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密史 > 歷史真相 > 自比張良的北魏第一謀士崔浩,爲何最後被推上刑場?

自比張良的北魏第一謀士崔浩,爲何最後被推上刑場?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2.26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崔浩在北魏是“三朝元老,兩朝帝師”,先後輔佐過道武帝、明元帝、太武帝三代帝王,官至司徒,堪稱北魏的第一謀士。他出身於北朝漢族門閥士族中的第一大姓——清河崔氏,山東人,祖上都是做官的,父親崔宏當過北魏的史部尚書,崔浩可說是標準的門閥世家出來的豪門子弟。

自比張良的北魏第一謀士崔浩,爲何最後被推上刑場?

北魏第一謀士、司徒崔浩

這個豪門子弟長相也是一流,面容清秀,皮膚很白很細膩,長着一雙彈鋼琴的纖長手指,看上去像個“僞娘”。但人家肚裏那是真有貨,從小就博覽經史,精學百家之言,長大以後更是足智多謀,算無遺策,在輔佐太武帝拓跋燾統一北方的過程中,發揮了不可替代的作用,深得太武帝信任,兩個人可以自由出入對方的臥室,這在當時的時代簡直不可思議。

就這樣一對君臣,怎麼忽然間就翻臉了呢?而且一翻就把對方翻到了九層地獄?事情的直接起因就是歷史上有名的“國史之獄”。

自比張良的北魏第一謀士崔浩,爲何最後被推上刑場? 第2張

太武帝拓跋燾

當時,太武帝拓跋燾覺得自己戎馬半生,已經一統北方,功高蓋世。爲了讓後世子孫銘記他的豐功偉業,於是讓他最爲倚重的崔浩來主持編修國史,並對崔浩說:要務求實錄。接到重任的崔浩不敢怠慢,趕緊找人忙活,詳細收編歷史資料,按照皇帝“實錄”的要求,不僅把皇家的豐功偉績寫上了,還把皇家的家庭軼事也寫上了,像皇族鮮卑拓拔氏“父娶子媳、子娶父妻”這些爲漢人禮法所不容不齒的事情,都一一實錄下來。而且,國史修好後,沒有第一時間向皇帝彙報,而是自作主張,花300萬錢在交通便利的地方造了一個碑林,將國史所有內容都刻在上面,讓大衆觀看。

老百姓看皇家趣聞感到新奇,可鮮卑貴族看到後都是怒不可遏,哪有這樣亮我們家醜的!都氣急敗壞地跑到太武帝拓跋燾面前告狀。一看這麼多人告狀,脾氣暴躁的拓跋燾立刻下令搗毀碑林,同時把參與編書的人統統抓來,審查罪狀,最後判了崔浩死刑,而且誅滅三族。

當崔浩被押赴刑場行刑時,數十個官兵嬉笑着,對着鬚髮皆白、被折磨的已無人樣的崔浩身上撒尿,崔浩不斷哀號,聲音淒厲傳出很遠。曾經羽扇綸巾、風度翩翩的一號重臣如今卻淪爲階下之囚,受盡天下士人從未蒙受的奇恥大辱!

崔浩被殺的原因,歷史上有很多種分析。筆者以爲,編修國史,刊載皇傢俬密醜聞,沒有“爲尊者諱”,招惹了太武帝的龍鱗之怒,這是崔浩被殺的直接原因。但這只是誘因,因爲當時鮮卑族對“父死子及、兄死弟及”這些風俗,還沒有那麼大的排斥性,拓跋燾就是生氣,也不至於僅爲這件事,就殺了一直器重的崔浩,還誅滅三族。應該還有兩個更深層的原因:

一是滅佛事件。太武帝拓跋燾下令滅佛的時候,大量的僧人死掉,連當時的道教領袖寇謙之都看不下去了,希望崔浩能出面勸阻拓跋燾。崔浩不但不勸阻,反而極力慫恿拓跋燾加大打擊佛教的力度,致使當時“一境之內,無復沙門”。信佛的老百姓怨聲載道,以太子拓拔晃爲首的鮮卑貴族一向對佛教推崇有加,更是把崔浩恨的咬牙切齒。

文成帝拓跋浚一繼位即恢復佛教,修建雲岡石窟

二是“整流品,明辨姓族”事件。崔浩掌權後,一直想按照漢族世家大族的傳統思想,整理、甄別和規定氏族的高下,想通過這種方式來擡高漢人世家大族的地位。衆多的鮮卑貴族都感到面上無光,更是對崔浩深惡痛絕。

有這兩個深層次原因,再有了“修國史”這樣一個導火索,鮮卑貴族的沖天怨氣、怒氣就都衝着崔浩發出來了。拓跋燾就是心裏不情願,也只能順勢而爲,平息一下自己族人多年來的怨氣,也平衡一下漢族和鮮卑族之間的勢力格局,此等局面下,崔浩不死也難!

崔浩活着的時候一向自比留侯張良,從多謀善斷、料事於先這方面來看,兩人可能差不多,但是在明哲保身、爲人處事方面,崔浩比張良差遠了。

歷史記事
歷史真相
未解之謎
世界史
歷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