信的薰陶,軍事能力不容小覷。第二,漢朝初年9大名將合圍陳豨,耗費兩年多才將他拿下,這足見陳豨的軍事能耐。

遺憾的是,韓信死了,陳豨也死了。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源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容。

歷史記事
歷史真相
未解之謎
世界史
歷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