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密史 > 歷史真相 > 古代的書籍相對較少,當時的人才都是怎麼來的呢?

古代的書籍相對較少,當時的人才都是怎麼來的呢?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6.7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現在要在某個領域成爲一個能得到較多認可的人才,譬如成爲一位博士,那他從小到大的閱讀量積累起來將非常可觀。

古代的書籍相對較少,當時的人才都是怎麼來的呢?

而和如今的博士相比,古代的博士,尤其是先秦的博士,其閱讀量好像就完全不夠看。

只是,千萬別被這些表面"數據"騙啦!

先秦書本的內容並不是我們乍以爲的那麼少

"學富五車"這個成語你應該不陌生。那你可知,在這個成語出現的那個時代,裝滿五車的書如果用今天的紙張和排版來印刷,那就只是我們手邊常見的一本薄薄的小說?

因爲工具的限制,絕大多數的先秦書籍篇幅確實都非常有限。不過這種不便並沒有太多地限制人們的創造力。人們依舊創作了大量短小精悍的珍品。

譬如《詩經》和《道德經》,雖字數一個比一個少,但其內涵之豐富我們今天依舊可以感受到。因此古代的書籍,其內容並不能簡單地按照字數去揣測。那些只有先秦古籍可學卻能夠運籌帷幄的謀士,他們的書讀的"不多",僅僅是字數上的不多!

"讀書"讀的不僅是"書"

"讀萬卷書,行萬里路"。這句古代求學箴言的前半段雖然於先秦謀士們而言很難實現,但後者是他們能做到,且做得很好的。無論是張儀、蘇秦這樣的縱橫家典型,還是孔子、孟子這樣的儒家典型,亦或是李悝、商鞅這樣的法家典型,都有遊歷四方的經歷。

於這些聰明人而言,他們獲取知識的途徑並不是只有書本。對大多數人來說,實踐更是他們的首選。畢竟實踐可以證明自己有實幹,而閱讀只能證明自己讀得多。紙上談兵的趙括之所以被那麼多人批評,正反映了古人重視實踐和實幹的觀念。

同時,人們在求學之路上還能遇到老師這個大型"資源庫"。蘇秦和張儀跟隨鬼谷子學習,顏淵、曾子等人跟隨孔子學習……我們肯定私學對於先秦文化發展的作用,正是在肯定私學能夠將大量經驗和知識傳承下來。

所以千萬別誤會古人不讀書就能成才,他們不過是讀的"書"不僅僅是書罷了。

古代的書籍相對較少,當時的人才都是怎麼來的呢? 第2張

相比理論,先秦更重實幹

當然,有勤學苦練之人,自然也有真的天資聰慧之人。這種人大體可分爲兩類,一類是軍事天才,一類是用自己的頭腦將理論發展到了新高度的人。又夢蝶又鼓盆而歌的莊子顯然是後者。

而我們熟悉的白起和王翦都是前者,以平民之軀從軍中一步步往上爬,最終憑藉戰績留名青史。

雖然將帥們是因爲軍功爵制等新制度走上人生巔峯的,和一般的讀書人沒什麼關係,但這也給當時的社會傳遞了一個重要的信號——相比於精通理論之人,朝廷更看好有真才實幹的人。畢竟稷下學宮的位置只有那麼多,與其相比從中央到地方的官職就多如牛毛。

事實上,我們也看到,在文官制度尚未建立的先秦,許多官員都是通過先憑藉才學成爲某人的門人,再在其推薦之下入朝爲官的。這其中有的曾經更只是屠夫、農人一類,並沒有進入官學或私學的經歷。所以於無數普通人而言,所謂的求學之路更像是"實習"之路。只要經驗積累得夠多,"簡歷"足夠優秀,他們的選擇的這條路就能有一個好的收尾。

"學以致用"也是後人的重要追求

自漢武帝開始獨尊儒術,在各地建立官學以後,人們對於理論知識的態度漸漸發生了轉變。因爲要"學而優則仕",朝廷要求官員們要具有較高的文化水平,所以人們不得不從重實幹轉變爲重理論。再加上書寫工具的改進,書本至少遠比先秦時更常見,所以社會對於理論知識的重視程度就不斷加深。

至封建社會中後期,讀書人已經到了"走火入魔"地"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只讀聖賢書"的地步。而這種過激的狀態顯然也是脫離實際的,不然"書呆子"也不會被叫做"書呆子"。

所以明末,王夫之、顧炎武等已經把理論知識鑽研得非常透徹的大儒,反倒在很努力地推行"經世致用",即求學因立足於實踐需要,並用所學去解決實際問題。

是故說到底,求學的本質目的還是爲了更好地解決實踐中遇到的問題。先秦謀士們之所以能做到運籌帷幄,決勝千里,最主要的還是他們從老師的言傳身教和所見所歷裏學到了很多解決問題的方法,積累了足夠的經驗。

"實踐出真知",先秦謀士們踐行的真理至今也還是真理。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源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容。

歷史記事
歷史真相
未解之謎
世界史
歷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