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密史 > 歷史真相 > 朱元璋有26個兒子,最後結局分別如何?

朱元璋有26個兒子,最後結局分別如何?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1.64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對朱元璋很感興趣的小夥伴們,小編帶來了詳細的文章供大家參考。

這26個兒子中,最爲人所熟知的就是長子朱標和四子朱棣,這兩人一個本來是鐵板釘釘的未來皇帝,但卻走在了父親前頭,無緣帝位;另一個本來就是藩王命,但他起兵造反,最後成功把侄子拉下馬,自己坐上了皇位,並開創出一番盛世,知名度高也是正常的。

那麼朱元璋的其他兒子們,結局是怎樣的呢?我們一一來看。

1、孝康皇帝朱標。

朱標生於至正十五年(1355年),生母是馬皇后,朱元璋的原配妻子,正是由於嫡長子的身份,所以朱標從小就受到朱元璋的重視,受到悉心教導,儒學造詣不低。

洪武元年(1368年),朱元璋稱帝,立朱標爲皇太子。其實也沒有其他人選,一來朱標是嫡長子,身份擺在那裏;二來朱標爲人寬厚,對弟弟們十分友愛,誰犯事了都是他去求情,所以在諸弟之間威望很高。

不過朱標沒熬過朱元璋,洪武二十五年(1392年)視察陝西回南京後,就因風寒病逝,享年38歲,諡“懿文太子”。

建文元年(1399年),朱允炆登基,追尊父親朱標爲孝康皇帝,廟號興宗。但後來又被朱棣廢除,南明弘光政權複稱孝康皇帝,《明史》沿用。

2、秦愍王朱樉(shǎng)。

朱元璋有26個兒子,最後結局分別如何?

朱標同母弟,幼年聰慧,嚴毅英武,洪武三年(1370年)封秦王,時年十五歲,洪武十一年(1378年),朱樉就藩西安,成爲明朝九大攘夷塞王之一。

朱樉鎮守邊關沒什麼問題,但平時小錯一籮筐,朱元璋對此很是不滿,將其召回南京,讓朱標去巡視關陝。

要是按照朱元璋的本意,朱樉估計得在南京過後半輩子了,不過巡視回來的朱標極力維護朱樉,朱元璋一心軟,這才放朱樉返回封國。

洪武二十八年(1395年)正月,朱樉受父命率平羌將軍寧正等人徵洮州(在今甘肅),獲勝,受賞賜甚多。

同年,朱樉去世,諡曰“愍”,這是一個帶有同情性質的平諡。

3、晉恭王朱棡(gāng)。

朱標同母弟,九大攘夷塞王之一。

朱棡顏值很高,修目美髯,看上去就是威風凜凜,而且智商也很高,曾向宋濂學習文學,向杜環學習書法,這些都是當時名家,是朱元璋專門找來教導皇子的,朱棡因此接受了非常全面的教育。

洪武三年(1370年),朱棡封晉王,洪武十一年(1378年),就藩太原。

朱棡文化水平不低,但素質實在難說賢能,他在前往就藩的途中就鞭笞膳夫(廚師),被朱元璋訓誡,打誰都不能打廚師,你想被毒死嗎?

不過朱棡的本性如此,朱元璋的訓誡也就管幾天用,他在封國內行事也是毫無顧忌,經常犯法,最後被人告到朱元璋頭上。朱元璋大怒,想要治罪,又是朱標全力保護,才令其安然無恙。

經過此事後,朱棡做事變得成熟穩重許多,對朱元璋也越發恭順,朱元璋因此更加看重朱棡,將宋國公馮勝、潁國公傅友德這些開國大將受其節制。

洪武三十一年(1398年),朱棡去世,諡號"恭",

4、明成祖朱棣。

朱棣至正二十年(1360年)生於應天府(今南京),生母疑雲密佈,朱棣自稱是馬皇后所生,但可信度備受爭議。

洪武三年(1370年),十歲的朱棣受封燕王,洪武十三年(1380年),朱棣就藩北平,成爲九大攘夷塞王之一。

朱棣在北平曾多次受命參與北方軍事活動,兩次率師北伐,曾招降蒙古乃兒不花,並生擒北元大將索林帖木兒,赫赫戰功使得朱棣確立了在北方軍隊中的影響力。

朱元璋晚年,朱標、朱樉、朱棡先後去世,朱棣成爲諸王之首,而他也滿心認爲自己可能成爲皇位繼承人,誰承想朱元璋確定侄子朱允炆爲皇太孫,皇位與朱棣無緣了。

但緣分這東西,誰知道呢?在建文帝朱允炆削藩策略逼迫下,朱棣發動了靖難之役,併成功打進南京,建文帝生死不知。朱棣在南京登基,改元永樂,開始了自己君臨天下的旅程。

朱棣在位期間設貴州承宣布政使司(即省)、多次派鄭和下西洋、命人編修《永樂大典》、遷都北京、五徵蒙古等等,強化了明朝的統治,將明朝發展至經濟繁榮、國力強盛的盛世,史稱“永樂盛世”。

永樂二十二年(1424年),朱棣在北征回師途中於榆木川去世,葬於長陵,廟號太宗,嘉靖帝時改爲成祖。

5、周定王朱橚(sù)。

朱棣同母弟,從小由成穆貴妃孫氏養育,孫貴妃去世後,朱橚守孝三年。

洪武三年(1370年),受封吳王。後來朱元璋認爲吳地乃國家財賦之地,不適宜建藩,於洪武十一年(1378年),將朱橚改封爲周王,與燕王朱棣、楚王朱楨、齊王朱榑駐鳳陽。

洪武十四年(1381年),朱橚就藩開封,以宋宮故地爲府。後曾奉旨親率兵役赴北平府援送糧草。

朱元璋有26個兒子,最後結局分別如何? 第2張

洪武二十二年(1389年),朱橚因擅自離開封地前往鳳陽獲罪,被朱元璋遷往雲南,其實就是流放。不過好在朱元璋不久即改變決定,留朱橚在南京,兩年後將其放回封地。

朱允炆繼位後,開始進行削藩。燕王朱棣作爲諸王中兵力最強者,是削藩的重點,而朱橚是燕王朱棣同母弟,朱允炆擔心他支持朱棣,對其重點關照。

朱橚本身也有想法,裝瘋離職,回家準備,但卻被次子舉報,李景隆率軍突襲開封逮捕朱橚。朱橚被貶爲庶人,流放雲南蒙化,後被召回南京囚禁。

朱棣即位後,朱橚復爵,返回封國,後主動上繳兵權,安然藏書編書。

朱橚曾組織編著有《保生餘錄》、《袖珍方》、《普濟方》和《救荒本草》等醫藥典籍,並在流放雲南時將典籍傳播出去,爲西南地區醫藥發展做有巨大貢獻,甚至對明清時期的醫藥典籍產生重要影響,李時珍的《本草綱目》就引用了不少典籍中的內容

明仁宗洪熙元年(1425年),朱橚去世,諡號"定"。

6、楚昭王朱楨(zhēn)。

洪武三年(1370年),受封楚王。洪武十四年(1381年),就藩武昌。

朱楨曾參與平定蠻夷、遠征雲南、征討西蠻等戰事,屢建戰功。

永樂二十二年(1424年),朱楨去逝,享年60歲,諡號爲”昭“。

7、齊恭王朱榑(fú)。

達定妃所生。洪武三年(1370年),受封齊王。洪武十五年(1382年),就藩青州府(在今山東)。

洪武年間曾參與北征,因此以軍功自傲。建文帝時期,朱榑因罪被朱允炆削藩,廢爲庶人,囚禁在京城。

朱棣即位後,恢復朱榑王位,並令其歸藩。但數年後再度因行爲不軌被朱棣削藩,廢爲庶人,軟禁在南京至死。

明宣宗宣德三年(1428年),有一名福建男子自稱“七府小齊王”,意圖不軌,後被鎮壓。通年,朱榑和三個兒子全部暴斃,享年64歲,無諡,南明時期追諡”恭“。

8、潭王朱梓。

達定妃所生,洪武三年(1370年),封潭王。洪武十八年(1385年),就藩於長沙。

朱梓英敏好學,善於寫文章,平常也喜歡召集文人寫詩宴飲,再加上其封地並不在邊境,所以悠閒得很。

不過這種悠閒在洪武二十三年(1390年)被打破,這一年,胡惟庸案案發,朱元璋大開殺戒。朱梓的岳父於顯大舅子於琥全都被捲入胡案,丟了性命,瞭解父親爲人的朱梓極爲不安。

不久朱元璋派人慰問朱梓,還召其入宮,朱梓嚇得半死,最後一咬牙,帶着王妃於氏自焚而死。無子,封國取消,無諡。

9、趙王朱杞(qǐ)。

洪武三年(1370年)受封趙王,同年十二月夭折,年僅三歲,無諡號。

10、魯荒王朱檀。

郭寧妃所生,洪武三年(1370年)出生,僅僅兩個月就封魯王。洪武十八年(1385年),朱檀就藩於兗州(在今山東)。

朱檀的文化水準很高,好文能詩,爲人也謙恭下士,不敢年輕人容易受到誘惑,就藩不久,這位十六七歲的年輕藩王就迷上了煉丹術,數年內接連服食金丹,導致毒發傷目。

洪武二十二年(1389年),年僅二十歲的朱檀去世,朱元璋十分厭惡他的行爲,給他定諡號爲"荒"。

11、蜀獻王朱椿(chūn)。

郭惠妃所生,洪武十一年(1378年),受封蜀王。洪武十八年(1385年),受命駐中都鳳陽。洪武二十三年(1390年),就藩成都。

朱椿愛好文學、舉止優雅,與名士多有往來,應該是朱元璋兒子中學識最高的,被朱元璋稱爲“蜀秀才”。

朱椿在蜀地進行低賦稅的文治,使得蜀地文化、經濟大爲繁榮,也是因爲沒有經營軍隊,朱椿成功躲過朱允炆和朱棣兩撥削藩,於永樂二十一年(1423年)安然離世,享年53歲。諡號"獻"。

12、湘獻王朱柏。

朱元璋有26個兒子,最後結局分別如何? 第3張

洪武十一年(1378年),受封湘王。洪武十八年(1385年),就藩於荊州。

朱柏文武雙全,不僅每天讀書到半夜,還喜歡交談軍事,膂力過人,精於騎射,同時府中也招攬了不少人才,很是不安分。

朱柏曾帶兵平定常德叛亂,還曾同楚王朱楨討伐古州蠻。不過在討伐過程中,朱柏充分表現出他的道家傾向,自號紫虛子,趁機去遊山玩水。

朱柏雖然傾向道家,但對於國家大事他也不忘,這顯然就是皇帝所擔心的藩王,所以在朱允炆在位時期,朱允炆以私印鈔票爲由召朱柏問詢。

朱柏知道此行多半凶多吉少,乾脆自己了斷,關起門來自焚了。時年二十九歲,諡曰”戾“,無子嗣,封藩奪除,永樂初年改諡號爲”獻“。

13、代簡王朱桂。

郭惠妃所生,洪武十一年(1378年)封豫王,洪武二十五年(1392年)改封代王,就藩大同,九大攘夷塞王之一。

曾率兵出塞,立有戰功。朱桂性格暴躁,再加上勢力不算太小,正是朱允炆削藩的首選,在建文元年(1399年)即被廢爲庶人。

朱棣即位後,恢復了朱桂的王爵,但朱桂的性格註定他還是會挨刀,是朱棣削藩的重點整治對象,不過總算沒丟命,一直活到他曾孫輩的明英宗正統十一年(1446年),離著名的土木之變也不過三年。

朱桂享年73歲,諡曰”簡”。

14、肅莊王朱柍(yǎng )。

洪武十一年(1378年)獲封漢王,洪武二十五年(1392年)改封肅王,就藩蘭州,九大攘夷塞王之一。

朱棣在位時期,朱楧因錘殺衛卒三人以及私自接受哈密衛的獻馬,被朝廷懲罰。

永樂十八年(1420年),朱楧去世,諡號“莊“。

15、遼簡王朱植。

洪武十一年(1378年)封衛王,洪武二十五年(1392年)改封遼王,就藩廣寧州(在今遼寧),因宮室沒有營造好,暫駐大淩河北,爲明朝九大攘夷塞王之一。

因爲封地接近東北邊境,朱植常年備戰,熟悉軍事,屢建戰功。朱棣起兵造反時,朱允炆擔心朱植會支持朱棣,所以召朱植到南京。朱植從海路前往南京,被改封到荊州。

朱棣奪得帝位後,因爲朱植,沒有支持自己,所以不喜歡他,削其護衛,只留下雜役。

永樂二十二年(1424年),朱植去世,享年四十八歲,諡曰“簡”。

16、慶靖王朱栴(zhān)。

洪武二十四年(1391年)封爲慶王,九大攘夷塞王之一。洪武二十六年(1393年),朱栴先到封地慶陽(在今甘肅),隨後改藩寧夏韋州,建文三年(1401年),就藩寧夏(今寧夏銀川市)。

朱栴好學忠孝,安然度過六朝,在正統三年(1438年)去世,享年61歲,諡曰"靖"。

17、寧獻王朱權。

朱元璋有26個兒子,最後結局分別如何? 第4張

洪武二十四年(1391年),十三歲的朱權被封爲寧王。兩年後,朱權就藩大寧,九大攘夷塞王之一。

大寧東連遼左,西接宣府,爲一大軍鎮,朱權手握八萬大軍,更是統領驍勇善戰的朵顏三衛,多次會合諸王出塞作戰,以善於謀略著稱。

也是因爲實力強悍,原本持觀望態度的朱權被朱棣瞄上,給朱棣拖下了靖難之役的渾水,共同反叛朱允炆。朱棣稱帝后,對朱權大加防範,將其改封於南昌,並不斷施壓,無可奈何的朱權只好將心思寄託於道教、戲劇、文學,鬱鬱而終。

正統十三年(1448年),朱權去世,諡號“獻”。

18、岷莊王朱楩(pián)。

洪武二十四年(1391年),受封岷王於岷州(今甘肅岷縣)。洪武二十六年(1393年),改鎮雲南。

建文元年(1399年),朱楩被西平侯沐晟告發,被廢爲庶人,遠徙福建漳州。朱棣稱帝后,朱楩恢復爵位,回到雲南。後被削除護衛、官屬。

洪熙元年(1425年)四月,朱楩其自雲南北遷至湖南武岡。

明代宗景泰元年(1450年),朱楩去世,諡爲“莊”。

19、谷王朱橞。

洪武二十四年(1391年),受封爲谷王,統領上谷郡和長城九鎮之一的宣府鎮,九大攘夷塞王之一。

朱穗自幼聰穎好學,深得朱元璋的器重,在封地構築長城,戍邊禦敵,做出巨大貢獻。

在靖難之役中,朱穗把守南京金川門,見大勢已去,邊開門迎朱棣進南京,被朱棣改封長沙。朱穗自恃功高,驕橫霸道,陷害忠良,被廢爲庶人,宣德三年(1428年)在獄中去世。

20、韓憲王朱鬆。

洪武二十四年(1391年),受封韓王,建藩開原(今遼寧開原),但是未就藩。

朱鬆爲人謹慎,博覽羣書,永樂五年(1407)病逝於南京,享年28歲,諡號“憲“。

21、沈簡王朱模。

洪武二十四年(1391年),封沈王。永樂六年(1408年),就藩於潞州(今山西長治)。

宣德六年(1431年)去世,諡號"簡"。

22、安惠王朱楹。

洪武二十四年(1391年),封安王。永樂六年(1408年),就藩平涼(在今甘肅)。

永樂十五年(公元1417年)去世。諡”惠“,無子,國除。

23、唐定王朱桱(jìng)。

洪武二十四年(1391年),封唐王。永樂六年(1408年),就籓南陽。

永樂十三年(1415)去世,諡號”定“。

24、郢靖王朱棟。

洪武二十四年(1391年),封郢王。永樂六年(1408年),就籓安陸(在今湖北)。

永樂十二年(1414年)去世,諡號"靖",無子,國除。

25、伊歷王朱木彝(一個字,實在是輸入法打不出來)。

洪武二十四年(1391年),封爲伊王,建國於洛陽。永樂六年(1408年),就藩於河南府。

永樂十二年(1414年),去世,諡曰”厲“。

26、朱楠。

出生一個多月即夭折,未封爵。

歷史記事
歷史真相
未解之謎
世界史
歷史上的今天