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密史 > 歷史真相 > 明末大臣馬士英到底是個怎樣的人?爲何被說是奸臣

明末大臣馬士英到底是個怎樣的人?爲何被說是奸臣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2.28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接下來小編帶你追尋歷史上真實的馬士英,探索發生在他們身上的歷史故事。

南明能在短時間內建立,一方面得感謝當年明成祖朱棣遷都時建立的“兩京”制,在南京保留了一套完整的六部行政機構;另一方面,則不得不提到一個關鍵人物:馬士英。

1644年三月十九日,崇禎皇帝自縊於煤山,十天後消息傳至淮安,此時的大明不僅羣龍無首,而且就連崇禎皇帝的諸子也都下落不明,既無皇帝也無儲君。

以錢謙益爲首的東林黨人主張以“賢”論,立潞王朱常淓,而另一派則主張按血統親疏,立福王朱由崧。事實上,所謂的賢明也好血統也罷,只不過是不同利益集團爭權奪利的表面文章罷了。

不過,手握大權的第一重臣史可法卻態度曖昧,未表明政治立場,這直接加劇了帝位之爭。這個時候鳳陽總督馬士英力排衆議,以重兵護衛福王朱由崧直奔儀真,使得福王繼位成定局,弘光朝得以迅速建立,馬士英也以擁立之功成爲內閣首輔。

明末大臣馬士英到底是個怎樣的人?爲何被說是奸臣

拋開立場不論,馬士英的果決對於明朝局勢的迅速穩定的確立下了大功。但馬士英此後的所作所爲卻給了東林黨討伐的口實。

在成功上位之後,馬士英爲感謝當年任鳳陽總督時阮大鋮的舉薦之恩,用自己的職權啓用阮大鋮爲兵部尚書。由於阮大鋮出身閹黨,馬士英很快遭到東林黨人的抨擊,在東林黨人的造勢下,馬士英成爲世人口中的“奸臣”。湖廣巡按御史黃澍甚至鼓動左良玉起兵“清君側”。

加上弘光政權的很快覆滅,明朝遺老紛紛將原因歸結爲馬士英謀國不忠導致,可謂坐實了馬士英“奸臣”之名。魯王政權的張岱甚至說馬士英還不如秦檜、賈似道等人。

而在清朝官修的《明史》當中也沿用了明朝遺老們對馬士英的評價,說他是“爲人貪鄙無遠略,復引用大鋮,日事報復,招權罔利,以迄於亡”。

不僅如此,在“奸臣”之外,清朝還給馬士英安上了“叛臣”的罪名。因爲按照清朝的說法,馬士英降清後曾復通唐王政權,後事覺被殺。

由此,馬士英成爲明清兩朝公認的奸佞小人,就連馬士英的家鄉貴州也恥於記載,而將其從地方誌中刪除。

但隨着近年來新史料的不斷出現,對馬士英其人恐怕要重新評價。

明末大臣馬士英到底是個怎樣的人?爲何被說是奸臣 第2張

馬士英重用阮大鋮致使本已風雨飄搖的大明王朝加速了腐化,但這隻能算作謀私利,“奸”還遠遠談不上。事實上,阮大鋮是個典型的投機者,東林黨人在活動周延儒復職時,也曾聯合阮大鋮,並由阮大鋮捐資20萬兩。

在南京城失守後,無論是有閹黨之名的阮大鋮,還是東林黨首錢謙益,都屈膝向清軍投降,唯獨這位揹負奸臣罵名的馬士英卻選擇繼續“抵抗”。

在清朝留存的軍情奏報中,從順治二年十月到十二月,都有馬士英帶兵北犯的記錄(此時弘光朝已滅亡五個月)。而魯王政權的徐芳烈所寫的《浙東紀略》中也有南京失守後馬士英依然帶兵在杭州一帶與清軍作戰的記載,直至戰敗被殺(還有說法是戰敗後隱居四明山佛寺,後被清軍擒殺)。

可見,馬士英雖然不是救世之能臣,但也絕對算不上是奸臣。至少,在部分東林黨人降清的時候,這位被指斥爲禍國奸臣的內閣首輔始終在堅持抗清,也算是爲國盡忠了。

著名明史專家毛佩琦就曾說過:“南明史是一段被抹殺的、被曲解的歷史。馬士英雖非救世能臣,亦非亡國罪魁,他雖然政治上失敗了,但沒有屈膝降清,晚節是值得肯定的。貴州山鄉能夠孕育出這樣的風雲人物,並非黔人的‘恥辱’,而是可引以爲驕傲的”。

歷史記事
歷史真相
未解之謎
世界史
歷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