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密史 > 歷史真相 > 戰國打仗動輒數十萬大軍,爲何明朝一般就幾萬?

戰國打仗動輒數十萬大軍,爲何明朝一般就幾萬?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2.43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你們知道明朝的故事嗎?接下來小編爲您講解!

爲什麼戰國時代動輒數十萬大軍呢?因爲戰國距離現在年代久遠,史料記載少,而且那時候的歷史記載不夠科學。但到了明清時代,因爲距離現代時間近,可供參考的史料多,另外,隨着社會發展,明清時代對於戰爭的記載更加科學專業,官方檔案和私人撰史都詳細記載軍隊乃至後勤的細節,以至於精確到個人,精確到每一兩銀子。

這就造成了戰國時代兵力被誇大的問題。

那麼,戰國時代兵力究竟被誇大所少,裏面有什麼貓膩呢?

戰國打仗動輒數十萬大軍,爲何明朝一般就幾萬?

要弄清楚這個問題,我們要明白,古代所謂“數十萬大軍”“百萬大軍”的叫法,其“水分”主要來自兩方面。

一個方面是自己誇大自己的兵力,爲的恫嚇威脅敵人,比如曹操在赤壁之戰中向孫權發“檄文”,號稱水陸大軍八十三萬,這就是誇大其詞,實際曹操當時總兵力不過二十多萬,真正參加赤壁之戰的就更少了。

另一方面則是沒有區分“戰兵”和“輔兵”,所謂戰兵,指的是真正的“披甲”戰士,這些人多是職業或半職業軍人,是真正有戰鬥力有組織的軍人。而輔兵,則是“服侍”戰兵,搞後勤,負責運輸,或者擔負治安管理任務,換言之,這批人更多的是二線三線部隊,在戰場上作用有限。

比如李自成的軍隊中,一個騎兵就會配備兩到三名輔兵“伺候”,既要伺候戰士,也要伺候戰馬。

那麼,戰國時代的所謂百萬大軍幾十萬大軍到底是誇大其詞呢?還是沒有區分戰兵輔兵呢?

戰國打仗動輒數十萬大軍,爲何明朝一般就幾萬? 第2張

我認爲主要是後者,即司馬遷沒有將戰兵和輔兵區分記載,而是“一勺燴”。戰國時代史書記載的兵力大多出自《史記》,而《史記》顯然沒有完全區分“戰兵”。

比如秦趙長平之戰,趙軍四十多萬人全軍覆沒,這一點應該是史實,因爲當時有記載確實佐證了這一點。問題就在於,趙國這四十萬人並非全是一線部隊,而是包括了大批輔兵在內的軍隊。

還有秦國王翦六十萬人滅楚國,要知道當時秦國總人口不過五百萬,出動六十萬人,幾乎全國青壯年男丁都上了前線,不可能全是戰兵。最初李信所帶二十萬人大概戰兵居多,而王翦所帶六十萬人則戰兵比例肯定會少。只不過考慮到秦國民風尚武,全民皆兵的性質,秦人普遍都比較能打就是了。

而薩爾滸之戰明軍兵力,這十幾萬人都是純粹的“戰兵”,這些人從哪來,由誰率領,什麼兵種,甚至什麼戰術特點,史書都記載很詳細。所以對比戰國時代我們就會發現,不是明清可用的兵少,而是歷史記載確實有偏差。(老不看三國)

歷史記事
歷史真相
未解之謎
世界史
歷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